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月28日,上海市人民政府、江蘇省人民政府、浙江省人民政府聯合發布《上海大都市圈空間協同規劃》(簡稱《規劃》),這是全國首個跨區域、協商性的國土空間規劃,旨在打造具有全球影響力的世界級城市群。《規劃》範圍包括上海、無錫、常州、蘇州、南通、甯波、湖州、嘉興、舟山在内的“1 8”市域行政區域。
上海市委書記李強指出:上海大都市圈建設是上海與周邊八個城市的“大合唱”,與南京、杭州、蘇錫常、甯波都市圈等互為腹地、相互促進。要彙聚資源、整合優勢、聯合起來,打造世界級都市圈,提升整體競争力、赢得發展主動權。
2019 年,中央印發《長江三角洲區域一體化發展規劃綱要》,明确“推動上海與近滬區域及蘇錫常都市圈聯動發展,構建上海大都市圈”。打造“上海大都市圈”是上海和相關城市的共同使命,也是中央布置的必答題,上海當仁不讓,重任在肩。
上海大都市圈以占長三角約 1/6 的陸域面積,承載了長三角 1/3的人口和約 1/2 的經濟總量。東南繁勝,水脈相依,人緣相親,但是如果各大城市限于“單打獨鬥”顯然難以适應日益激烈的全球競争,“滿足于‘各自安好’不足以承載國家發展的責任與期待”。
上海大都市圈的适時提出,既是各城市發展的迫切訴求,更是責無旁貸的國家責任。畫好大都市圈的整體藍圖,是為了有效協調好長三角城市的“大合唱”,提升能級,形成發展合力,聚變新動能。《規劃》将以提升上海全球城市功能能級與核心競争力為引領,帶動周邊城市提升區域整體功能能級與核心競争力,從全球城市邁向全球城市區域。上海大都市圈将落實長江經濟帶、長三角一體化發展的國家戰略,勇擔海洋強國的建設重任。
上海大都市圈将以創新鍊産業鍊的協同效應為底座,形成高效協同聯動的區域創新矩陣,共同打造世界級産業集群;以交通的同城效應為骨架,加快構建城際軌道交通“一張網”。關鍵資源要素在大都市圈内高速流動、高頻交換、高效增值。目前,都市圈裡衆多企業初步形成了以上海為創新孵化源頭、蘇浙兩地為轉化-中試-生産的區域性産業布局模式,虹橋商務區、張江科學城承擔巨大輻射功能,深刻影響上海大都市圈,将都市圈裡人、财、物以及信息緊緊相聯。
上海大都市圈将構建緊湊開放的網絡型空間結構,有廊道引領、網絡流動、闆塊協作、層級傳導,将集聚更高層次的前沿基礎科學創新源,建設世界級高端制造集群體系,為中國發展提供澎湃的引擎。
太湖湧波,錢江逐浪,浦江悠悠,終是大江歸海。上海大都市圈空間協同規劃,有着頂級全球城市全面引領的雄心,也有着共享詩意栖居的人文情懷。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