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ft每日頭條

 > 生活

 > 防沉迷宣傳教育

防沉迷宣傳教育

生活 更新时间:2024-09-10 10:10:14

防沉迷宣傳教育(如何築牢防沉迷)1

繪圖:楊佳

防沉迷宣傳教育(如何築牢防沉迷)2

掃碼關注

“起底防沉迷黑灰産”

系列報道

防沉迷宣傳教育(如何築牢防沉迷)3

防沉迷宣傳教育(如何築牢防沉迷)4

防沉迷宣傳教育(如何築牢防沉迷)5

防沉迷宣傳教育(如何築牢防沉迷)6

“培育健康的網絡文化”“營造風清氣正的網絡空間”事關未成年人的身心健康成長。

根據共青團中央維護青少年權益部、中國互聯網絡信息中心發布的《2020年全國未成年人互聯網使用情況研究報告》,我國未成年網民規模已達到1.83億,未成年人的互聯網普及率達到94.9%。一方面,網絡越來越成為未成年人核心的休閑娛樂渠道;另一方面,網絡對未成年用戶造成的網絡沉迷、不良信息侵蝕等負面影響持續存在。

為此,去年以來,應新修訂的《未成年人保護法》要求,各大網絡服務提供商加速打造、完善針對未成年人的“青少年模式”和“防沉迷機制”,為該群體在娛樂休閑和網絡沉迷之間立起了一道“防火牆”。然而,南方日報記者調查發現,這堵“防火牆”并不牢固,一筆筆涉及租售手遊賬号、代過人臉、解除“青少年模式”等的黑灰産交易就能輕易将其攻破。

針對這一情況,7月16日,中央網信辦等部門組織開展為期2個月的“清朗·2022年暑期未成年人網絡環境整治”專項行動,要求持續查處向未成年人提供網絡遊戲賬号租售服務的信息,重點清理以問答等形式教授破解防沉迷系統的信息内容。

值此之際,南方日報、南方 、南方産業智庫針對“防沉迷機制”“青少年模式”背後黑灰産業鍊的運行機制和利益鍊條展開深入調查,對話律師、學者及技術專家,共同為打擊防沉迷之下的行業“黑手”,保障暑期未成年人安全、健康上網等建言獻策。

出品 南方産業智庫

南方日報記者 許隽 黃曉韻

調研團隊 許隽 黃曉韻 周中雨

統籌 程鵬

起底“防沉迷”黑灰産

▶▷現象一

利用“租号”避開防沉迷機制

隻花10元即可遊戲打通宵

“弟弟剛中考完,暑假在家從早到晚捧着手機打遊戲。”近日,廣州市民吳先生向記者反映,原本應該限制15歲弟弟玩遊戲時長的“防沉迷機制”,沒能發揮作用,通過閑魚、QQ群等渠道,他低價租到了成年人遊戲号,10塊就能玩一天。

近年來,國家不斷加大對未成年人的網絡保護力度,嚴控其網絡遊戲的時長、權限、消費額度等等,各遊戲平台也在抓緊完善保護機制,但不少違法違規商家仍然鑽到了空子。記者發現,在淘寶、閑魚、百度貼吧等平台上,有大量“号販子”出沒,他們打出“放心租、不會彈人臉”的廣告,未成年人最低2元就能租到成年人遊戲賬号玩上3個小時。

值得一提的是,在閑魚上搜索“租号”,彈出的頁面最上方會顯示“未成年人禁止購買網遊類商品”的字樣;買家與閑魚商家溝通的對話框中,也會出現“購買網遊類商品需年滿18周歲,未成年人禁止購買”的提示。然而,經記者驗證,在實際租售環節,商家并不會确認買家的年齡或其他任何實名信息,未成年人下單毫無障礙。

那麼,“号販子”手中的那麼多成年人遊戲“靓号”,又從何而來?

