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縱目科技開始,高通創投陸續參與投資了毫末智行、暢行智駕等多家智慧交通與智能汽車領域的企業。”
“相較于十年前智能手機上發生的變化,智能網聯汽車如今的變化是空前的。這種變化會對人類社會和生活産生不可想象的影響。”最近的一次公開訪談中,高通技術公司産品市場高級總監艾和志,這樣評價智能網聯汽車發生的變化。
汽車的功能開始變多了、市面上出現了不少新品牌的汽車,這或許是C端用戶能最直接感受到的智能汽車的發展。而在大衆感知較弱的産業鍊前端,汽車行業正在發生着更大的變革——多家公司研發行泊一體解決方案,試圖在降低産品成本的同時提升用戶的駕乘體驗,域融合的概念也開始被業界廣泛提及,而城市輔助駕駛功能“上車”不僅是衆多車企近兩年的目标,更是承載着越來越多用戶的期待。
資本的嗅覺一向敏銳。IT桔子數據統計顯示,2021年中國智能汽車行業共發生了近150起投融資事件,總金額超過1062億元。“從一級市場的反饋來看,汽車賽道熱度較高,投資案例的增長和投資量的增長都高于其他賽道。”高通創投風險投資高級總監毛嵩表示。
作為科技巨頭高通旗下的風險投資部門,高通創投在2016年就注意到了智能化對汽車行業産生的巨大變革。彼時,智能網聯汽車的發展剛剛嶄露頭角——國外的Waymo從谷歌中拆分出來成為Alphabet旗下的子公司,國内的市場上則出現了一大批智能駕駛初創公司。
也正是那一年,縱目科技與高通開始展開業務合作,基于後者的骁龍820A芯片進行了一些神經網絡、人工智能算法的開發,這也是國内首家将高通車規級芯片應用在智能泊車系統上的企業。随着雙方合作的加深,縱目科技也快速完成了由一家軟件供應商向一級供應商的轉型升級。
合作三年後,高通創投領投了縱目科技的C 輪融資,并對縱目科技的D輪投資進行了追加。此後,高通創投又陸續參與投資了騰視科技、卓視智通、毫末智行、暢行智駕等多家智慧交通與智能汽車領域的企業。
三個選擇标準
據全球第二大市場調研機構MarketsandMarkets預測,智能網聯汽車市場規模将于2027年達到2127億美元。在此背景下,中國湧現了一大批相關初創企業。如何在其中選擇好的投資标的,是所有投資機構都在思考的問題。
對此,毛嵩分享了高通創投在這一領域的三個投資邏輯:量産層面是否有經驗、技術層面是否有壁壘、發展方向層面與高通的業務部門是否有協同性。
以此為标準,高通創投選出了三家在目前國内智能汽車市場極具代表性的Tier 1企業:縱目科技、暢行智駕、毫末智行。三家企業分别代表了如今汽車在智能化領域火熱發展的三個方向:行泊一體、域融合、城市輔助駕駛。
近幾年在智能化技術對傳統汽車産業産生巨大推動力的前提下,業界普遍認為如今是國内新興Tier 1“彎道超車”國際Tier 1的好時機。
因而,由汽車智能化衍生出來的行泊一體、域融合、城市輔助駕駛三個技術發展方向,備受行業關注。
有業内人士直言:未來誰先大規模搭載行泊一體方案,誰就可能在未來競争中占據更多主動權。據統計,目前有數十家企業正在該領域酣戰。縱目科技是其中起步較早的企業,2013年成立後,其就開始在泊車領域進行深耕,至今在前裝市場量産了超過50個車型,累計出貨超過一百萬套,覆蓋了中國幾乎所有的一線主機廠。
相較之下,域融合與城市輔助駕駛的發展趨勢同樣十分明顯。作為未來智能汽車的大腦,域控制器的作用舉足輕重,城市輔助駕駛更是直接被C端用戶所期待,特斯拉、蔚來、小鵬汽車等車企均在以上領域開展研發工作。
雖然成立時間較晚,但背靠老牌企業長城汽車和中科創達,毫末智行和暢行智駕正在迅速成長。前者通過與長城等車企的合作關系,更快實現量産落地和數據積累;後者則可以充分利用中科創達在操作系統和實時平台軟件的技術優勢,來重點布局智能駕駛域控制器和汽車中央計算機。
獨特投資風格
與每年投出幾十個項目的一線風投基金相比,高通創投有着極強的自我風格,其出手頻率并不高,但正式出手一定是經過深思熟慮的,且要兼顧高通整體業務的戰略方向與投資回報。
一個典型的例子是高通創投對縱目科技的投資。即便早在2016年,縱目科技就已經開始與高通進行合作,但拿到高通創投的投資也是在三年後的2019年了。核心原因便是,面對當時正在轉型的縱目科技,高通創投需要對其進行多方面的考量和觀察。
“那個時候,縱目科技正在考慮從二級供應商轉型為一級供應商。”毛嵩回憶稱,“但如果要從二級轉型為一級,那麼以往的客戶都會變成競争對手,同時,企業還需要形成比較好的量産能力、交付能力,還包括需要建設工廠并獲得國家相關資質和标準認證。”
