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ft每日頭條

 > 生活

 > 彜族畢摩文化研究

彜族畢摩文化研究

生活 更新时间:2024-12-02 13:57:24

涼山彜族畢摩文化概述

作者​俄木爾坡2021-12-08

原出處:彜族人網

彜族是一個多種崇拜的民族,歸納起來有祖靈崇拜、自然崇拜、家神崇拜三大類。在彜族人民長期的生産生活中形成了三觀,即三界觀(天界、地界、地下界)、萬物有靈觀、萬物雌雄觀。介于彜族根深蒂固的認識和觀念,構成了彜族人民的博大精深的核心文化--畢摩文化。在大涼山腹心地美姑,關于彜族畢摩的作畢儀式及其神話傳說,仍在彜族民間廣為流傳。

彜族畢摩文化研究(涼山彜族畢摩文化概述)1

畢摩的起源

據彜文文獻《勒俄特依》記載,蒼天降下靈神果籽落于下界,經過三年九世後,終于長成了杉樹巨人,可是一直似人非人,似樹非樹,不能成人類始祖。直到阿居阿叢時代,山神得知必請畢摩祛除白、花、黑三穢後舉行祭祀豬胛蔔才能成為人祖,于是先後派遣豪豬、白兔、野雞和蜘蛛作為使者去上界敬請額比斯烏畢摩,經過多次請求後,額比畢摩才同意下界作畢,額比畢摩在屋後竹林中砍回三根神竹杆,做成神簽、法笠、法扇,送給額阿孜三祖孫帶着一部叫《斯穆安甘》的經書來到了地界,為杉樹巨人祛除了三遍三色穢後舉行了祭祀豬腫蔔後,于是地界有了雪族十二支,其中一支便成了人類的始祖。

畢摩的變遷

為了世代紀念天界的額比祖孫的功績,至今彜族畢摩舉行招魂儀式時,還用三根頂端削成斜面的木簽代表額比祖孫的神位插在神座中。

從杉樹巨人下傳到阿牛舉日時代,人類進入了母系氏族社會。據《贊畢祖經》記載,先由石孜石德做畢摩,後傳石阿牛尼部落,牛尼傳石色,石色傳格俄,格俄傳莫米,莫米部落作畢十代後人類開始進入了父系氏族社會。據《勒俄特依》、《祭祀因由經》和《彜族譜牒》記載,彜族先民正式祭祀祖靈送靈儀式活動的時間大約在年前。人類進入父系氏族社會時,石爾俄特是彜族曆史上改革母系氏族制度的劃時代人物。從石爾俄特起,人類又提取畢摩作畢内容的精化,去僞存真,開始整理并大膽發明畢摩作畢儀式中的程序和内容及法具。至此,無論是在祭祖靈,還是驅鬼治病,祈福禳安都很靈驗。從《彜族譜牒》中推算出,從石爾俄特世至今有170多代,平均以每代25年計算,距今大紅4200多年。也就說,彜族宗教大約在4200多年前就基本形成。後來,石爾俄特傳給維勒丘布,丘布世傳代後傳給普夥世,普夥世傳代後傳阿堵魯普世,從阿堵魯普世傳代後傳到阿蘇拉則(大約在公元年南宋淳熙年間),阿蘇拉則是彜族宗教赫赫有名的一代畢摩宗師。阿蘇位則的功績是對原有的彜族文字經典進行整理、規範、和編造工作。

彜族畢摩概念

畢摩是彜語音譯,“畢”為“念經”之意,“摩”為“有知識的長者”。是一種專門替人禮贊、祈禱、祭祀的祭師。畢摩神通廣大,學識淵博,主要職能有作畢、司祭、行醫、占蔔等活動;其文化職能是整理、規範、傳授彜族文字,撰寫和傳抄包括宗教、哲學、倫理、曆史、天文、醫藥、農藥、工藝、禮俗、文字等典籍。畢摩在彜族人的生育、婚喪、疾病、節日、出獵、播種等生活中起主要作用,畢摩既掌管神權,又把握文化,既司通神鬼,又指導着人事。在彜族人民的心目中,畢摩是整個彜族社會中的知識分子,是彜族文化的維護者和傳播者。

