圖為治理後的滏陽河。 郭培 攝
圖為治理後的滏陽河。 郭培 攝
中新網邯鄲6月25日電 (王天譯 段晨曦)仲夏時節的河北邯鄲,每到傍晚時分,碧波蕩漾的滏陽河畔,綠蔭成排、鳥語花香,成為不少市民散步納涼的好去處。
“以前滏陽河的水臭味熏天,一年到頭不敢開窗戶。”家住滏陽河畔的張運平說,近兩年随着當地對滏陽河及支流河道的不斷整治,“河道的周邊環境一天天好起來,窗外又能聽到各種鳥兒的叽叽喳喳了。”
發源于邯鄲市峰峰礦區的滏陽河全長184公裡,流經該市叢台區、冀南新區、曲周縣等9個區縣,最終歸入海河,是邯鄲的“母親河”。曆史上,滏陽河水面寬闊、航運發達,是邯鄲至天津的主要航運交通線。
然而,随着經濟社會發展和人口快速增加,大量生活垃圾和工業廢水一度直接排入河流,緻使河道淤塞嚴重,河槽行洪排瀝功能遭到嚴重破壞,不僅昔日河道美景遭到破壞,并嚴重威脅沿岸居民的生命财産安全。
圖為治理後的滏陽河。 于珊 攝
為改善當地生态環境,修複并提升汛期河床行洪能力,2020年2月,邯鄲市成立滏陽河全域生态修複工作領導小組,對滏陽河沿線流域展開環境整治修複。其中,位于邯鄲市主城區叢台區的11.2公裡河道成為治理重點。
“由于年久失修,滏陽河叢台區段河道堵塞,河底淤積嚴重,實際過流能力僅有20m3/s。”叢台區水利局黨組書記、局長毛文彬說,為恢複沿河景觀,該區以“水通、蓄水、生态補水”為目标,通過清淤疏浚等措施,累計完成河道清淤擴挖215萬立方米,河道底寬由原來的12米—15米拓寬到28米—43米,河口寬由原來的20米—30米拓寬到70米—85米,有效增加了河道生态補水量和補水面積,河道形态逐步恢複。
“經過兩年的持續修複和治理,目前流量為102—289m3/s,行洪排瀝功能大大增強,已成為邯鄲市主城區北部的防洪屏障。”毛文彬說。
同時,為重塑“母親河”景觀,叢台區精心打造了叢台疊瀑、滏陽剪影、印象蘇裡、柳岸聞莺等九個生态節點,栽植月季、紫薇、歐石竹等本地适宜喬木260餘種,綠化面積達84萬平方米。
“滏陽河再也不是過去那種垃圾成堆的景象了。”當地市民陳彥冰感慨道。
據邯鄲市水利局介紹,經過兩年修複,目前滏陽河行洪斷面恢複已完成167.5公裡,河道兩岸綠化235.8公裡,并在滏陽河流域沿岸打造了峰峰礦區的滏陽河國家濕地公園、永年區永年窪國家濕地公園等9處河湖風景帶,重現滏陽河昔日盛景。(完)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