點擊上方卡片關注我
重磅發布
北京軌道交通
三期建設規劃來了
10條線路拟納入
日前,中國鐵道科學研究院公布《北京市軌道交通第三期建設規劃》,包含10個建設項目:
7号線三期
11号線二期
14号線三期(西延)
15号線二期
17号線二期(支線)
19号線二期
20号線一期
25号線三期(麗金線)
M101線一期
S6線(新城聯絡線)
一
重磅!北京軌道交通三期建設規劃!
10條線路拟納入
7号線三期
7号線是一條橫貫北京的大動脈,從西三環内的北京西站,到位于通州的環球度假區。
2019年底,7号線東延開通。這是繼6号線之後第二條直接服務于城市副中心的地鐵線路,構建起北京中心城區與通州新城南部地區交通走廊,并服務于通州文化旅遊區發展建設。
7号線東延是北京地鐵7号線的延長線,全長16.6公裡,輻射朝陽、通州兩區,是南城東西向重要骨幹線路7号線的東部延伸線,全線共設置地下車站9座,西起7号線一期焦化廠站,向東延伸依次為黃廠站、郎辛莊站、黑莊戶站、萬盛西站、萬盛東站、群芳站、高樓金站、花莊站、環球度假區站,其中設置建設張家灣車輛段一座。
7号線東延開通後,與7号線一期貫通運營。
根據此前傳出的消息,7号線三期很可能是從西端的北京西站再向北、向西延伸,有說法會延伸到西三環的航天橋,再向北紮到紫竹橋北的萬壽寺。具體情況還有待公布。
11号線二期
在北京電視台11号線的複工新聞中,曝光了一張11号線線路圖。
将這張圖與此前北京城建發布的一張11号線全圖對比了一下,站點基本吻合。
可見這是一張11号線西段的完整線路圖。
從線路圖上可以看出除了在建的四站,石景山區域内的站點還有:型材、鍋爐廠南路、衙門口西、衙門口東、魯谷大街
豐台區域内:吳家村、小瓦窯、青塔、蓮花橋、北京西站、馬連道、麗澤商務區、菜戶營橋東、北京南站...
來源:北京電視台
14号線三期(西延)
上邊這個圖是官方給的整個北京軌道交通的情況,将原圖放大再放大仔細看了看咱河西地區的情況。
地鐵14号線西段大家都不陌生,它最後穿過了永定河,所以找到永定河,就能很容易的在圖中找到14号線西段的位置。
但地鐵14号線西段終點站是張郭莊地鐵站,也就是說,過了永定河一點點,這條實線就應該繪制結束。但小北驚喜的發現,這條實線在此次公示的規劃圖中又繼續向西延伸,而後向南再向西!
15号線二期
針對地鐵15号線東延的問題,區規土分局回應稱,M15号線東延到楊鎮已納入《北京城市總體規劃(2016年-2035年)》《順義分區規劃(國土空間規劃)(2017-2035年)》和《北京市軌道交通線網規劃(2035年)》。目前,順義區正積極争取規劃M15号線東延到南彩鎮的相關工作。
地鐵15号線目前運營區段為清華東路西口站——俸伯站。新規劃的15号線東延線路比原計劃長度增加4倍,從原計劃的南彩組團繼續東延,直通新城楊鎮組團,工程預估全長13公裡。
據悉,地鐵15号線東延已納入了《2021年順義區政府工作報告》。《報告》中表明,将加快打造北京東北部交通樞紐,完成新國展—首都機場陸側捷運工程手續辦理,推進城際鐵路聯絡線二期、R4線東延、M15号線東延、京密路提級改造等項目規劃建設,研究制定軌道交通周邊土地提升利用方案,積極推動産城、城鄉融合發展。
至于三期規劃中的15号線二期究竟是西延還是東延,或是兩者皆有,還有待最終規劃的公布。
17号線二期(支線)
17号線是一條貫穿北京南北的軌道交通大動脈,它北起未來科技城北區站,南至亦莊站前區南站,全長49.7公裡,設21座車站(其中11座為換乘站),全部為地下線,平均站間距2.4公裡。
這條線路還将有效分擔5号線南北端、10号線東段的客運壓力,同時間接緩解東直門、宋家莊樞紐的斷點換乘壓力。
據悉,17号線支線是由天通苑東站出線延至北七家地區,提升對北七家地區軌道交通的服務水平。
在昌平區拟供應住宅用地的示意圖中,17支線也明确就在規劃線路中。
19号線二期
北京昌平曾發布:推進地鐵19号線北延等一大批交通基礎項目服務生命科學園!