畢摩文化是世界民族宗教文化的一朵奇葩,是中國彜族傳統文化的核心文化,是由彜族社會中特殊的神職群體,畢摩們所創造和傳承的文化,以經書和儀式為載體,以鬼神信仰與巫術祭儀為核心,同時涉及和包容了彜族的哲學思想,社會曆史,教育倫理,天文曆法,文學藝術,風俗禮制,醫藥衛生等豐富内容的一種保存完整的活态原始宗教文化。

畢摩的地位和作用

畢摩在彜族社會中地位很高且神聖。在彜族社會的“茲(土司)”、“莫(法官)”、“畢(畢摩)”、“格(工匠)”、“卓(百姓)”五個等級中,畢摩的地位處于第三位。畢摩是繼承彜族文化和傳播統一彜族文字的大知識分子,彜族彥語中:“茲來畢不起,畢起茲不吉”,充分說明在彜族社會中畢摩的地位是至高無上,任何人不能侵犯畢摩的财物和人身。畢摩在彜族社會的宗教信仰、曆史、教育、科技、人生、法律、婚姻、禮儀、藝術、醫學、探索、喪葬、藝術、預測未來等等方面起到重要作用。

當然,畢摩之間也要分等級,這主要是由畢摩作法的經驗和作畢能力(儀式的大小程度)而定,不一定按年齡來衡量一個畢摩的威望,如有的年輕畢摩也有能力參加大型作畢儀式,他們就可稱得上是大畢摩了。要舉行什麼樣的作畢儀式,請什麼樣的畢摩來作畢,都是通過占蔔而定。所謂儀式的大小是從作畢時用的開支大小程度而定,如大型作畢送祖靈(尼木撮畢)之類就是大型的作畢儀式,如一年三次的用羊、小豬、雞之類就隻能算是中小型儀式了,型作畢儀式見本文後面的介紹。

畢摩法器和絕技

畢摩的法器主要有法冒(彜語稱“畢摩爾布”,竹編縫以黑色薄氈)、神扇(彜族稱“其克”,竹木編制,把柄貫中)、經書(彜族稱“畢摩特依”,有經文和圖畫)、神鈴(彜語稱“畢具”,銅鑄,有大小兩種)、簽筒(彜語稱“吾土”,用木料做成,中空,底部有“叉”形而尖,上有蓋,内裝單數竹簽)、神枝(彜語稱 “古”,多數用一種彜語名叫“以火”的樹枝做成,主要用于布法陳)、法網(彜語稱“黑闊”,主要用來裝法具)等。(見圖:畢摩法器)彜族畢摩在作法時,口念經文,舞扇搖鈴,表演絕技時更是出神入化,油鍋撈物、舔燒紅铧口、沸水燙身、吃火炭、含油噴火等精彩經絕倫、驚險無比,令人目不暇接,極具藝術性和觀賞性,被稱之為中華彜族魔術奇觀。

彜族畢摩現狀

有彜族就有了畢摩,有居住彜族人民的地方就有畢摩的作畢活動。美姑作為中國典型的彜族聚居縣,是一代畢摩宗師阿蘇拉則的故鄉,有“索諾畢源頭”(即畢源頭在美姑縣黃茅埂)之稱,是全國彜族畢摩文化最濃厚的地區,以彜族文化聚寶盆而聞名海内外。畢摩文化,被專家學者們譽為“鑲嵌在彜族文化中的一顆璀璨的明珠”,時刻貫穿着彜族人民生産生活的始終。美姑是彜族畢摩最多(據不完全統計,全縣18萬人口中畢摩就有8600多人),典籍内容最為豐富,經書收藏最為完整的地方。

