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ft每日頭條

 > 圖文

 > 載波聚合技巧

載波聚合技巧

圖文 更新时间:2025-02-02 07:03:12

載波聚合(Carrier Aggregation)的概念

載波聚合技巧(載波聚合CA的概念和設計難點)1

圖1、載波聚合(Carrier Aggregation)的概念

載波聚合(Carrier Aggregation)的概念

在LTE-Advanced中使用載波聚合(Carrier aggregation),以增加信号帶寬,從而提高傳輸比特速率。

為了滿足LTE-A下行峰速1 Gbps,上行峰速500 Mbps的要求,需要提供最大100 MHz的傳輸帶寬,但由于這麼大帶寬的連續頻譜的稀缺,LTE-A提出了載波聚合的解決方案。

載波聚合(Carrier Aggregation, CA)是将2個或更多的載波單元(Component Carrier, CC)聚合在一起以支持更大的傳輸帶寬(最大為100MHz)。

每個CC的最大帶寬為20 MHz

為了高效地利用零碎的頻譜,CA支持不同CC之間的聚合(如圖2)

  • 相同或不同帶寬的CCs

  • 同一頻帶内,鄰接或非鄰接的CCs

  • 不同頻帶内的CCs

載波聚合技巧(載波聚合CA的概念和設計難點)2

圖3、載波聚合(CA)的幾種Cell

載波聚合的作用:

載波聚合技巧(載波聚合CA的概念和設計難點)3

圖4、CA組合多個LTE載波信号以提高數據速率并提高網絡性能

載波聚合技巧(載波聚合CA的概念和設計難點)4

圖4、CA技術提升了載波的性能

載波聚合技巧(載波聚合CA的概念和設計難點)5

圖5、3GPP數據速率的演進與CA的關系

載波聚合技巧(載波聚合CA的概念和設計難點)6

圖6、3GPP發布協議時間表

載波聚合(Carrier Aggregation)的設計難點

下行CA的設計挑戰包括:

  • 下行鍊路(Downlink)的靈敏度

  • 諧波的影響

  • 在CA RF射頻設計中遇到的desense(靈敏度惡化)挑戰

如果為每個頻段設計獨立的雙工器,确保下行鍊路頻段不受影響;然而連接兩個雙工器路徑則可能會影響兩個雙工器的濾波器特性,從而導緻您失去以系統靈敏度要求運行時所需的傳輸和接收路徑之間的隔離度。

在兩個頻帶之間具有較大頻率間隔(例如,中頻帶和低頻帶之間的CA組合)的一些CA情況下,可以添加單獨的雙工器。在天線和兩個頻帶單獨的專用雙工器之間插入一個diplexer(天線共用器或者天線分離濾波器)。

而在CA體系結構中,一些設計者正在使用multiplexers(多工器) 和 hexiplexers(六工器) 來代替雙工器(duplexers)。如果需要多工器(multiplexer),則設備内的每個單獨的濾波器需要複雜的開發,因為它不像在一個封裝中放置兩個濾波器那樣簡單,因為我們期望它們将作為統一的整體在設備内工作。設計人員必須确保在多工器(multiplexer)中每個頻段的濾波器能夠協同工作。盡管多工器(multiplexer)的開發更具挑戰性,但它簡化了RF前端設計人員的工作,并增加了可用的PC闆面積。下圖描述了一個簡單的前端,顯示雙工器(duplexers)和diplexer(天線共用器或者天線分離濾波器)。

載波聚合技巧(載波聚合CA的概念和設計難點)7

圖7、帶有雙工器(duplexers )和 diplexers的RF前端

産生的諧波的影響

諧波是由非線性元器件所産生,如收發信機的輸出級,功率放大器(PA),雙工器和開關等中所産生的。在元器件組件開發過程中,設計人員必須謹慎地權衡各種設備的性能标準,以幫助減少這些設備産生的諧波和其它互調産物所造成的影響。

載波聚合技巧(載波聚合CA的概念和設計難點)8

圖8、需要高開關隔離和諧波濾波來減輕由諧波引起的靈敏度惡化(desense)問題

RF前端設計遇到的desense(靈敏度惡化)挑戰

由于濾波器抑制度不足,多個頻段的無線RF信号可能會相互幹擾。這意味着如果發送和接收路徑之間的隔離度或者交叉隔離不足,則CA應用中出現靈敏度降低(desense)的概率較高,下面幾個圖片說明幾種典型的desense現象。

載波聚合技巧(載波聚合CA的概念和設計難點)9

圖9、B17 UL信号的三次諧波與B4 的DL耦合,造成desense

載波聚合技巧(載波聚合CA的概念和設計難點)10

圖10、PCB闆走線隔離不足而引起的諧波問題

載波聚合技巧(載波聚合CA的概念和設計難點)11

圖11、内部低頻或中頻頻段開關路徑之間的隔離不足可能會引起諧波問題

上行鍊路(Uplink)CA的設計挑戰

在中國市場,TDD是上行鍊路(UL)載波聚合的主要驅動力。 2014年,中國電信和諾基亞網絡宣布推出全球首款FDD-TDD CA設備芯片組。該開發使用FDD Band3來改善LTE的覆蓋,同時支持改善TDD Band 41以提高吞吐量。

上行鍊路帶内(Intra‐band )CA是不同的上行鍊路CA類型中最簡單的實現,因此它是大多數運營商實現上行CA的第一步。

線性

帶内上行鍊路CA信号為移動設備設計者提供了許多挑戰,因為它們可以具有更高的峰值,更大的信号帶寬和新的RB配置。即使可以回退信号功率,也必須調整PA設計以實現非常高的線性度。必須考慮相鄰信道洩漏(ACLR),不連續RB的互調産物,雜散輻射,噪聲以及對接收靈敏度的影響。

上行鍊路帶間(Inter‐band)CA組合來自不同頻段的發射信号。在這些情況下,從移動設備發送的最大總功率不增加,因此對于兩個發射頻段,每個頻段承載正常傳輸的一半功率,或比非CA信号的發射功率小3dB。

因為不同的PA用于放大不同頻帶的信号,并且各自的發射功率降低了,因此PA的線性度不是問題。其他前端組件,如開關,必須處理來自不同頻段的高電平信号,可能會混合出或者創造出新的互調産物。這些新信号可能幹擾一個正在活動的蜂窩接收機,甚至幹擾本智能手機上的其他接收機,如GPS接收機。為了管理這些信号,開關必須具有非常高的線性度。

(完)

,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

查看全部

相关圖文资讯推荐

热门圖文资讯推荐

网友关注

Copyright 2023-2025 - www.tft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