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火,這個困擾了中華民族這麼多年的問題至今都沒有一個徹底的解決方法。相比較幹燥的北方,濕熱的南方更令人崩潰,嘴角起泡、口腔潰瘍、咽喉灼痛……相信無論南北,不少小夥伴都有這樣的記憶。
作為一個古老的中醫概念,上火這個症狀很難用流行的西醫思維去解釋,因此當大家想要去解決這個問題時,都會考慮到中醫的方法。事實上,對于上火,中醫也确實有許多方法可以對其進行治療。
從中醫角度來看,上火是一種人體陰陽平衡失調所導緻的結果,受外邪内感所緻,人體内陰陽失衡,内火旺盛,邪毒犯體,繼而表現為眼睛紅腫、口角糜爛等一系列症狀。
上火實在難受時,每個人都想要快點清熱解毒,好好“去火”,但是吃些什麼才能幫助去火呢?其實,這些奇妙的中藥就存在在身邊的每個大大小小的角落。
1、金銀花
金銀花是受到廣泛喜愛的泡水花茶,主入肺經、胃經,兼入大腸經,為清解疏散之品。既可清熱解毒,又能疏散風熱。且金銀花物美價廉,飲用方便,兼具抗菌、抗病毒、抗炎、降血脂的功效,是個哪裡需要往哪搬的多面手,适用性極高。
但是由于金銀花本性仍寒,所以脾胃不好的人,還有氣虛的人在使用時還是要多加考慮。
2、蒲公英
是不是沒有想到随處可見的蒲公英居然也是清熱小能手?蒲公英屬肝經、胃經,具有清熱解毒,利尿解散的功效。對于咽喉腫痛、目赤腫痛、濕熱黃疸等有極好的效果。
但是和金銀花相同,由于性寒,所以脾胃虛弱者應慎用。同時,蒲公英的單次用量也需要控制,不然容易導緻腹瀉。
3、闆藍根
提到清熱去火,怎麼能沒有闆藍根的身影?相信小時候每逢感冒,回憶裡都會出現一碗大大的闆藍根。闆藍根苦寒清解,入心經、胃經,清熱解毒,涼血,利咽,對于咽喉腫痛有非常好療效。
同樣的,脾胃虛弱者在服用闆藍根時也需要多加注意,慎用或者适當減少服用的劑量。
上火是一件非常難受的事情,所以在夏天來臨的當下,更應該注意飲食,多喝水,多吃蔬菜水果,少吃辛辣煎炸的食物。同時勤運動,注意休息,勞逸結合,保持情緒穩定,将“火”扼殺在搖籃裡,快快樂樂的迎接夏天!
未經作者允許授權,禁止轉載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