古老神秘的畢摩作畢儀式

在涼山,每戶彜族每年都要舉行三次以上的中小型作畢儀式。畢摩出去作畢時穿上法衣、戴上法笠、手持法扇或法鈴、看上去顯得比平時高大而威武。畢摩作畢時的說唱更是一種以彜族民間特有的文學與音樂相結合的藝術體裁,具有古樸、純真、恐懼、高亢或低沉等變化無窮的腔調,令人聽之感到殊屬而神秘。

神秘的畢摩作畢現場

彜族畢摩的作畢儀式種類繁多,小型的作畢儀式隻需要幾小時,中大型的要幾天幾夜,特大的作畢儀式可達九天九夜。由于篇幅的關系,下面簡要介紹五個大型作畢儀式現場。在這個大型作畢儀式中基本上是包括了大、中、小型的作畢儀式。通過介紹,讀者就可以大概了解到彜族畢摩作畢儀式的部份内容,下面,讓我們一起走進彜族民間神秘而精彩大型作畢儀式--尼木措畢現場,領略彜族畢摩文化的神秘所在。

看點一:繞祭棚遊行儀式

祭祀棚遊行,彜語稱“紅炯”,是彜族民間祭祖靈儀式活動中宴飲祖妣亡靈儀式上供奉亡靈和畢摩主持祭祭祀儀式活動的場所。宴飲祖妣亡靈儀式結束即刻毀去。舉行活動的主要目的,一是告慰祖妣亡靈,不必為其兒孫們擔憂;二是向祖妣亡靈們祈福,希望子孫興旺發達、五谷豐登;三是主、輔祭雙方以男丁之多少、牲畜的肥壯作為借機炫耀實力,輔祭方以抛灑的碎銀多少作榮耀。

遊行以先主祭方後輔祭方,先長後幼的順序分别舉行。所有參加遊行的壯年男性都裝扮成古代武士,背負弓箭,腰佩寶劍,肩扛刀槍,領頭者手持屬于該戶的紙幡,趕着祭牲舉行繞棚遊行活動。

主祭方趕着祭祀羊、擡着賜福豬,邊鳴槍邊按照逆時針方向繞祭棚轉三圈後,把賜福豬放回墊席上,把祭牲交給管理者,把各戶的紙幡插在祭祀棚欄畜席上即可暫時退出場地。

輔祭方由戶主帶領各自的男性成員分戶進行,領頭者手持屬于自己的紙幡,趕着祭牲邊鳴槍邊按照順時針方向繞祭祀棚轉遊三圈。在遊行過程中不斷地報告姓氏名号後,将牲畜交給管理者,将紙幡插在主祭方最後一戶後邊的欄畜席上即可退出場外。

主、輔祭方完成遊行活動時,再由全副武裝的主祭方男性青壯年帶領祭祖畢摩隊伍按逆時針方向圍繞祭祀棚緩緩地轉遊三圈。由兩位資深畢摩頭戴法笠,手持法扇背誦《入棚經》。當衆畢摩進入祭祀棚就坐于祭棚内時,繞棚遊行全部結束。主祭方的武士們卸下武器裝備挂在祭祀棚左前方,待供奉祭祖妣亡靈後離開場地。

遊行儀式結束後,将作祭棚的十二根松樹杆送往東方靠放于一棵果樹上,收起篾簾和圈席等用具,繞棚儀式結束。

看點二:卸痢神座儀式

卸痢神座彜語稱“克莫”,是彜族宗教儀式神座中場面宏大,内容豐富,神位名稱繁雜,結構複雜的大型神座之一,包括許多天文地理等知識。在具體運用時可根據儀式内容進行增減神位。

