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ft每日頭條

 > 職場

 > 國企和私企的工作感悟

國企和私企的工作感悟

職場 更新时间:2024-08-24 08:20:01

有人問:在國企上班代表着一種身份嗎?還有身份優越感嗎?從國企跳槽到私企,意味着身份丢失嗎?會不會因身份而吃虧?這是一個好問題。所謂“身份”,已經是一個很陳舊的概念了,但現在依然存在“身份”的影子。看懂以下這四點,你就可以弄明白了。

所謂國企身份,既有狹義的概念,也有廣義的概念。

先說狹義的概念。二十年前,國企員工是有“國家幹部、國家工人”身份,盡管一直提倡破除“身份意識”,直到現在,這個身份概念依然存在。

舉一個小例子:國企員工辦理退休,還是要查你的檔案的。假設你是女員工,你的原始身份是工人身份,你可以50歲就退休。如果你是幹部身份,你就必須55歲才能退休。有些女幹部為了早5年退休,提前到工人崗位上“鍍鍍金”,轉變成工人身份,可以在50歲辦理退休。

國企和私企的工作感悟(國企員工還有身份優越感嗎)1

那麼,什麼是廣義的身份概念呢?其實,就是國企員工身上的那種國家人的榮譽感和主人翁精神。二十年,國企身份是有榮耀感的,社會地位也比較高,俗稱吃國家飯的,現在依然叫作“體制内”。工資高、福利好、分房子,一輩子穩定,姑娘都願意嫁國企小夥子。

随着市場經濟的發展,這種“身份”榮譽感逐漸淡化,但骨子裡的那種國企文化和情懷依然還在。比如,國企人身上的那種講大局、講奉獻、講責任的文化屬性依然存在。

一、國企“身份”演變的前世今生。

狹義的國企“身份”概念,是曆史客觀原因造成的。在1995年以前,國企職工是國民所有制身份,就是常說的國家幹部、國家工人。比如,中專學曆以上畢業的,進入國企,就是幹部身份。技校畢業生或者社會招工進國企的,就是工人身份。優秀的工人,可以聘到管理(幹部)崗位上,就叫“以工代幹”,身份還是工人,但可以做“幹部”的工作。

1995年以後,國企開始實行“合同制”,破除身份概念。1995年以前入職的,目前叫做“原正式工”,部分福利待遇比合同制員工要高,老人老辦法,新人新辦法,比如,老職工是不繳社保的。1995年以後招聘的“正式工”,叫“新合同制”員工。為了打破身份概念,新老員工都叫作“企業員工”。後來,國企用工,不直接與國企簽訂勞動合同的,叫做勞務工、外包工,等等。

國企和私企的工作感悟(國企員工還有身份優越感嗎)2

國企“身份”,還體現在“公職人員”身份認同上面。國企員工到一定職級,是可以調動交流到公務員或事業編隊伍裡的。比如,國企總經理可以交流去當市長,市長也可以交流去國企當總經理。

二、國企員工還有一個精神層面的“身份”認同。

國企以前還是非常提倡主人翁精神,比如,愛廠如家,員工是企業的主人,是企業的家人。市場經濟之後,讓你“下崗”的時候,再提“家人”概念不合适了。但是,這個“主人翁”身份的烙印還在,是刻在骨子裡的。私企減人,拿錢走人。國企減員,很多老員工根本不願意離開奮鬥一生的“家”。

現在的國企,更加強調要加強DJ工作,加強思想建設,D政工團齊抓共管,以國為重,講ZZ講規矩講奉獻,這種“精氣神”要求與民企私企的要求是不一樣的。國企對員工從嚴要求,狠抓工作作風,也抓生活作風,國企員工在社會上就要從嚴要求自己。從法律上講,國企員工是國家公職人員,犯了經濟錯誤,罪責要比民企私企員工加重。這種“公職”身份,也是客觀存在的。

國企和私企的工作感悟(國企員工還有身份優越感嗎)3

三、國企的ZZ屬性強化了國企員工的身份意識。

國企是全民所有制企業,國企資産歸政府的國資委管轄,這一點與外企民企私企是本質上不同的。國企必須履行ZZ責任、社會責任、經濟責任。比如,在這次抗疫之戰中,國家一聲令下,國企該保供的保供,該轉産的轉産,該救援的救援,該放棄經濟利益的必須放棄。這種顧全大局、以國為重的精神和情懷,會傳遞和感染到國企員工的,自覺不自覺地體現出責任和擔當。國企人無論走到哪裡,身上依然帶着這股子“身份”味道。

四、國企人員跳槽到民企私企後需要“有保有壓”式轉變。

有些國企人員跳槽到民企私企,很長時間不适應私企文化,與私企員工互相看不慣。年齡越大,這個現象越突出。這是因為在國企裡熏陶了國企“身份”文化,刻在骨子裡,流在血液裡。其實,沒有必要去改變,國企精神在任何領域都是通用的,也是積極正面的。國企人跳槽到私企後,繼續保留國企人優良的作風和精神,同時也注意克服國企人身上那種過于注重職級、講究程序的“迂腐”,揚長補短,更容易快速成長。

,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

查看全部

相关職場资讯推荐

热门職場资讯推荐

网友关注

Copyright 2023-2024 - www.tft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