19号線在規劃中既有北延、又有南延,其中北延至昌平,南延到大興。
在“領導留言版”中,有這樣的回複:
這次三期建設規劃中的19号線二期,到底是北延還是南延,或是兩者都包括?還有待于最終規劃的揭曉。
20号線一期
據“京房字”報道:
20号線大的規劃非常長,從順義向西向南到朝陽,再途徑中心城區,經豐台向南至大興。
具體情況還有待公布。
25号線三期(麗金線)
麗金線是一條完全在中心城區内的線路,連接麗澤金融商務區和金融街這兩大功能區。
北京豐台區發布,推動軌道交通麗澤-金融街線、大興機場線北延、14号線以及麗澤城市航站樓等重大項目建設。
這三條線路中,有兩條都已經是規劃明确,正在建設或已經确定即将建設的線路,而麗澤-金融街線這條還在規劃中的線路也提到了推動建設的日程上,這對麗澤乃至大興、房山等地的居民來說,無疑是一個好消息。
據悉,豐台區推動重大項目規劃建設,提升服務保障首都功能的能力。着眼于打造“軌道上的京津冀”的重要節點,推動豐台站及周邊配套市政工程建設,加快豐台站組團綜合開發,推動站城一體化發展。
推動新發地農副産品批發市場改造升級,更好地為首都提供高品質生活服務供給。提升軌道交通大興機場線草橋站及周邊地區環境秩序和交通組織水平,确保運行良好。
M101線一期
根據《北京城市副中心(通州區)國民經濟和社會發展第十四個五年規劃和二〇三五年遠景目标綱要》,作為多條軌道交通的交彙點,北京城市副中心站綜合交通樞紐是重點項目之一。
城市副中心站綜合交通樞紐建築規模108.7萬平方米。
建設内容包括:接駁場站、交通樞紐配套、公共服務空間、市政配套設施、城際鐵路聯絡線車站預留工程、軌道交通平谷線車站(含M101線車站)預留工程。
地下二層是城際車站候車廳和出站大廳,以及軌道交通22号線(平谷線)、M101線、6号線的換乘空間,并設置了社會車輛與出租車上客區。
M101線北起通州商務園,南到小甘棠站,全長約23公裡,設站15座,将銜接11條線路。
S6線(新城聯絡線)
據此前《北京青年報》報道:
S6線是北京規劃多年的市郊鐵路,曾一度被傳出升級為新規劃的“城際聯絡線”,“S6線被城際聯絡線取代”等消息也頻繁被報道。
相關部門證實,兩條線至少在通州段内将各司其職,S6線為地鐵線,城際聯絡線則為高鐵,在連接新老機場之餘,S6線還有望連接懷柔區和密雲區。
S6線是一條北京市規劃多年的線路,曾定位為連接順義、通州、大興等區域的一條市郊鐵路線。但随着京津冀一體化的提出,該條線路一度被傳出升級為了城際鐵路,也就是規劃新提出的“城際聯絡線”,随後新建城際鐵路聯絡線進行工程招标、環評等消息,也被統稱為新建城際鐵路聯絡線S6線。
城際聯絡線是新老機場之間的聯絡線,同時連接京津冀區域其他的城際鐵路;而S6線則是解決密雲、懷柔、順義、通州、大興、亦莊區域交通問題的一條區域快線。“兩條線雖然共用走廊、通道,但線位都存在。”該負責人表示。
在通州段内,兩條線将各司其職,S6線為地鐵線,城際聯絡線則為高鐵,雖然形式并不相同,但全部為地下線,至于兩條線路究竟是走一條通道還是部分區域出現分岔,正在研究之中。目前可以确定的是,城際聯絡線将在通州楊坨的城市副中心、環球影城、徐辛莊設站,其他的站位将根據客流預測、通道能力等進行綜合研究和判斷。
二
北京市軌道交通線網規劃(2020年-2035年):
規劃線網總規模約2673公裡