卸痢神座主要用于詛咒。如:詛咒仇人、返咒、招請神兵神将降災于仇人的轄域,除黑污、卸痢葬痢、驅逐兇鬼等大型活動。

儀式的目的是通過畢摩與天地兩界各類神靈溝通并請來協助畢摩施法助陣,以收到預期的效果。現根據卸痢葬痢儀式中栽插的神座簡要地介紹如下。

卸痢神座的結構分為天界部份和地界部份。在儀式活動中要進行大面積的地面栽插招兵神座、大小畢摩們分工念誦《請神經》和有關的經書。

看點三:卸孽神座儀式

卸孽神座彜語稱“吉爾古”,這是一種在卸除糾纏并為孽禍儀式活動上所插的神座,卸孽儀式分“卸除祖孽”、“卸除痨孽”和“卸除兇孽”三種。

儀式目的是為被祭送的亡靈和他們的子孫後代卸除孽債和孽禍,讓亡靈輕松地回歸祖界,讓子孫後代安居樂業。

舉行卸孽儀式的原由是(以卸除祖孽為例):在被祭送的祖妣亡靈中在世時曾是有權勢的人、武士、狩獵者、祭師、工匠等有生望的社會人士,他們生前在為人處事中因自身或外部的原因,有意無意地造成各種不同程度的失誤而禍害自身和子孫後代,加上因他們是有影響的社會活動人士,故受到人們的議論、褒貶、詛咒,這些社會輿論久而久之也會成為孽債為禍子孫後代。因此,在祭祖送靈儀式活動時,隻要主人家有此要求,都要舉行此項儀式。在活動中有挑孽除穢和投矛刺孽等動作。

看點四:祭祖豬胛蔔神座儀式

祭祖豬胛蔔神座彜語稱“裡木偎皮”,豬胛蔔儀式是彜族宗教儀式中層次最高的活動。可分為“祭祖豬蔔”和“卸痨豬蔔”。前一種在祭祖送靈儀式中穿插舉行;後一種在卸除猴瘟痨疾等慢性疾病時作為專場儀式舉行。

儀式目的是為因為兇性事件或慢性疾病等死亡的祖妣亡靈及因受此類疾病、事件等糾纏的子孫後代卸除病魔,讓祖妣亡靈輕松地歸祖而去,讓子孫後代擺脫病魔而過上幸福的生活。

儀式之前要舉行豬蔔祛穢儀式。豬蔔儀式和祈福儀式上所需的牲畜和用具以及畢摩、主人、幫手都要經此儀式祛除污穢後才能參加後面兩項儀式。

豬胛蔔儀式内容龐大,程序複雜,需要念誦的經書和背誦和口碑經很多,因儀式難度很大,故法術精湛的老畢摩才能主持此儀式,當儀式接近尾聲時驗看抽出的豬肩胛骨判斷吉兇。畢摩手持豬胛骨的骨節以骨突為分界線,左面為主方判斷吉兇,右面為輔祭方判斷吉兇。

看點五:祈福神座

祈福神座儀式彜語稱“甘古”,是彜族宗教儀式活動中層次最高,内容龐大,程序複雜,神枝占地面積達一畝地以上,也是運用經典和口碑經書最多的儀式活動。可分為“祭祖祈福”、“卸痨祈福”和“卸兇祈福”三種。第一種在舉行祭祖送靈儀式時穿插進行,第二種在專門舉行卸除痨痢儀式即将結束時舉行,第三種在專門舉行驅逐兇鬼儀式即将結束時舉行。

儀式目的是把無形的祖妣亡靈送往遠祖發祥地的上空--祖神界,把有形的祖妣亡靈筒送入菁洞。通過畢摩與祖靈和天地神靈溝通,向潔淨無穢的祖神和生育繁殖神、福祿長壽神、人畜興旺神和五谷豐登等神祈求,賞賜給子孫後代幸福安甯,繁榮昌盛的生活。

神座現場分為天界、山區和平原三大部份,四十八處除穢祈福點。開始除穢祈福儀式時,領頭的主人手持祖靈筒帥領主祭方所有的男性成員,在畢摩的指點下沿着神路往返于神座間,幫手們牽着馬匹跟着祭祀隊伍踩毀神枝棄于原地。

