tft每日頭條

 > 生活

 > 雲貴川方言會讀不會寫的字

雲貴川方言會讀不會寫的字

生活 更新时间:2025-01-06 12:09:21

前幾天網友彙總了一些光州方言俚語的注解,每一位潢川人看了都會感覺由衷地親切:

細作——眉清目秀、舉止文雅

喜俏——伶俐

刷呱——辦亊利落

排場——漂亮,氣魄

惹人疼——很可愛

燒包——假闊氣

客煩——讨厭

刁曉——小聰明

胡杵——胡來,亂來

裸連——羅嗦,絮叨

扛二蛋——阿谀奉承,撒慌,閑逛

二細——假裝文雅

二魂頭——不講理,耍橫

二半吊——二百半,傻呆

撇呱——閑談

胡搓——到處說,挑撥

抗锉——看别人打牌

岔保——沒指望

作假——故作客氣

拐得慌——羞

精貓——吝啬

搪孬——不守信用

眼惜——羨慕

沒洋道——不懂事,不認真

翻花——耍橫

羁作——自作自受

物件——東西

照乎——看管好

撂蛋雞——忘性大的人

打圓壺——調解,幫說好話

發霧——發火,起哄

老契——孩子的幹爹

擋嗆——中用

把子——要好的朋友

見天——每天

場——酒席,飯局

尖絕——頂好,食物豐盛

刹貨——能吃

嗨——吃

一牌——一次

窩膿——不衛生,不潔淨

入作——舒服

八裡八——差得太遠

老房子、老稻場——父母親輩

克馬——青蛙

二性球——不務正業的

舍人——不道德的

革拉——房屋角

丁叮——蜻蜓

方言、俚語有個特點就是能讀出來,卻找不到合适的文字去書寫。對音韻、文字很有天賦,對家鄉光州的方言俚語更是孜孜不倦地去研究的唐玮先生看後,特别對其中幾處文字做了校訂,又寫了一篇《光州方言的書寫文字是這樣的嗎?》續集:

今天看到鄉賢楊峰先生在公号裡發了篇《方言的味道》,讀來鄉味的确十足!對于遠離故鄉的人來說,那些耳熟能詳的方言,随着生活環境的改變,在口語表達中幾乎聽不到。偶爾老鄉們相聚時,開開玩笑說上一句兩句的,也僅作調侃之詞。

楊君在公号下補充了很多條方言及其注解,于是誘發了筆者的好奇:這些方言的字到底該怎麼寫?以下管見,與楊君商榷,其他如有興趣者敬請指正:

楊君在方言補充中有款“岔保——沒指望”這一條。筆者認為光州方言中“岔保”的寫法應該是“碴寶”,碴的讀音: [chá],本意為小碎塊或器物上的破口。寶當然是寶貝,寶物的意思。“碴寶”合成詞語時,碴成為使動詞,使寶物成了碎塊或使之有破口。引申希望破滅或沒指望。這正是該方言最貼切的意思。

“抗挫”的寫法應該是“亢撮”,這句方言的意思是别人在賭博或打牌,沒有參賭或打牌的人卻在旁邊觀看的行為。“亢”的原意為人頸;“撮”的意思為聚合、聚攏。“亢撮”合成詞語時,亢為名詞動用,即伸着脖子。整個詞語的意思就是伸着脖子去摻合,這樣理解該方言具體形象的多。再比如說伸着脖子看牌桌上兩家的牌叫亢二面撮。

還有一個說法是“抗楚”,在光州,楚,發音chuo,意思就是在下象棋的時候,一圈子人圍觀,幫助處于劣勢的一方漢王出主意,抵抗強大的西楚霸王。所以,應該是“抗楚”兩個字。楚漢戰争中,項羽占盡優勢,所以前前後後出場的人,都是幫助劉邦出點子。這就是“抗楚”的由來。(來自潢川一中原副校長,語文老師秦英凱的補充)。

“眼惜”更貼切地是“眼吸”,即吸引眼球,令人羨慕的意思。這符合光州口語倒裝現象,比如“地走”即步行,“機司”即司機,“個自”即自個,就是典型的口語倒裝現象。

雲貴川方言會讀不會寫的字(光州方言的書寫文字)1

“發霧”應該是“發牾”。牾:逆也,不順從的意思。“發牾”在方言中本身就是突然間發生抵牾。而非迷失方向。

雲貴川方言會讀不會寫的字(光州方言的書寫文字)2

“讗話”而非“歇話”。讗:言壯、疾言的意思。當合成詞時,即說話有力,快言快語,正是方言愛瘋愛鬧嗓門高的本意。

還有很多方言中的字,人們常說,很熟悉,一時半分兒就是寫不出來:比如:楊叉,農村搭草垛和翻場用的農具。其實就是楊樹做的叉子,讀者不會寫成洋叉吧?

