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ft每日頭條

 > 生活

 > 論語學而第一原文講解

論語學而第一原文講解

生活 更新时间:2025-01-11 00:03:27

接着我們的《說文解字》課程,今天是第248課,講《說文解字》“辵”部的一個漢字“<止 辶>”字,這個字GBK字庫沒有,大部分設備無法正常顯示,它其實就是後來的“徙”(《說文解字》無“徙”字)字,因此,我們今天要解決的漢字實際上是“徙”字。

<止 辶>。讀音有兩個:

(一)xǐ。這是中華書局注音版《說文解字》标注的讀音,給的解釋是:“<止 辶>,迻也。從辵,止聲。”這個字的“六書”歸類有争議,顯然,許慎認為它歸為形聲字。但《字源》師玉梅認為它是會意字。從辵,從步。既然有争議,我們就看一下字形演變:

論語學而第一原文講解(論語述而聞義不能徙)1

(徙字的字形演變)

《字源》認為:這個字在“甲骨文中已經出現,彳為行之省,行初文像四通道路之形,彳為行的左半邊,亦表道路。步,初文像左右腳一前一後,會行走意。甲骨文<止 辶>即雙足行于道上,會遷移之義。”我們認為這種說法較為合理。許慎的說法似不對。清代朱駿聲《說文通訓定聲》:“今隸體作徙,<止 辶>,同徙。”因此,<止 辶>的本義是遷移,在隸變之後,寫作徙。

《周禮·地官·比長》:“徙于國中及郊。”鄭玄注稱:“或國中之民出徙郊,或郊民入徙國中。”即(居民)遷移到都城中或郊裡。《史記·殷本紀》:“殷民咨胥皆怨,不欲徙。”(第五次遷移),殷朝的民衆一個個怨聲載道,不願再受遷移之苦。

論語學而第一原文講解(論語述而聞義不能徙)2

(商王遷都)

又比如柳宗元《永某氏之鼠》:“數歲某氏徙居他州。”用的也是這個意義。

徙字也指轉移、變化。比如《論語·述而》:“聞義不能徙。”邢昺疏稱:“聞義事當徙意從之。”聞義不能徙,就是知曉了義理不能轉變觀念。

論語學而第一原文講解(論語述而聞義不能徙)3

(孔子像)

本義之外,徙字還有其他用法,比如:(1)調職。《史記·淮陰侯列傳》:“徙齊王信為楚王,都下邳。”(劉邦)改封(調職)齊王(韓信)為楚王,建都下邳。

論語學而第一原文講解(論語述而聞義不能徙)4

(韓信像)

(2)避。《廣雅·釋诂三》:“徙,避也。”王念孫《廣雅疏證》:“《說文》:‘遁,遷也。’與遷與避同義。《爾雅》:‘遷,徙也。’遷與移、徙同義。故遁、遷、移、徙四字俱訓為避也。”下一課會談到“移”字。比如《孔子家語·相魯》:“及孔子之為政也,則沈猶氏不敢朝飲其羊,公慎氏出其妻,慎潰氏越境而徙。”等到孔子執政扔時候,沈猶氏不敢在早上用水飲羊(用水灌羊以增加羊的重量)了,公慎氏休了他的妻子(因為他的妻子與人淫亂),慎潰氏越境避開了孔子的地區(因為其生活奢侈,超過了标準)。

(3)踰;越。《禮記·檀公上》:“祥而缟,是月禫,徙月樂。”孔穎達疏稱:“踰月可以歌。”即超過一個月才可以歌。

(4)谪戍;流放犯人到邊遠地方。《史記·秦始皇本紀》:“益發谪徙邊。”征發更多的流放人員去戌守邊疆。秦始皇時戍邊流放人員極多,陳勝吳廣起義就是戍邊超期引起的起義。

論語學而第一原文講解(論語述而聞義不能徙)5

(陳勝吳廣起義)

(5)奪取。《國語·吳語》:“焚其姑蘇,徙其大舟。”韋昭注稱:“徙,取也。”焚掉了姑蘇之宮,奪取了大舟作為戰利品。

(6)癬。《釋名·釋疾病》:“癬,徙也。浸淫移徙處日廣也。故青、徐謂癬為徙也。”因為癬類皮膚病大吃一驚染面積越來越大,似乎會遷移一樣,所以青、徐兩州的人稱癬叫徙。

(二)sī。讀這個音時,有兩個用法:(1)古國名。《漢書·西南夷傳》:“自隽以東北,君長以十數,徙、莋都最大。”顔師古注稱:“徙及莋都,二國也。徙後為徙縣,屬蜀郡。”(2)古地名。《集韻·支韻》:“徙,地名,在蜀。”不管是國還是地名,都在蜀地。隻需注意一點,就是徙字作地名時,别讀錯了音。

徙字的小篆寫法如圖:

論語學而第一原文講解(論語述而聞義不能徙)6

(徙字的小篆寫法)

(【說文解字】之248,部分圖片引自網絡,版權歸原作者所有)

,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

查看全部

相关生活资讯推荐

热门生活资讯推荐

网友关注

Copyright 2023-2025 - www.tft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