門匾,顧名思義為刻在門頭上的匾。其實,門匾是起源于漢代的門閥制度。在漢代,門匾是代表權力和地位的象征。門匾為長方形,多為木刻和石刻,上面寫有遒勁有力的書法,一般為三字或四字。
為了使門匾更顯眼,内部會漆以顔色,以區别出周邊的牆體。匾四周有的會刻繪一圈精美的圖案,有的則為素色,但不管哪種,看起來均端正素雅,給人以美感。
門匾上的字是最有講究的。清朝法律規定,家裡門匾上,隻有親王才可以寫“王府”,郡王等國戚則稱府,朝廷高級官員和名望之族為第,一般官員為“宅”,普通老百姓隻能寫“家”了。
“門不帶勾,閣必帶水”也體現了人們對門匾用字的講究。熟悉故宮的人對午門,東華門,西華門等不陌生。相信很多人會發現其匾額上的門字并不帶勾,而是直直的下來。其實這跟古人迷信有關。認為門字帶腳勾,有火筆,有勾火之嫌。而“閣必帶水”中的閣是指藏書閣。而藏書閣最是怕火,因此取名多帶水旁,比如著名的藏書樓:文瀾閣,文溯閣,文津閣,海源閣等等。
最值得一提的是,如今,客家人依然保持着從古代留下來的門匾傳統,而且門匾上多與姓氏有關。
比如,寫有“四知傳家”,就知道這家人姓楊,出自東漢清官楊震的四知(天知,地知,你知,我知)的故事。“愛蓮世第”,就知道這家姓周,其指著有愛蓮說的周敦頤。“三省傳家”則姓曾,因為曾子有“吾日三省其身”的名言。“四傑傳芳”則為駱,盧,楊,王之姓的共同題辭。因初唐四傑駱賓王,盧照鄰,楊炯,王勃而得名。這種門匾既把姓氏隐含其中,又将家風門訓立于匾上,可謂巧妙。
那麼下面門匾的姓氏,你能猜出幾個呢??歡迎留言讨論。。。
1.尼山流芳 2.亞聖之裔 3.春申遺風 4.漢室遺風 5.義門傳家 6.詩酒流芳 7.三蘇望族 8.高山流水 9.三讓世家 10.紫陽世澤 11.九龍衍派 12.萬旦遺風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