聲明:本文僅用于科普用途,不能作為治療依據,為了保護患者隐私,以下内容裡的相關信息已進行處理
轉自小荷健康App真實醫生筆記
【基本信息】女,46歲
【疾病類型】腰椎間盤突出
【治療方案】椎間孔鏡下椎間盤摘除術/骨科常規護理
【治療周期】住院治療14天/術後1、3、6、12月複查/每年随訪
【治療效果】好轉離院
【作者信息】韓立偉 主任醫師
腰椎間盤突出症是一個緩慢進展的疾病,病程初期僅表現為腰部酸脹不适,需要較長時間,才會發展為下肢放射痛,一旦放射痛出現,提示病情已經較為嚴重。
一、初識患者
張大姐是一名工廠流水線上的員工,為了減輕家庭的經濟壓力,每天在流水線上工作12個小時左右,初期表現為腰部疼痛,也在附近醫院就醫,建議休息,保守治療。但張大姐仍然保持長時間的工作量,久而久之,腰腿痛的症狀越來越嚴重。自訴這次來我科,已發作10餘日,感覺到腰痛伴有右下肢麻木,活動不靈,在本地醫院行椎間盤CT顯示L4-5椎間盤突出,脊髓受壓,入我科後為進一步證實及診斷行磁共振檢查證實此診斷。查體:腰椎生理曲度正常,活動自如,雙下肢肌力正常,肌張力正常,右下肢直腿擡高試驗陽性,加強試驗陽性,右小腿皮膚痛溫覺減退。診斷:腰椎間盤突出症。
二、治療過程
張大姐入院後,我為他完善了專科查體,以及相關的術前檢查。入院的生命體征顯示張大姐除了腿疼,一般的中年常見疾病(高血壓病、高血脂病等)都沒有。随後我為張大姐開出了術前檢查,包括心電圖、血常規、尿常規、離子血糖、肝功腎功、甲乙丙肝、梅毒、艾滋病,這些檢查會指導我們的手術方案,也會為麻醉師提供必要的支持。各方面的檢查都達到手術标準,随後我的治療組和張大姐和家屬共同商讨制定了手術方案。
擇期于椎間孔鏡下行椎間盤摘除術手術約1.5小時成功結束。術後給予止痛、預防性抗生素使用,切口3天一次定時換藥,切口換藥見切口愈合良好無明顯滲出,紅腫,皮緣壞死,2周左右拆線,拆線見:切口愈合良好,無紅腫,無皮緣壞死。術後的精神狀态明顯好了許多,因為術前交代病情已經制定手術方案時,大姐的緊張情緒我也真真切切的感受的到,故手術成功結束後張大姐懸着的一顆心才徹底放下。術後3天後在家屬的陪同下帶腰圍帶下地活動,2周後大姐要求回家靜養,詳細的向大姐介紹了出院後的注意事項後,大姐醫囑離院。
三、治療效果
張大姐出院時腰腿痛的症狀明顯好轉,精神狀态良好,出院時訴腰腿痛症狀明顯緩解,右小腿前外側痛覺減弱。術後1.2.3.6.12月複查的情況,張大姐腿痛症狀緩解90%,已經基本恢複了大部分功能。患者及家屬 非常滿意,整體治療效果比較好。
四、患者在治療及日常生活中的注意事項
1、術後佩戴胸腰椎支具3個月,保護腰椎。三個月可逐漸去除胸腰椎支具,
2、術後2-6周内應避免雙下肢負重活動,以免影響腰部的組織愈合和康複
3、出院選用合适的體位卧床休息,床位不要于腰部過凹
4、定期複查。
五、醫生感悟
腰椎間盤突出症是一個緩慢進展的疾病,病程初期僅表現為腰部酸脹不适,需要較長時間,才會發展為下肢放射痛,一旦放射痛出現,提示病情已經較為嚴重。例如張大姐前期僅引起腰痛,而沒有神經根症狀故不需要手術治療。那麼我們在日常生活中應該怎麼樣判斷自己的腰腿痛是不是腰椎間盤突出症呢?一、前驅症狀 前驅症狀是指腰間盤突出症發病前的椎間盤退行性改變而引起的症狀。腰椎退行性改變一般沒有什麼明顯的症狀。尤其亦可出現下列症狀:
1.急性腰痛的發生。往往是輕微的動作而誘發,例如彎腰洗臉,腰部劇痛,經卧床休息,或服用止痛藥,甚至不經過任何治療而自愈。
2.腰痛反複發作。這種前驅症狀的出現表明椎間盤退變或椎間關節不穩定,疼痛發生持續3天至一周左右。
3.慢性持續痛。有這種症狀的病人,往往有幾年反複發生的急性腰痛病史,而是逐漸轉變成持續性腰痛。二、症狀1.腰痛:腰痛是椎間盤突出症狀最先出現的症狀,而且是多發的症狀,發生率約91%。腰痛主要發生在腰背部或腰骶部。發生腰痛的原因主要是椎間盤突出時,刺激了外層纖維環及後縱韌帶中的椎神經纖維。2.坐骨神經痛:腰椎間盤突出症絕大部分病人發生在L4-5和L5-S1間隙,故容易引起坐骨神經痛,發生率達97%。坐骨神經痛多為逐漸發生,開始為鈍痛,而後逐漸加重。疼痛多呈放射性痛,由臀部、大腿後側、小腿外側到跟部或足背。坐骨神經痛多為單側性疼痛。在某種姿勢下,因活動或腹壓增加疼痛加重,或突然出現觸電般的放射痛,自腰部向下肢放射。
張大姐的突出症狀是腰腿痛,那麼當我們出現前驅症狀是應當及時就醫,得到專業的指導,避免走到手術這一步,不僅給自己的身體帶來損傷,也加重了家庭的負擔。
著作權歸作者所有
點擊>>>「鍊接」<<<可查看更多相關案例故事,真實經驗,安心借鑒~
本文是真實治療經驗,不能作為治療依據。版權歸作者所有,禁止轉載。如内容有誤或有侵權等問題,請在評論區留言,或私信本頭條号。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