這些動作的發生都需要時間。2019年,在看到縱目科技搭建了廈門工廠、拿到了各種認證、獲得了定點和量産後,高通創投才決定落地對縱目科技的投資。即便雙方已經“打交道”多年,高通創投仍對縱目科技做了一份詳細的投資盡調。“我有幸拜讀過一個脫敏版本,非常厚,大概有七八十頁,全英文寫的,從公司到賽道都有很詳細的分析。”縱目科技CEO唐銳回憶稱,“這份報告非常嚴謹詳實,是我見過的最印象深刻的一個範本。”
關于高通創投的嚴謹,暢行智駕董事兼中科創達執行總裁耿增強也深有體會。暢行智駕曾提供給高通創投一份商業計劃書,内含很多帶有行業數據的圖片。對照這些圖片,毛嵩手動将數據提取到Excel表格中并重新計算了一遍,發現了一個錯誤數據。聽聞該消息,耿增強表示“震驚”:“我們自己都不知道這個數據是錯的,從來沒見過一個投資人是認真到這個份上的。”
另一方面而言,高通創投的選擇标的也與高通公司的戰略發展方向高度相符。“目前,高通不僅有針對 L1、L2輔助駕駛平台的産品,也有能覆蓋L3、L4級場景的硬件平台和軟件平台。我們希望和國内的合作夥伴一起,深度開發面向中國市場、具有中國市場特色的産品。”艾和志表示,“對于主機廠而言,芯片平台的能力大小,決定車企能提供什麼樣的産品。作為芯片供應商,我們不僅需要提供硬件平台、也需要軟件、還需要算法,不斷優化叠代,才能最大化發揮高通硬件平台的效能。”
毛嵩進一步解釋稱:“無論是算法廠商,還是硬件廠商,我們都願意為那些能夠幫助高通智能駕駛平台實現商業落地的合作夥伴提供支持。”
“智能駕駛朋友圈”初長成
簡而言之,高通創投想要構建一個“智能汽車生态”,這不僅能助力加速高通汽車解決方案的落地,還能通過投資和資本聯動的方式,為被投資企業引入更多的戰略投資人。
高通創投發力智能駕駛賽道,也恰逢高通汽車業務的多點開花。作為高度可擴展、開放、完全可定制化且針對功耗高度優化的智能駕駛解決方案,高通Snapdragon Ride平台具有高性能、低功耗計算等特點,不僅能幫助汽車制造商和一級供應商開發更高能效且具備高散熱表現的産品,還支持打造更多定制化解決方案。“是一個很好的能用來做行泊一體産品形态的技術平台。”唐銳對Snapdragon Ride平台評價道。
據艾和志介紹稱,Snapdragon Ride平台的可擴展性很強,能夠覆蓋不同車系車企的高中低各類車型,“Snapdragon Ride不僅能為合作夥伴提供軟硬件,還在軟件的基礎上提供了闆級支持包(BSP)、支持合作夥伴在工具鍊上進行調試和分析等操作。”
在投資了毫末智行後,很長一段時間内,毛嵩常常會被問到一個問題:“為什麼毫末智行會選擇高通Snapdragon Ride平台?”對此,毛嵩坦言這樣的選擇并不容易,一旦選定一個平台後,企業就要持續不斷的投入人力和資源去開發它,其中不僅關乎技術問題,更多還涉及工程化問題。
在2022年CES上,基于Snapdragon Ride平台,毫末智行與高通聯手打造的輔助駕駛域控制器“小魔盒3.0”,其平台單闆算力達到360TOPS,可持續升級至1440TOPS,是目前全球算力最高的可量産自動駕駛計算平台。在今年的成都車展上,長城汽車魏牌摩卡DHT-PHEV激光雷達版正式亮相,這款中國首款采用Snapdragon Ride平台的車型,預計年内交付。
除了像長城、毫末智行這樣的國内合作夥伴外,寶馬、通用、大衆等車企也都已對外宣布,将基于Snapdragon Ride平台與高通開展合作。
而在Snapdragon Ride平台外,高通也早已形成了屬于自己的“汽車朋友圈”。事實上,高通已在汽車領域持續投入超過20年,從2002年為通用汽車安吉星提供CDMA車載網聯解決方案開始,到多代骁龍座艙平台被汽車廠商認可、采用,再到如今的智能駕駛平台開始落地量産,以及高通在藍牙、Wi-Fi、精準定位、安全等車載應用基礎技術方面的深厚積累,高通堪稱是汽車智能化發展浪潮的重要見證者。
經過多年的深耕,目前高通的汽車解決方案已支持全球超過1.5億輛汽車,為數億用戶帶來更智能、更順暢、更安全的出行體驗。汽車已經成為高通最重要的業務之一,截至今年6月底,其汽車業務的訂單總估值超過了190億美元。
如今,面對汽車産業更加迅猛的變化,高通計劃進一步深紮其中,高通創投便是其重要的觸角之一。對于高通創投而言,通過參與投資的方式組建“智能駕駛朋友圈”隻是其初步計劃。毛嵩表示,除了為“圈中好友”提供資金支持外,高通創投還會通過為被投企業提供公司治理意見、協助其進行市場宣傳、資本聯動等多種形式,推動這些企業的後續發展,“也幫助被投資企業吸引更多的戰略投資方,為他們帶來豐富的産業資源,讓企業發展得會更加穩健。”
,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