記者調查發現,在“遊戲賬号”相關的微博超話、貼吧等上,随處可見“收号”相關的帖子留言。記者通過微博聯系到一位“王者榮耀合租”商家李先生,對方表示,自己隻收成年人遊戲賬号。

李先生還說,他收的号基本都是120個皮膚以上,至少2套150級銘文的高質量遊戲賬号,“可以租6—10元一小時。典藏皮膚多、等級高的極品号一小時20—50元也不成問題。”

記者發現,不少遊戲玩家還主動在論壇、貼吧遊戲專區下方“放租”或者“賣号”。其中,多數“賣号”的開價500—800元,部分甚至叫價上千甚至近萬元。

對此,騰訊方面日前向南方日報記者表示,賬号租賣嚴重破壞遊戲實名制和未成年人保護機制,而騰訊産品的服務協議中也有明确規定,用戶不得将賬号以任何方式提供給他人使用。

據了解,騰訊此前已針對疑似租号行為加強技術對抗,并在2021年12月升級人臉識别策略:假如同一賬号在多設備頻繁使用,将會觸發人臉識别驗證,以此降低第三方平台租号的利用率。“但是與利用技術對抗黑産是一個不斷攻防升級的動态過程,我們将持續洞察外部情況,結合用戶的舉報線索提升租号黑産的識别率,進一步增強打擊黑産的能力。”

▶▷現象二

商家提供“代過人臉”服務

未成年人遊戲人臉驗證“秒通關”

“遇到人臉識别彈窗,花了200元商家就幫我解開了。”

近日,16歲的小清向記者講述了他的真實經曆。幾個月前,他通過閑魚上的“号販子”低價買到了一個成年人遊戲賬号,誰料登錄沒多久就遇到了“系統判斷您當前賬号可能是未成年人在使用,請配合完成人臉識别”的系統彈窗。

由于号主并非小清本人,他無法通過人臉驗證,因此這一買到的遊戲号很快就被平台判定為是“未成年人使用”。根據系統要求,他必須重新進行“實名認證”:輸入未成年人身份證、姓名,替換原先的成年人賬号認證信息。但這樣一來,自己辛辛苦苦買到的成年人遊戲賬号就廢了,他本人将再次受到遊戲平台對未成年人遊戲時長、權限、消費額度等的限制。

怎麼辦?情急之下,他跑到貼吧等各種渠道求助,不一會兒就有商家主動找上了他。

商家告訴他,自己手上有不少成年人的身份證、姓名、照片等信息,按行業裡說的話就是“料子”。“快成年的我也有,可以給你換綁上,這樣這個人一成年你就能繼續登錄玩遊戲了。”

抱着試一試的态度,小清支付了200元,将賬号和密碼分享給商家後,對方告知他三天後可以正常登錄遊戲。果不其然,時間一到,小清順利“上号”,系統再次将其認證為成年人。

記者發現,“代人臉識别認證”已形成完整的黑灰産業鍊。從獲取用戶人臉、身份證等實名信息,到提供“代過人臉”認證或直接兜售“過臉”技術等,各個環節都有專人負責。用戶前往論壇、電商平台等相關遊戲交易分區,很容易就能找到這些服務商,并在私下達成違規交易。

還有的商家表示可直接向記者出售可用于“過人臉”的“三色工具包”。對方表示,這是一項“百搭”的技術,學會保準不虧,“它不僅可以破解遊戲的動态人臉認證,QQ、微信、58同城等的也都可以。很多需要動态人臉認證的環節,這個都搞得定。”

而就在記者向商家表達了會否違法違規的擔憂時,該商家表示“我隻是教你學這個技術,怎麼用那就是你的事了,我可不會擔這個幹系。”但随後他又補充道:“其實自己小心一點就行了。做的人這麼多,也不多你一個啦。”

▶▷現象三

“暴力破解”成非法商機

3元即可讓青少年模式“破防”

記者了解到,青少年模式的設計初衷,是引導未成年用戶正确使用網絡音視頻服務,避免因沉迷視頻直播而做出非理性消費等行為。然而,經調查發現,随着越來越多商家找到“破解密碼”之法,不少青少年模式已是“形同虛設”。

“在網上找了個人,不到1分鐘就把青少年模式解了,爽!”在微博上,化名“小白”的網友驕傲地分享了她解鎖B站青少年模式的經曆:

7月初,她在刷微博的過程中無意間發現了網友的一條留言:“破bilibili青少年模式,私聊具體。”抱着試一試的态度,她私信聯系了這位網友,對方聲稱隻要3元就能幫她完成解鎖。“真的很快!剛付款還沒幾分鐘,他就說已經成功了,我一刷新果然搞定!666!”

記者以“破解青少年模式”為關鍵詞在貼吧、閑魚等渠道搜索,發現确有不少商家公開提供相關服務。記者聯系到一位商家,按要求支付了30元“破解費”并将被賬号密碼同步給對方。誰料,等待還不到30秒時間,商家就給記者發來了一個全新的四位數密碼,記者輸入密碼後,青少年模式被成功解開。

該商家還表示,不隻是B站,如果有其他不限制輸入密碼次數的APP“青少年模式”,他也可以嘗試為記者解鎖。

那麼,破解青少年模式的四位數密碼,真有那麼簡單?

