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0年代初,深圳建設需要大量的人才,除了成建制的工程基建兵外,還需要從社會各行各業挑選人力資源,單位,企業,工廠都迫切的需要。
建設中的世界之窗
玉阿姨當年不到二十歲,她所在家鄉有20個左右的企業名額,這個名額大家也是擠破腦袋,很多人都想去。
玉阿姨講,為了進入這個名單,費了不少功夫...,最後如願以償的來到了深圳。可到了這裡,傻眼了,一片荒地,雜草叢生,到處都在搞基礎建設,道路泥濘不堪,工作的環境非常惡劣,就是一個破敗不堪的小漁村。
當年的小漁村
很多人都打退堂鼓了,部分人堅持不下去,又陸續的回去了。玉阿姨很好強,就這樣灰溜溜的回去了,多沒面子。工作繼續堅持,每天流水線機械的辛勞作業,同時又開始報名去上課學習。每天下班後騎着一輛爛自行車去上夜課,身邊的工友都紛紛嘲笑她,學啥呀,上班多掙錢不好…...
功夫不負有心人,幾年過去了,玉阿姨拿到了畢業證書。因為有文化有文憑,後來順利的進入某大型國有單位上班,成為了辦公室的正式一員。
玉阿姨聊到這段經曆,眼神熠熠發光,是啊,機會總是留給有準備的人。當年那批人,一部分人還在老家辛苦的勞做,一部分人早消失在深圳發展的長河中。
知識改變命運,學習改變未來,機會永遠都是留給有準備的人!
,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