冬至即到說“冬節”,“冬節”其實就是冬至的俗稱。因為,冬至日在我國古代的時候曾經是一個奉行祭祀的節日,也叫冬至節或者直呼為“冬節”。不過“冬節”好像早已經成為了過去的曆史性詞彙,在漢語通語中消亡了。根據有關社會科學工作者的考證,“冬節”的說法,主要出現在南北朝時期的南朝曆史文獻中,而從北朝開始,相關的曆史文獻便不約而同地使用了冬至的說法。冬至過節的做法,也在曆史的進程中陸續被越來越多的人們給遺忘了。
在民間描述冬至也就是“冬節”的農諺俗語中,有一句農諺說得是,“冬節夜最長,難得到天光”。在冬至節氣不久就要到來的今天,我們就來探讨一下,這句直呼着“冬節”的諺語是啥意思?為什麼我國古人要說,在“冬節夜最長”的時候“到天光”難得呢?
說起來,“冬節夜最長”相對是比較容易被理解的。有說法是,我國古代冬至過節的做法始于漢朝,盛行于唐宋時期。在周朝的時候,按照當時采用的周曆法是以十一月為正月,以冬至日為歲首的。直到漢武帝上位當朝執政時,也才通過采用夏曆把正月和冬至分開。而根據太陽的運轉規律,每逢冬至日來臨的時候,太陽光直射的位置都會達到一年當中的最南端,也就是南半球的南回歸線附近。也是因此,太陽在每年的冬至日對我們所處的北半球的照射角度是最為傾斜的,這也是生活在北半球的我們所以會在冬至日感受到最短白天和最長夜晚的直接原因。
而具體說到“難得到天光”是什麼意思?很可能就會讓不少人産生疑惑或不解。有關“天光”的說法,在我國南方地區較為流行。2018年12月5日,新華社客戶端在其發布的《廣東話百科:你知道“天光”是什麼時候嗎?》的相關報道中,曾經對“天光”做出過專門的解釋,認為:在粵語中,“天光”意為“天亮”的意思。不過,即便是照這樣理解“天光”,我們每個人都可以因此從字面上直白地将“難得到天光”解釋為“難得到天亮”,其實也并沒有搞清楚其中的“為什麼”。
而要從根本上弄清楚為什麼古人會在“冬節夜最長”的時候表示“難得到天光”?我們就必須将“冬節”也就是冬至節氣的特點與相應的農事耕作以及冬至“晝宵夜長”對我們每個人所形成的生活影響,聯系起來一同考慮。
“冬節”從天文學上說,是我們北半球冬季開始的日子,天冷是主旋律。從人體養生的角度考慮,在冬至節氣裡,是比較适合早睡晚起的。而在我國民間也普遍有“睡不醒的冬仨月”與“春眠不覺曉”進行着遙相呼應。究其原因不外乎就是,在冬季和早春氣溫相對較低的自然情況下,我們每個人的身體都非常容易受到外界寒冷的刺激,使自身内部的血管産生劇烈收縮,也會使血液的粘稠度因此增高,并使自身機體的新陳代謝受到相應抑制。再加上夜長晝短和日照的時間減少,人體内的生物鐘也便在外界低溫環境的影響下産生相應的變化,而促使身體内部增加與睡眠有關的激素分泌,變得嗜睡和容易困倦。自然和生命規律如此,沒人能夠違背。
在過去社會工業并不發達的時候,我國正常的農業生産實踐更多的是在春夏秋三季裡開展,農村裡的農民也是在春夏秋三季所要從事的農活更多,隻有到了冬季人們也才更容易獲得得閑“貓冬”的機會。“冬節”“貓冬”,也才讓人難得有了一覺睡到大天亮的享受和機遇。我想,這應該就是“冬節夜最長,難得到天光”所要表達的意思。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