記者發現,目前市面上廣泛流傳“暴力破解密碼”的方法:借助算法模拟器或跑密碼設備等,按一定順序對密碼進行模拟輸入(如:從“0000”到“9999”),直到最終猜對。有名為“kl”的商家表示,根據密碼的長度和複雜性,暴力破解所需的時間從幾秒到幾年不等。

對此,有專家建議,為提高青少年模式的安全性、穩定性,APP開發者可考慮限制用戶密碼輸入的次數,一旦輸錯次數超過5次,就執行凍結賬号等操作,以防黑灰産人士有機可乘。

APP青少年

模式測評

幫助未成年人繞開防沉迷機制,成了許多不法商家眼中的“新商機”。一方面,政府及各級單位應加大對此類黑灰産業鍊的打擊力度;另一方面,網絡服務提供商,尤其是網絡音視頻平台等也應反思自身青少年模式“留不住人”的原因,未來在功能、内容設計上多下功夫。

經南方日報記者對12款網絡視頻、網絡直播類APP測評發現,大多數應用開發的青少年模式都存在功能“一刀切”、内容低齡化等問題,嚴重影響了未成年人的使用體驗。

現象一:内容低齡化

愛奇藝的青少年模式,首頁内容均被《墨墨奇遊記》、《小公主蘇菲亞全集》和《小小世界》等動畫内容占據;優酷青少年模式下,首頁推薦的内容有《芭比之公主和搖滾訓練營》、《迷你小世界》和《芭比歌星公主》等,盡管APP按照0到3歲、4到6歲、7到10歲和11到13歲劃分成了四個内容推薦區塊,但當記者選擇不同年齡段時,發現每個區塊下的推薦内容并無太大區别。

相比之下,騰訊視頻、B站等的青少年模式頁面規劃相對合理,不僅頁面設計比較精美、簡潔,還會根據年齡段提供不同的内容推薦,視頻質量也都較高。

現象二:模式易破解

啟動互聯網APP“青少年模式”後,未成年人的網絡使用時長、權限等會受到一定限制。但他們若想破解“青少年模式”,也有辦法。

記者發現,大多數青少年模式的啟動和關閉密碼都為四位數字,十分簡單,且輸入錯誤的次數沒有限制,很多熟悉家長數碼産品密碼的孩子,很快就能破解密碼。

此外,記者在測試時發現,在開啟優酷、一直播青少年模式的情況下,将APP卸載再重裝,打開即可進入正常模式;快手、映客的青少年模式與用戶的登陸賬号綁定,如若用戶将APP卸載再重裝,并選擇用其他登錄方式登陸,即可進入正常模式。

現象三:功能一刀切

按根據今年5月中央文明辦、文化和旅遊部等發布的《關于規範網絡直播打賞 加強未成年人保護的意見》,網站平台不得為未滿16周歲的未成年人提供網絡主播服務,禁止為未成年人提供現金充值、“禮物”購買、在線支付等各類打賞服務。

記者發現,開啟青少年模式後,音視頻、直播類APP已按要求對以上操作進行了限制。然而,部分APP的青少年模式中保留的功能過少,“青少年模式”直接變身“傻瓜模式”。

比如,開啟快手青少年模式後,既不能評論,也不能搜索;B站青少年模式之下,界面的四分之三均為空白,作者信息、評論區等内容均無法顯示。用戶不能收藏視頻、不能關注優質博主,也不能獲取相關優質内容推薦。

整體來看,目前的青少年模式在細節上仍然是不太走心,用戶體驗不佳,難以吸引大部分青少年群體。網絡産品和服務提供者還是得真正開發人性化,符合青少年的功能設置。

■圓桌對話

防沉迷,為何總是

防不住未成年人?

