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長意見和建議怎麼寫?天下父母,莫不是望子成龍,盼女成鳳為了孩子,他們不惜血本,加大投入,從娃娃抓起,甚至從胎教抓起幼兒開始上幼兒園,父母就制定周密的培養方案然又有多少人能得償所願?結果是期望越高失望越大,甚至有的孩子,因不堪重負,以難以預料的悲劇收場,所有的期望都成了霧裡花、水中月,做父母的隻好自歎命苦,下面我們就來聊聊關于家長意見和建議怎麼寫?接下來我們就一起去了解一下吧!
天下父母,莫不是望子成龍,盼女成鳳。為了孩子,他們不惜血本,加大投入,從娃娃抓起,甚至從胎教抓起。幼兒開始上幼兒園,父母就制定周密的培養方案。然又有多少人能得償所願?結果是期望越高失望越大,甚至有的孩子,因不堪重負,以難以預料的悲劇收場,所有的期望都成了霧裡花、水中月,做父母的隻好自歎命苦。
痛定思痛,做父母的應該醒悟了。針對時代特征,很多家長對自己的孩子都降低了原有不切實際的期望值,變得現實起來:那便是孩子将來可以自食其力。這也難怪,因為确實有許多孩子,到了成年還不能夠自食其力。
其實,天下父母對自己孩子的期望,也應該是多層次的。既不應該悲觀失望,也不應該好高骛遠。因為做父母的能力有大有小,做孩子的天資有高有低,不能一概論。一般來說,父母對自己孩子的期望,應該分為七個層次:健康快樂;好學上進;自食其力;學有所長;成家立業;孝敬父母;後繼有人。
(一)健康快樂
讓孩子健康快樂,是父母最基本的期望。健康是生理上的因素,即身體健康,無病無痛,遠離天災人禍。快樂是心理上的因素,即心态平和,情緒良好,遠離抑郁。
因此說,健康和快樂都是屬于幸福的範疇。幸福,不僅是父母對孩子的最基本的期望,也是長期的期望,永遠的期望。
(二)好學上進
健康是一切的基礎和前提,但是僅有健康是不夠的。每一位家長都希望自己的孩子好好學習,天天向上。從小學開始,就希望孩子考“雙百”,評“三好”,當幹部。從理論上講,考“雙百”有一定的可行性,但是所有的孩子都評“三好”、當幹部是不可能的。這種期望本身就帶有局限性,不可能人人都會實現。隻要能認真學習,成績優異,做家長的就應該知足了!
(三)自食其力
初中畢業後,對孩子和家長來說,都意味着面臨選擇,孩子何去何從,将會影響其一生。由于我國目前隻能普及九年義務教育,因此,初中畢業中考塵埃落定後,孩子便開始分流。一部分人上了高中,準備将來考大學;一部分選擇職業教育,以求有一技之長,将來憑手藝吃飯;還有一部分參軍,以求其他發展機會。無論是哪種選擇,作為家長,最大的希望就是自己的孩子将來能自食其力。
(四)學有所長
盡管初中升高中要淘汰一部分人,高中升大學還要淘汰一部分人,但仍然有相當一部分人,有機會接受高等教育。為了争取到這一機會,孩子十年寒窗自不必說,孩子家長也是苦不堪言,承受着精神上和物質上的巨大壓力,目的就是希望自己的孩子學有所長,以圖将來為國家多作一點貢獻,為自己營造一個更好的生活環境。
(五)成家立業
男大當婚,女大當嫁,做父母的永遠有操不完的心。孩子升學就業父母操心,有了工作又關心成家立業的事情。男孩的家長認為,孩子可以多闖蕩幾年,不着急結婚,先立業後成家;女孩的家長則認為,孩子到了年齡,一定要及時戀愛結婚,以免成為“剩女”,也就是要先成家後立業。
(六)孝敬父母
如何才算是真正孝敬父母呢?這要包括了物質和精神的二方面。物質上的孝敬,就是在能力允許的前提下多給父母經濟上的援助,以滿足父母“養兒防老”的願望。精神上的孝敬,一方面,要多拿出一點時間和父母團聚,常回家看看;另一方面,盡可能把自己的事情處理好,少讓父母操心挂念。随着社會的進步,“養兒防老”的傳統觀念已經逐步淡化,因此,精神上的孝敬比物質上的孝敬更為重要。
(七)後繼有人
“不孝有三,無後為大”是傳統觀念。後繼有人也是社會責任。做父母的都希望甚至是急切地盼望早抱孫子、孫女或外孫子、外孫女。這不僅是一個很樸實的期望,也是人類生存繁衍的需要。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