雲貴川方言會讀不會寫的字(光州方言的書寫文字)3

還有水凼(dàng),不管是光州城裡城外,鄉間村頭的人都知道是小水坑,但大都寫不出來。

雲貴川方言會讀不會寫的字(光州方言的書寫文字)4

“玍”有多少人認識這個字,陽春白雪也好,下裡巴人也罷,在逗小崽頭子的時候都會發這個字的音。玍:方言,小男孩的生殖器。

雲貴川方言會讀不會寫的字(光州方言的書寫文字)5

“脊檩”,想必老木匠們都做過,架在木結構屋架上面最高的一根橫木,俗稱大梁。一般人可能就寫成“極領”了。

在光州方言中,這一類也許在很久很久以前就是江淮官話,即古漢語。随着時代的變遷和人的交往,語言的表達詞語越來越豐富,很多語言慢慢地發生改變,或者被替代。隻有在特定區域還将這些作為方言保留在口語中。其實這些方言在《說文解字》和《康熙字典》中都能查到。

唐玮先生文中提到的《方言的味道》是潢川文旅局吳雪紅的文章。該文保留下我們曾經的記憶,讀起來是那麼的親切:

方言,顧名思義,是用來說的地方語言。其實它不僅僅隻是能用嘴去說,還可以用心去品。方言是有味道的。把它放在嘴裡細細咀嚼,品嘗一番,你會發現:方言真是一桌耐人尋味的地方家常菜,酸甜苦辣,五味俱全,吃的再多也不膩,長時間不吃,心裡還有點想的慌哩!

潢川方言(俗稱潢普話)很有意思。潢川人說話直白,摒棄啰嗦,根本沒人去費心地遣詞造句,就會痛快地脫口而出,充分體現了古黃人的個性和精神。比方:形容一個人毫無顧忌——大譜地,真是比現在的流行語“耍大牌”更有力度;描繪一個人愛瘋愛鬧嗓門高——歇發,可以暗喻為長此以往下去要歇斯底裡發作嗎?褒義的誇某個人辦事利落——刷瓜;貶義的損某個人蠻不講理——二興、牛血……

潢川土話是中原官話的一支,但它卻沒有河南北方的“侉子”說話的語氣重。潢川話的語調四平八穩,表情也相對平和淡定。智慧的潢川人擅長用直觀的數字來說明問題。比如:形容相差太遠——八裡八;說明一件事情不經常發生——十不初一;還有特指某人故作文雅——拽二戲,你不得不歎服楚鄉語言文化的魅力,真是貼切形象,一目了然!

當然,在家鄉話中,也有很多會讓人溫暖動容眼眶發熱的語言,那是一些走到天邊也能想起的詞彙:月婆婆——月亮;老太巴——高祖;老房子——父母;親人——親溜溜地;也許,你還能想到更多……

有個外地人到潢川,和人們聊天中,頻繁地聽到老幹爺、老幹娘一詞,很是詫異:“什麼情況?怎麼這裡的每個人都有老幹娘?”,看來這位看官是通讀了《水浒全傳》,知道其中有個王婆,被西門慶認作了幹娘。後來經過俺們當地土著們耐心解釋,才恍然大悟:原來潢川話中的老幹爺、老幹娘是指嶽父和嶽母啊,笑到淚奔!

有部電影叫《大話西遊》,我想,也許哪天,也可以寫一本《大話潢川》。其實,還是要感謝先人留下的這些有聲資源,讓你我能夠聽得懂彼此,零距離地相互溝通和交流。它讓每一個本地人都心生愉悅,因為可以用這樣原生态的方式,綻放自己的個性和内心。個人認為,這種非物質的有氧運動,若能像廣場舞一樣在全民中普及和流傳,該是多讓人感到得勁的一件事啊!

,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

查看全部

相关生活资讯推荐

热门生活资讯推荐

网友关注

Copyright 2023-2025 - www.tft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