北京雲嘉律師事務所副主任 趙占領:

“相關法律法規仍有缺位”

近年來,電商平台、交易平台等為成年用戶租賃、買賣遊戲賬号及遊戲虛拟物品等提供了便捷渠道,但也讓不少未成年人鑽了空子:他們借成年人的名義參與遊戲賬号交易,通過登錄成年人賬号的方式成功繞過實名認證,不再受防沉迷機制限制。

事實上,目前國家對于網絡遊戲賬号的買賣确實沒有明文禁止,隻能通過兩方面來進行規範:一是基于用戶和遊戲企業之間的合同約定和平台所制定的規則,網遊公司和平台對遊戲賬号存在買賣行為或者是他人使用購買遊戲賬号的行為,應進行相應的處理;二是基于遊戲交易平台和賣家之間的合同約定以及平台所制定的交易規則,來禁止遊戲賬号的買賣,一旦發現未成年人售賣遊戲賬号,可以依據協議及平台規則對賣家進行違約責任性質的處罰。

我建議,網絡遊戲企業對于用戶使用嚴格的實名認證,同時在用戶注冊賬号之後,在每次使用時再進行驗證,确保賬号的使用人和這個賬号的注冊人一緻的,并通過技術等手段對于賬号的出租售賣等行為進行查證與處罰。同時,遊戲交易平台在這個遊戲賬号的租賃、買賣方面,應該盡到更多管理責任,通過平台規則和用戶協議加大對平台上賣家出售、租賃賬号行為的管理,履行甄别買家是否為未成年人的責任與義務。

中國電子技術标準化研究院網絡安全研究中心

測評實驗室副主任 何延哲:

“打擊防沉迷黑灰産不會一蹴而就”

目前,圍繞“破解防沉迷系統”已形成一條完整的上下遊産業鍊。從非法獲取人臉、實名身份信息,到直接提供“租售遊戲賬号”“帶過人臉識别系統”服務或銷售“過臉”等違規違法軟件及技術,各環節都有專人負責,黑客、代理商、分銷商彼此分工明确。

以人臉信息違規獲取為例,從技術層面出發,基于人臉特征點的信息是以數字化形式存儲的,受到黑客攻擊就可能導緻洩露。但相比傳統的網絡密碼,就算被竊取還可以重設,人臉等生物特征信息一旦被洩露,很可能導緻用戶個人财産、隐私等信息的徹底公開。其中,未成年人作為國家重點保護的對象,他們的人臉信息一旦洩露後果更加不堪設想。

正因如此,國家需要加大對防沉迷黑灰産的監管力度,通過法律等手段對此類行為作出嚴厲處罰。同時,我們也需要認識到,這類黑灰産并非單純針對“防沉迷系統”,而是瞄準了需要人臉識别的衆多互聯網平台驗證環節。隻要是有利可圖的地方,就會有網絡黑灰産蠢蠢欲動。而要打擊這類産業鍊,隻能循序漸進,不存在像“特效藥”一樣能一蹴而就的東西。

我相信,在國家政策之下,随着法律法規的完善,企業、社區、家庭、媒體等多方力量的推動,防沉迷黑灰産的空間會不斷受到擠壓,未成年人的成長環境将得到充分保障。

中國青少年研究中心少年兒童研究所所長 孫宏豔:

“家長應築牢第一道防線”

防範未成年人沉迷網絡,從國家層面入手,應加大防沉迷黑灰産的監管力度,不斷推進、加速完善電子身份實名認證系統;從網絡服務提供者的角度出發,要進一步加強“青少年模式”“防沉迷機制”的管理,持續提高和優化内容供給、功能設計,避免出現一刀切的情況。

不同年齡段的未成年人的需求往往不同,互聯網企業可能難以把握他們的使用偏好。因此,在設計防沉迷系統時,企業不應想當然,而要聯合教育學、社會學、心理學家等多學科專家力量共同進行優質内容池的開發和創作。在此過程中,企業還應多聆聽未成年人的聲音。

此外,引導未成年人養成良好的網絡使用習慣,家長也責無旁貸。根據中國青少年研究中心課題組的調查,沉迷網絡的未成年人的家庭生活往往更缺乏尊重、寬松的氛圍。比如,平時感到不被尊重、缺乏自由、家長經常唠叨的孩子,過度用網程度比一般未成年人高25.9、24.3、24.9個百分點;與家人交流較少、缺乏親情陪伴的未成年人沉迷網絡的幾率也更大。

随着互聯網的發展,網絡在未成年中的滲透率将持續提高。我們呼籲,家長既要尊重未成年人人格尊嚴,給孩子提供民主和諧的代際溝通、教養方式,也要積極承擔教育責任,對孩子進行科學引導和管理,使孩子能合理使用各類互聯網産品,築牢防沉迷的第一道防線。

,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

查看全部

相关生活资讯推荐

热门生活资讯推荐

网友关注

Copyright 2023-2024 - www.tft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