以上隻是彜族畢摩大型作畢儀式的一個概貌,在大型的作畢儀式尼木撮畢活動中,還有賽馬、鬥牛鬥羊、摔跤、贊美等很多美不勝收的精彩節目,百聞不如一見,要想真正了解博大精深的彜族畢摩文化,還得親自到大涼山腹心地美姑來,親臨畢摩作畢現場,才能深入了解畢摩文化的深邃與奧妙。

相關連接:

專家解析畢摩文化是獨特而稀有的民族文化遺産

在涼山彜族自治州、美姑縣彜族畢摩文化申報世界遺産委員會的安排下,2005年6月9日至15日,美姑縣委副書記周大海、縣申遺辦阿牛史日随同涼山電視台《涼山畢摩文獻申報中國檔案文獻遺産名錄》專題片拍攝組的同志,專程到四川大學、省檔案局、省民族研究所、西南民族大學和北京大學、中國社會科學院、中國民間文藝家協會采訪了相關的專家學者。專家們一緻認為,彜族畢摩文化作為一種獨特而活态的文化,具有世界性的意義,彜族畢摩文獻,内容涉及整個彜族文明史,不僅是彜族民衆的最可珍貴的财富,也是中華民族燦爛文化的重要組成部分,具有世界遺産價值。

畢摩文獻理應入選國家檔案文獻遺産名錄

四川省檔案局局長李仕根認為:彜族畢摩文獻入選國家檔案文獻遺産名錄是有其嚴格的規定與條件的,一是主題必須是反映曆史上重大的事項和生産力變革的重要文獻,從這個意義上講,畢摩文獻以本位文化記載了彜族民衆關于曆史文化、哲學思想、人倫規範、醫藥衛生、天文曆法等,反映了彜族遠古時期不同曆史階段的發展史,是彜族的“百科全書”,非常珍貴,它不僅是彜族人民的寶貴文化财富,而且是中華民族文獻中不可多得的财富,對于研究彜族文化具有重要的價值。二是入選的文獻時間性問題,即文獻的年代越久遠越有價值。彜族文獻是彜民族幾千年來積累并經畢摩們收集整理的認知成果的總彙,曆史悠久,記錄了彜族遠古曆史、神話、傳說、生産生活情況等。三是瀕危性與稀有性,畢摩文獻靠畢摩們以手抄的形式在内部通過儀式來傳承,不論其抄寫方式,還是傳承都獨特而稀有。随着現代化進程的加快,畢摩越來越少,特别是随着老畢摩的去世,能識讀彜文典籍的人越來越少,從這個意義上講,如果不抓緊保護和搶救,必然消失。四是形式與風格與民族性,中國是一個文明古國,同時也是五十六個民族組成的大家庭,各種典籍浩若煙海,彜文典籍與彜文本身一樣,是用中國為數不多的自源文字之一——彜文字寫成的,不論其書寫風格,還是載體(竹、皮、骨、紙)都十分豐富獨特.當在國家檔案遺産名錄中有一席之位。

美姑在西南地區保存畢摩文化最好

四川大學張澤洪教授認為,從宗教研究的角度來講,研究彜族,一靠漢文文獻記載,另一靠彜族文獻本身。從學術的價值來講,漢文文獻關于彜族文化的記載作為外族、外地人,站在客位的立場,靠一些零零碎碎的第二手材料或者不夠客觀(曆史上民族歧視等的原因)的記載來,據此研究彜族古代文明是不夠客觀的。彜族畢摩文獻,它是本民族畢摩們站在本位的立場,用自己的語言記錄了自己民族的宗教活動等情況,當然,它的研究價值足漢文獻本身所不能替代的,所以具有重要的文獻價值,是研究彜族文化的最佳素材。美姑我去過多次,是西南地區保存畢摩文化最好的—個地方,學術田野調查研究的價值在國際學術界受到高度重視。

