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白,字太白,号青蓮居士,被後人稱譽為“詩仙”。
李白之所以叫李白,字太白,是李母夢見長庚星入懷,故給李白起名太白,太白金星的意思。而青蓮居士則是李白鄙棄世俗,苦尋佛教禅靜的内心追求。
既然名号都有來曆,緣由,那麼美譽“詩仙”又是從何而來呢?
有人說:是因為李白詩寫得好,身上又自帶俠骨仙風,故人稱“詩仙”;還有人說:李白乃太白金星下凡,本來就是仙人,稱“詩仙”理所當然。
真的是這樣嗎?
當然不是,其實李白的“詩仙”是這麼來的:
蜀道難,難于上青天公元743年十月的一天——
秋風蕭索,落葉紛紛,李白在長安送别友人王炎時寫下了不朽名篇《蜀道難》:
噫籲嚱,危乎高哉!蜀道之難,難于上青天........
有人說此詩是為躲避安史之亂逃至蜀地的唐玄宗李隆基而作,目的是告訴他:皇上啊,蜀地乃險惡之地,蜀人又多野蠻之輩,您還是回長安吧,你看長安多好:物華天寶,人傑地靈,還可以在華清池天天和玉環洗鴛鴦浴......
果真如此嗎?
我覺得不靠譜,因為《蜀道難》作于743年,那時候安史之亂還沒有發生,李隆基正和楊貴妃樂着呢,根本不知道蜀為何地。
所以還是送友人王炎的即興之作比較靠譜。
好了,我們言歸正傳:
據說李白送走王炎後,剛好到了飯點,感覺饑腸辘辘的他正準備買點包子随便應付一下,卻發現賀知章不知什麼時候已站到了自己的跟前:
“太白賢弟!别來無恙!”
一直視李白為偶像的賀知章像看到了一座金山,眼裡放着光,笑容燦爛的如同秋季怒放的黃菊,盯着前者看個不停。
“哦,原來是季真兄啊,什麼風把你吹來了?”
李白笑顔應道。
“太白賢弟,我可是特意來找你求詩的啊!”
賀知章畢恭畢敬地說道。
“原來是這樣啊,我現在肚子餓,沒靈感,待我先吃點包子對付一下吧!”
李白摸了摸有些幹癟的肚子,不好意思地說道。
“啊呀!還吃什麼包子啊,您這麼個大詩人,吃包子掉身價,我請你去長安大酒店,隻有那才稱你!”
賀知章手舞足蹈地比劃着,吐沫星子亂飛。
“那多不好意思啊,你大老遠地跑來找我,我沒有盡地主之誼,反而讓你請客?”
李白擺擺手,覺得不妥。
“那有什麼,誰叫你是俺的偶像呢,粉絲請偶像吃飯,不是在正常不過了,再說,我是來求詩的,您一字千金,請你吃個飯,還不是小意思嗎?”
賀知章滿不在乎地勸慰道。
李白拗不過他,也隻能點頭應承下來。
很快,李白與賀知章便就來到了長安最豪華的長安大酒店,為表誠意,賀知章點了滿滿一桌子知名佳肴,什麼山珍海味那,熊掌魚翅那一有盡有。
酒過三巡之後,賀知章見差不多了,便就開口對李白讨求道:
“太白賢弟,賞個詩呗,最近鬧詩慌,憋得可難受了!”
李白呷了口酒後,緩緩問道:
“不知季真兄是要舊的,還是新的?”
賀知章笑道:
“當然是新的,越新越好!”
李白點點頭,沉吟道:
“那就将今天贈予王炎兄的一首《蜀道難》轉贈給你吧——”
賀知章急不可耐地催促道:
“快說,快說!”
“噫籲嚱,危乎高哉!蜀道之難,難于上青天........”
李白清了清嗓子,高亢激昂,又飽含深情地将《蜀道難》重新朗誦了出來。
賀知章聽得是如癡如醉,一擡手将一壺酒一飲而盡,而後紅着臉誇贊道:
“好啊,妙哉!蜀道難,難于上青天........太白賢弟,你這首詩太好了,好上天了,簡直不是人寫的.......”
“哦,季真兄,這首詩的确是我這個‘人’寫的,并不是鬼寫的.......”
李白聞言,心道:哪有你這樣誇人的,還不是人寫的.......當即便面露不悅地提醒道。
“誤會了,誤會了,太白賢弟,我是說,此詩隻應天上有,人間哪有幾回聞.......你的詩寫得太棒了,哪像是人寫的,分明是神仙所作.......你也不能再叫做詩人了,應該叫做詩仙.......”
李白像吃了個蒼蠅似的點點頭:
“哦,是這樣啊!”
賀知章越發顯得高興,不停地循環反複吟誦着《蜀道難》,一邊吟誦還一邊不住地誇贊着李白:
“太白賢弟,你太厲害了,以後便就稱你做詩仙吧,詩仙,嘿嘿,詩仙,太好了!”
‘賀知章是不是得狂犬病了,難怪叫四明狂客,太瘋狂了.......’
李白被搞得莫名其妙,一邊尴尬地吃着菜,一邊心中不斷地嘀咕着.......
就這樣,在那次著名的“長安大酒店”飯局後,我們可愛的李白先生,便就由“詩狂”賀知章之口,又多了個“詩仙”的美稱.......
總結:原來“詩仙”之名并不是因為李白自帶俠骨仙風,也不是什麼太白金星轉世,而是四明狂客賀知章的酒後戲言.......
謝謝觀賞!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