藍牙耳機的優點不言而喻,相信很多人自從用上藍牙耳機,就再也回不到有線耳機了。然而,我們也看到一些新聞報道稱,戴藍牙耳機會對身體造成傷害,甚至會緻癌!
那麼,藍牙耳機到底會不會對我們的健康造成威脅?今天小編就給大家科普一下。
首先,大家最擔心的就是藍牙耳機的「輻射問題」。
要知道,任何電器設備都有磁場,有磁場就有輻射。有動物實驗表明,超過一定範圍的電磁輻射會對人體神經、生殖和基因等造成損害。
不過,其對人體的影響程度,關鍵要看「輻射強度」。
輻射分為電離輻射和非電離輻射兩種,像醫院的X光和CT,産生的就是電離輻射,其電磁波頻率較高,能量更大,對人體的危害更大。
而生活中常見的電子産品和家電,比如手機、微波爐、藍牙等等,其産生的輻射是非電離輻射,電磁波頻率較低,對人體的傷害小。
其次,通常情況下輸出功率越大,輻射出來的電磁場強度就越高。
我們知道,手機需要與信号塔連接信号,而藍牙耳機隻是短距離與手機連接,傳輸距離一般隻有10米左右,隻需要很低的功率就能實現。
目前市面上藍牙耳機的輸出功率約為1毫瓦,是微波爐使用功率的百萬分之一,是手機功率的千分之一,這個數值遠遠小于國際上對輻射源安全标準的規定。
藍牙耳機功率小,其穿透能力非常有限,所以相比手機通話,耳機産生的輻射量要小得多,對身體的影響是十分細微的。
因此,在輻射方面,藍牙耳機是安全的,“耳機緻癌”的說法就更是誇大其辭了。
那麼,藍牙耳機對人體有沒有其它危害?
根據世界衛生組織發布的數據,目前全球約有11億年輕人正面臨無法逆轉的聽力損失風險,而「音頻設備使用不當」是其主要原因。
有研究報告表明,正常人耳能夠承受的音量在85分貝以下,經常暴露在85分貝以上都是不安全的。如果每天超過89分貝音量聽音樂1個小時,持續5年就可能會永久喪失聽力!
如果使用劣質耳機,對人耳的傷害就更不用說了。
因此,耳機的安全性主要取決于使用習慣和耳機質量。在耳機使用方面,有幾個問題要特别注意。
01 佩戴時間不宜過長
不管是有線耳機還是無線耳機,都應該控制使用時長和頻率。
成人每天佩戴耳機的總時間不宜超過3~4小時,青少年則不宜超過2個小時。此外,每次使用的時間不要超過1小時,聽一段時間就要讓耳朵休息一下,取下耳機後輕輕可以揉一揉耳朵,放松一下。
02 耳機音量不宜過高
專家建議,耳機音量最好控制在85分貝之下,使用時音量以能聽清楚為佳,盡量不要超過手機 耳機最大音量的60%。另外,外界聲音過大時盡量不使用耳機,聽一些本身聲音較大、比較刺耳的音樂時要注意調低音量。
03使用降噪好的耳機
一方面,減少滲入耳中的外部噪音,是保護聽力的辦法。另一方面,如果使用沒有降噪功能的耳機,你需要開大音量去蓋過環境噪音,就可能會造成聽力損害。
因此建議選擇高阻抗、降噪效果好的耳機。一款好的耳機,能夠過濾掉90%以上的外界噪音,不僅能夠讓音視頻通話更清晰,也能更好地保護聽力。
04選擇佩戴舒适的耳機
市面上的耳機多數是入耳式的,選擇一款符合人體工學設計且材質舒适的,能減少對耳膜的刺激,加上搭配多種尺寸的柔軟親膚矽膠耳帽,此類耳機佩戴體驗舒适,更有利于保護耳朵。
05 選擇藍牙5.0/5.1/5.2的耳機
現在比較高端的無線耳機都會采用藍牙5.0/5.1/5.2版本的芯片和技術,在功率消耗上,5.0及以上版本比之前4.0、3.0等版本有明顯的優化,降低了連續使用中的總功耗,因此對耳朵的輻射更小。
06 定期清潔耳機
耳機戴久了會滋生許多細菌,雖然看起來不會有什麼異樣,但是一旦身體抵抗力下降,這些細菌就可能進入耳道内造成感染。
因此,還要對耳機進行定期的清潔,可以用酒精消毒濕巾或者噴上清潔液的纖維清潔布來擦拭耳機,用棉簽清理耳機死角和孔位中的污垢。
你現在用的是有線耳機還是藍牙耳機?體驗感怎樣?評論區來聊聊吧~
END
,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