畢摩文化研究很正熱時

西南民族大學彜學院院長歐裡烏且教授、四川省民間文化保護工程專家委員會羅慶春教授認為,當下畢摩文化研究很熱門,有學者講,畢摩文化研究将會成為彜族研究的“紅學”,我們很贊同這個觀點。畢摩文化研究,主要是對畢摩文獻本身的研究,隻有對文本本身的研究才能夠進入文本之意,才能抓住畢摩文化最核心的部分。要進入文本不容易,畢摩經文成文年代久遠,晦澀難懂,能夠解讀者廖廖無幾,且畢摩越來越少,文獻失傳流失越來越嚴重,這種流失、失傳的原因是多方面的,我想,其中一個很重要的原因是我們這個民族的社會形态所造成的,為何這樣說呢?彜族傳統社會是一個政治權威與文化權威處于分離狀态的社會,政治權威講“茲夥諾夥”等級制為主的家支形态,另一個權威就是畢摩文化,是以家支形态為主體封閉傳承的,且傳男不傳女,傳内不傳外,這樣一代一代的流傳,會産生一些誤傳或漏傳,故随着曆史的變遷,就是畢摩也不一定能解讀他的畢摩經文的真正含義,他隻知道老祖宗是這樣一代一代傳下來的,而對于為什麼這樣傳?具體的那句經文,那個詞是什麼意思?畢摩也未必能完全弄清,所以,當今,研究畢摩文化研究處于“紅學”之時,加強保護、整理、研究等是非常必要的,申報遺産名錄理所當然。

彜族畢摩文化及其口頭傳統,是彜族母語古代文明的傳統文化知識的核心成果,是彜族書寫曆史和口頭演述相結合的重要文本。畢摩的經籍叙事、口頭演述及彜族傳統文化的傳道形式,又是彜族曆史文明的主要載體,也是彜族目前保存下來的相對完整最具典型性最重要的口頭與非物質文化遺産,彜族畢摩文化及其口頭傳統還擔負着彜族的母語文化的教育,民族自信力的培養,民族認同感的強化,民族文化生命的堅守,民族文化獨立性的保持,民族曆史生命完整性的探述,這樣一些文化的使命,也就張顯了其不可替代的價值。