北京市規劃自然資源委網站啟動公示《北京市軌道交通線網規劃(2020年-2035年)》。規劃草案提出,本市将圍繞服務“四個中心”功能建設、促進城市高質量發展和堅持以人民為中心三個方面綜合構建線網,規劃線網總規模約2673公裡。
01
疏解北京站北京北站長途功能
圍繞服務“四個中心”功能建設,規劃草案提出,服務政治中心方面,要提升服務水平,淨化地面交通;新增地鐵快線廊道,提升辦公政務人員出行效率。
疏解北京站、北京北站長途運輸功能;圍繞軌道站點推動城市更新,提升環境品質。
02
優化提高國際交往功能區與機場、鐵路樞紐的直達性
服務文化中心方面,要聚焦兩軸地區,并提升文化中心重要節點服務;加強對奧林匹克等文化功能區和沙河等高教園區的服務。
服務國際交往中心方面,優化提高國際交往功能區與機場、鐵路樞紐的直達性;加強國際交往承載地本身内外軌道交通服務。
03
加強與骨幹軌道線路接駁換乘
服務科技創新中心方面,利用樞紐提升區域輻射力,實現三城一區至機場軌道交通直達。
提升科技創新三類人群的職住聯系服務,提高通勤效率;三城一區内部構建公共交通走廊,加強與骨幹軌道線路接駁換乘。
04
規劃區域快線超1000公裡
根據規劃總體方案,本市軌道交通線網由區域快線和城市軌道交通組成,規劃線網總規模約2673公裡。區域快線包含市郊鐵路線路及新建區域快線,裡程約1095公裡。城市軌道交通包含地鐵普線、地鐵快線、中低運量、機場專線等,裡程約1578公裡。
05
規劃城市軌道交通線網38條
區域快線(S線)是提供北京都市區主要節點之間快速服務的軌道交通方式。規劃區域快線網15條(段),線網裡程約1095公裡。規劃城市軌道交通線網38條,線網裡程約1578公裡。
06
滿足多樣化出行需求
地鐵快線(R線)是中心城區與副中心、多點新城與中心城區之間快速聯系的主導軌道交通方式,以服務通勤客流為主,提供大站快車服務。共計6條線路約403公裡。
地鐵普線(M線)強調盡可能覆蓋城市主要功能區,滿足多樣化出行需求,共計24條線路約985公裡。
07
2條機場專線裡程75公裡
2條機場專線裡程75公裡,主要服務機場客流,中低運量6條線路約115公裡,将作為地鐵普線輔助服務線路。
08
提升出行效率降低碳排放
規劃草案提出,根據京津冀區域及北京市城市空間結構,線網按照“中心城加密度,外圍提速度,跨界留聯通度”的思路,形成“内面外廊、以快為先、跨界聯動、樞紐錨固”的布局。
09
内部形成“環形 放射”網
中心城區主要通過補結構、優銜接、提速度、強換乘,實現整體網絡服務水平提升。城市副中心構建對外廊道,以軌道交通輻射周邊區域并支撐與東部新城及北三縣協同發展,同時内部形成“環形 放射”網,滿足多層次需求。
此外,還将通過快線系統構建中心城及副中心對外聯系的軌道交通廊道,利用城際和區域快線等方式形成快速通勤聯系。
10
放射廊道軌道交通出行比例超40%
按照規劃目标,本市将提高軌道出行比例,規劃全市綠色出行占比超80%,中心城區和城市副中心的軌道交通占比27%以上,放射廊道軌道交通出行比例超40%。
同時,提升軌道出行效率,中心城區内45分鐘可達,副中心内、主副之間及多點至中心城區30分鐘可達;一區及跨界組團至主副中心一小時内可達。
通過軌道交通優化出行結構,促使北京交通出行人均碳排放下降20%至30%。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