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生活中,你是一個“好人”,還是一個“老好人”?
别看這兩個詞僅一字之差,意義卻大不相同。“好人”可能也會經常幫助他人,但他們會明辨是非,有原則有底線,不會為了讨好他人而去做一些“傷害”自己的事情。
但“老好人”卻不一樣,他們通常為了不得罪他人而被迫變得處世圓滑,僅追求表面和氣,會犧牲自己的利益去取悅别人。
這種行為其實是一種神經症的表現,可稱之為“取悅症”。
一、什麼是取悅症?
取悅症是一種很難界定的心理障礙,并不是精神病學的正式診斷。患者有一些強迫自己取悅于他人的行為模式,但與強迫症不一樣,取悅症不屬于人格障礙,反而有點類似成瘾的表現。
這些人的内心并不快樂。雖然知道一味取悅、遷就别人是不好的,但依然克制不了自己扭曲的認知及行為模式——擔心發生沖突得罪了别人,就用取悅、遷就的方式換取别人的好感。這往往是在幼年時期逐漸累積形成的。
據調查發現,取悅症以女性多見,患者總是優先考慮别人的需要,整天當“老好人”,結果卻常常忽略、委屈了自己,無端承受了許多不必要的壓力。這些壓力最終會導緻很多身心症狀,例如頭痛、失眠、胃口差等生理症狀,以及負面情緒和一些心理症狀。
取悅症并不是精神疾病,與成瘾問題有些類似,美國臨床心理學家哈麗雅特·布萊克博士認為,取悅症患者不僅是“老好人”那麼簡單,在面對别人的請求時,他們的内心是拒絕的,卻無法說出口,結果全都答應下來。這是因為他們害怕别人生氣,擔心發生沖突,所以迫使自己表現出友好的樣子,從而取悅别人。但是,在這些友好表面的背後,其實藏着不滿和憤恨。
二、取悅症的三種形态
美國心理學家哈麗雅特·布萊克在《取悅症》一書中,将取悅分為三個維度。與此對應,我們可以畫出三張取悅症“患者”的畫像。
1.認知型“好人”
這種“取悅者”時刻都在努力讓每一個人都喜歡自己,因為他們認為定義自己好不好的依據,就是為他人做了多少。他不斷告訴自己,應該順應他人,應該表現出自己更好的一面,生怕得到别人對自己消極的反饋或評價。
這樣的做法,其實并不會給這些人的人際關系帶來積極的影響。他人通常不會認同這些人的讨好行為,也不會因為這些人的讨好行為而變得友好。因此,“取悅者”在感到格外失望、怨恨的同時,他人也會被這些密不透風的取悅行為壓得喘不過氣來。
正常的、好的關系應該是輕松的,而不是強加的。在不想被讨好的情境被讨好,會讓人感到很不舒服,但“取悅者”往往意識不到這一點。
2.習慣型“好人”
這種“取悅者”整天昏昏沉沉、忙忙碌碌,因為不會拒絕,因此會被迫犧牲自己的需求而照顧别人的需求。他們内心不一定情願,卻始終任勞任怨,很少給他人派活,卻經常把别人的工作挑在自己肩上,承擔超出自身能力範圍的工作量。他們常常将多餘的壓力強加在自己身上。
3.情感逃避型“好人”
這種“取悅者”在與人打交道時,總是很焦慮,害怕出現沖突、對抗的情況,一旦出現分歧就會交出控制權,以達到和平的狀态。他們取悅他人是為了消除自己害怕、不安的消極情緒。但逃避并不是解決問題的辦法,交出控制權非但不能減弱畏懼感,反而會讓其增加畏懼感。
這就是取悅者的認知、行為、情感三個維度,事實上,這三個維度并不一定對應三種不同的“取悅症”,每一個取悅者或多或少在三個維度上都會存在問題。
三、取悅者該如何改變?
很多“老好人”不是沒有主見,而是不敢輕易發表自己的見解,對失去和潛在的損失感到焦慮和恐懼。所以,“老好人”骨子裡是對自己不夠自信,不相信自己真正有立場時也能獲得想要的東西。
可是,真的一直“和稀泥”就是最安全的嗎?很多時候并不是你不主動表達你的觀點和立場就是安全的,不表達同樣也是一種态度。所以,隻有從内心認同自己、接納自己,看到自己的實力,才能更好地表明自己的态度和原則,才不需要依附其他人。
因此,我們要學會發現自己身上真正“美好”的地方,積極地培養自信心,做更好的自己。通過容易實現的目标體驗成功的感覺,以此來恢複自信。
同時,也要找準自身存在的問題,不要認為自己是“十項全能”,什麼都可以做到最好,坦然接受自己的不足之處,才會知道如何愛自己。
最後,一定要勇于表達自己的需要,勇于說“不”。不要過于擔心拒絕别人所帶來的後果,而是要學會捍衛自己的利益。敢對自己說“不”,也就敢于對别人說“不”。
作者|辛 然 心田萬畝工作室負責人
審核|唐 芹 中華醫學會科普專家委員會副秘書長 研究員
選送單位:中華醫學會
(科普中國)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