國際保護,國家保護和民間保護相結合

中國民間文化家協會原主席馮元蔚教授、中國民間文藝家協會黨組書記、常務副主席白庚勝博士說,彜族畢摩文化,不論其内容的系統性、完整性、獨特性都堪稱中華民族文化的一顆亮麗奇葩。近幾年來,在黨和國家的領導下,我國非物質遺産保護有了新的步伐,取得了顯著的成績。馮骥才先生最近撰文指出:民間文化的保護,應當有三個重點,其中第一個重點就是保護少數民族文化。少數民族文化,保存得比較完整,但沖擊很大,正以很快的速度流失。民族是個文化概念,一個民族的确認在文化,彜族如果沒有自己的文化就不會成為彜族,納西如果沒有自己的文化也不會成為納西,漢族有“十三經”,彜族有了不起的畢摩文獻。其它很多民族望塵莫及啊!涼山的民族文化保護抓得好不好,決定着涼山的出路。雲南、貴州、廣西有彜族,但自己的東西很多都沒有了。從保護來講,主要有三個方面的保護形式:國際保護、國家保護和民間保護。對于彜族文化的國際保護既緊迫又必要。國際保護的形式可以綜合利用各國的優勢技術資源宋引進人才、知識、資金、國際标準、慣例等對彜族民間文化進行保護、傳承利用和開發。在國家保護方面,一定要以法律作為準繩,不能一貫地使用各種應對政策進行表層的治理和維護。國家應該投入大量的資金和建立設施以及建立健全各項相關法制來保護各民族文化遺産。彜族文化遺産的保護自不例外。大量的保護措施來自民間,民間保護主要有生産保護,生活保護、學術保護、教育保護和産業保護。我國是一個多民族的國家,民族文化是以其特定的地理因素作為載體而存在的,生産保護、生活保護分别從不同的側面強調了文化應該成為一種活體,而不是僅僅靠文獻記載來保存。生活保護作為一種活體保留民族民間文化的主要形式,要清楚地意識到在中西交融的過程中移植和替換文化的現象。在全球化的進程中,每個人都應該勇敢地承擔作為文化主體的責任,參與到全球化語境中的民族文化精神傳承的進程中來,以個體的生命力量來體驗和演繹民族民間文化。學術保護是被大量使用的一種民間文化保護形式,随着時代的發展,我們應當自覺地去拓展研究民族民間文化的形式、手段和方法。畢摩文化作為解讀彜族文化的重要工具,不能一直停滞在上世紀中期的查閱檢索文獻階段,要入踏步地進入民間,“把教室移到田間地頭,把書桌移到炕頭”更好地為人民大衆的物質和精神生産生活服務。教育作為保護人們自尊心、尊嚴的一個重要手段,應該在傳統文化與西方文化的交融和沖突中找到一種平衡,國際化的進程若以犧牲民族化為前提,無疑将成為一次殘酷的“奴化演變”。當前的民族民間文化保護工作,就要合理地利用“市場”這一杠杆,利用一切先進手段将民族民間文化發揚光大。讓民間文化保護事業成為一個有産業支撐的事業,一個不再貧窮的事業。目前的保護工作應該避免兩個誤區:一是隻對少量的、可視的、具象的、偏于硬件方面的文化進行保護而漠視了大量的抽象化和不可視的民族民間文化資源:二是隻注重民俗文化資料的靜态保護而忽略對民族民間文化智慧體系的動态保護。

畢摩文化是彜族文化的驕傲,也是中華民族文化的驕傲,彜族擁有的是無可比拟的世界瑰寶,保護和傳承文明是不可推卸的責任。保護工作艱巨而意義重大,揚其長避其短。我們留給後人的将是一筆真正的财富。

宗教學家于錦繡和民族學家李紹明、民俗學家段寶林教授認為,畢摩文化,是畢摩們記錄、傳承、掌握的一種特殊文化,是彜族傳統文化的精髓,這種精髓的體現是多方面的。畢摩文化不僅是畢摩本身的文化,而且是彜族傳統文化的集中體現。社會分工決定了這種文化由畢摩來掌握,因為它是這個文化理所當然的“繼承者”、 “傳播者”,這個文化博大精深,涵蓋了彜族文化的各個方面,自然科學、社會科學、人文科學,都包括于此,畢摩經典,不是宗教學意義上的精典,它是彜族傳統文化的“百科全書”,所以稱之為彜族傳統文化的精髓。中華民族文化是各個民族文化的大重奏,體現着多元一體性,彜族畢摩文化是這種文化中的一枝奇葩。當下,我們面臨着一個現代化的浪潮,這個大潮不僅是經濟方面的,而且也在文化方面。世界經濟一體化必然會促成文化的融合與;—體化,如果不保護本位文化,不發揚優秀傳統,我們賴以生存的文化環境就會受到損傷,甚至有些方面會消失,一個民族如果失去了自己的文化出就失去了靈魂。特别是象畢摩文化這個東西,消失的速度很快,而彜族畢摩文獻是通過畢摩儀式這種特殊方式傳承的,皮之不存毛将焉附。文化消失了,一個民族的個性也就沒有了。畢摩文化,不僅在文化方面是寶貴的遺産,而且在檔案方面也是極其珍貴的遺産。所以,一方面要申報遺産,争取國家保護,另一方面自身也要加強保護。

