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ft每日頭條

 > 生活

 > google成立年份

google成立年份

生活 更新时间:2025-02-08 09:29:31

前不久,Google 剛剛宣布将原有業務整合為了新的 Alphabet 架構。而令人意想不到的是,還來不及等到重組後第一個主動調整的出台,新 Google 就面臨着一次被動的「大地震」—— Google 的語音助理工具 Google Now 的開發團隊已經向 Google 提出了集體離職。

google成立年份(剛重組就地震GoogleNow)1

據國外知名媒體 Re/code 的報道,該團隊提出離職的主要原因是和新任 CEO Sundar Pichai 的理念不合,而且 Sundar Pichai 對 Google Now 的重視程度也不如 Google 的前 CEO Larry Page。目前,Google 官方還未正式對此事予以回應,而據國外某權威媒體向「極客公園」透露,Google 目前正在準備應對方案以尋求「鎮痛」最小的解決方案。

産品與收益之争

google成立年份(剛重組就地震GoogleNow)2

自 2012 年在 Google I/O 大會上随着 Android Jelly Bean 一同推出以來,Google Now 就一直被 Google 當作未來戰略的必備武器。這一由 Google Maps 内部研發的項目旨在讓用戶在不需要點擊屏幕的情況下實現對智能手機的操控,而這一項目也因此得到了 Larry Page 的力挺。一位前 Google 的員工甚至表示,「Larry Page 願意讓任何對 Google Now 有興趣的人全力配合該項目。」

然而,在經曆一段時間順風順水的發展後,Google Now 卻在 Google 内部面臨着無比尴尬的地位。

一方面,作為原有操作系統的搭載,Google Now 由于相對緩慢的研發速度在 Google 内部遭受到了很大的壓力,而反觀蘋果 Siri 功能的日益完善以及微軟、Facebook 等主要競争對手在語音助手領域的步步緊逼,體量和業務線越拖越長的 Goolge 也難以将更多的資源投入到 Google Now 的相關研發中。

另一方面,在近兩年 Google 收入壓力與市值縮水的新聞已司空見慣的情況下,無論是 Larry Page 還是 Sundar Pichai 都将整體公司的收益擺在了更重要的位置上,不久前宣布将組織架構調整為 Alphabet 正是出于收入與理想化雙重發展的考慮。

顯然,當收益問題被擺在一個亟需解決的位置上時,部分産品的利益必将會被分割。在 Google 的核心業務搜索和廣告的使用量和收入不斷下降的同時,負責搜索業務的高級副總裁 Amit Singhal 也在去年提出了将 Google Now 轉移到其麾下的要求。雖然這一要求遭到了 Google Now 團隊的反對,但 Google 軟件業務的實質負責人 Larry Page 卻批準了該請求。為此,早在今年三月,兩位 Google Now 開發的負責人員便已離職,而在 Google I/O 大會之前,Google Now 又有多名團隊成員離開。

理想主義的現實實驗

作為一家善于實踐各種偉大新奇想法的公司,Google 自誕生以來一直在扮演着浪漫主義技術信徒的角色,而 Google Now 也正是将這種理想主義落地的現實探索。

按照 Google 原有的計劃,通過操作系統不斷完善的 Google Now 将會被整合到更多的平台之上,比如作為汽車系統的主要交互方式,這也符合 Google 一貫的研發邏輯。但是,在 Alphabet 誕生,Larry Page 退居幕後後,Google 的新任接替者 Sundar Pichat 更傾向于将這種理想主義的探索轉化為現實實驗。

google成立年份(剛重組就地震GoogleNow)3

雖然,與 Larry Page 的風格迥然不同,但務實派代表 Sundar Pichai 卻更加專注于現實結果與産品産品功能的實現。客觀上而言,Google 給予了 Google Now 大量的發展時間和資源,但在收入壓力的日益刺激下, Google Now 的緩慢進展最終被無限放大。而将 Google Now 與萎靡不振的搜索業務的結合無疑可以在改善搜索業務收入的同時獲得 Google Now 的另一個發展空間。但是,這顯然不是 Google Now 團隊想要的結果。

據一位前 Google Now 團隊員工稱,Sundar Pichai 對他們對抗議表示,「聽着,我現在事情已經夠多了,Chrome 和 Android 才是我要優先考慮的,Google Now 不是,我不能為你處理那些糾紛。」

而令 Sundar Pichai 沒有想到的是,這一對理想主義的現實改造不僅沒有使原有的兩個業務得到救贖,反而引發了「地震級」的效果。

近年來 Google 的離職風波

随着 Marissa Mayer 和 Sheryl Sandberg 這兩位強勢高管的相繼離職,Google 在近年來也經曆了人才流失的陣痛。這一方面與 Google 自身業務線的調整有關,一方面也緣于競争對手的挖角與沖擊。從最初的創業公司到如今的第一巨頭,解決了諸多外部問題的 Google 這次不得不正視棘手的内部矛盾。

google成立年份(剛重組就地震GoogleNow)4

近兩年來 Google 的重要離職:

  • 2014 年,曾負責 Google+ 的印度裔高官 Gundotra 離職。
  • 2014 年 10 月,Android 之父 Rubin 離職。
  • 2014 年-2015 年,Google X 部門大規模離職潮,該項目負責人 Sebstian Thrun 于 2014年 9 月出走。
  • 2015 年 2 月,Google 思索部門負責人 Udi Mandber 離職。
  • 2015 年 8 月,Google Now 團隊提出集體離職。

據估計,Google Now 現有超過 100 萬用戶數量,但谷歌官方并沒有公布具體的相關數據,用戶活躍度也尚不清楚。作為争奪用戶入口的戰争,微軟和蘋果都推出了自家的語音助手産品,而經曆此番大地震的 Google 會如何應對我們将拭目以待。

,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

查看全部

相关生活资讯推荐

热门生活资讯推荐

网友关注

Copyright 2023-2025 - www.tft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