畢摩文化是曆史形成的,與任何一種文化一樣必然要注入新的内容。對于畢摩文化,我們也要本着“去糟粕存精華”,通過合理揚棄,正确認識其價值,傳承優秀的東西。一種文化,好在哪裡?精髓在哪裡?你都不知道,何淡保護?何談合理揚棄呢?民族的核心是文化,民族的差異在文化而不在于體質(當然也有體質方面的一些因素,但主要是文化),如果失去了文化差異,就失去了民族差别。比如,彜族畢摩文獻中有豐富無比的“爾比爾吉”,這是一個宏大的文化體系,足彜族社會如何處理人際關系,構建和諧社會所遵循的規則,其它民族也有這方面的内容,但遠沒有彜族那麼豐富,這就是一個民族内在的文化基因,極其重要。彜族的獨特而豐富的天文曆法知識,農畜牧業知識大多也仰于畢摩來保存。畢摩文獻作為畢摩文化的重要載體,與畢摩文化聯為一體,不可分割,文獻靠儀式文化傳承,儀式靠文獻宋規範,所以,兩者珠聯璧合。

畢摩文化作為原始文化的綜合體,在世界上足稀有的,對于研究原始宗教發展史上有非常重要的學術價值,也具有深刻的現實意義;對于弘揚中華民族的傳統美德,人倫規範具有不可替代的作用。因為他不是外來的,而是自身的文化。兒十年來,川、滇、黔、桂的彜區,有些文獻畢摩們都不會識讀了,要抓緊趁老畢摩還在,做奸記錄整理翻譯出版工作,不然有的東西就可能從此消失了,沒有比這個喪失更可怕的東西,因為它是不可重複不可再生的文化資源。如果現在不抓緊保護,一是對不起曆史,二是對不起中華民族。

畢摩文化申報世界文化遺産

1996年,美姑成立了全國第一家彜族畢摩文化研究中心,先後成功召開了三屆彜族畢摩文化學術研讨會。2003年美姑成功舉辦了首屆中國彜族畢摩文化節,期間,國内外知名彜學專家學者建議啟動彜族畢摩文化申報世界文化遺産。2004年3月24日,美姑縣向涼山州委、州政府提交了關于成立“彜族畢摩文化申報世界文化遺産工作委員會”的請示;4月,中國彜族畢摩文化博覽園在美姑縣破土動工,為文化資源轉變為文化資本奠定了良好的基礎;7月12日,涼山州正式成立“涼山州申報世界遺産工作委員會”; 8月,涼山彜族自治州文化局授予“畢摩文化之鄉”;9月起,來自涼山州美姑、雷波、鹽源、州語委、州民研所的20位德高望重的畢摩,開始着手翻譯、整理、修訂經典畢摩文獻,供“申遺”之用,與此同時,涼山州文化局積極與文化廳、中國藝術研究院溝通、聯系,努力尋求關心、支持和幫助并聘請我國知名專家學者前來指導工作……

在四川省、涼山州各有關部門的高度重視、關心、支持下,在國内外知名專家的積極參與支持下,經過曆時一年多的艱苦努力,申遺工作進展順利。10月28日,彜族畢摩文獻申報《中國檔案文獻遺産名錄》和涼山彜族“尼木措畢”送靈歸祖儀式申報首批《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産代表作》在北京專家論證會上全票通過,為早日成功申報世界文化遺産和世界記憶遺産奠定了堅實的基礎。

畢摩文化的宗教性是不可回避的,恰恰是彜族觀念和信仰的特殊性構成了這種文化的獨特性和保護價值。保護和尊重各個民族的宗教文化是聯合國教科文組織很明确的宗旨之一,也是國家憲法賦予公民的權利,已經列入世界文化遺産名錄的相當一部分都與宗教有關。當然彜族畢摩文化可以作為少數民族口頭非物質文化申報世界文化遺産的一突破口,有填補空白的意義。也是國家即将全面開展的民族民間傳統文化保護行動中富有探索和指導意義的課題,不僅有巨大的現實意義,也有極其重要的理論價值。

,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

查看全部

相关生活资讯推荐

热门生活资讯推荐

网友关注

Copyright 2023-2024 - www.tft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