秋天的農家院,門好像永遠是敞開的。院裡,院外,田野間,湧動着一種隐秘的情緒。如同懷胎足月的媳婦,微笑着,安心等待新生命的降臨。
莊稼,就是農民的孩子。從種到收,他們花費在莊稼上的心思和時間,比孕育一個孩子更多。
小院裡,簸箕裡晾曬的紅小豆。在久别家鄉的遊子眼中,這紅小豆,應該比南國的紅豆更勾人相思了。
牆邊,是農村母親剛剛采回來的老方瓜,準備給中秋回家的兒子走時帶上。
在農村,不管是方瓜、南瓜、還是冬瓜,基本是種下後就很少打理了。老家人叫它懶人瓜菜,也叫“救命糧”。不怕長老,最好經了霜打。深秋采摘後,家裡找個空閑處一放,幾個月也不壞。
在沒有反季節蔬菜的老輩子,這些瓜菜,是冬季的菜,也是糧。
在寒冷的冬季,喝着加了面疙瘩的方瓜飯,這樣的日子,你經曆過嗎?
幹幹淨淨的芝麻,一紮一紮靠牆曬着,可以看到,芝麻莢已經裂開。
在農村,這活兒算是最輕松的,一般交給十歲左右的孩子來做。曬一會兒,就鋪開一塊塑料布,輕拿起芝麻柴,頭朝下輕拍,讓細小的芝麻掉落到塑料布上。
拍完一個,重新放牆邊曬。拍完一輪,小心收起塑料布裡的芝麻,倒在葫蘆瓢或其它容器裡,繼續晾曬。
芝麻好吃,可種芝麻收芝麻,真心不容易。這樣曬,反複拍打,就得好幾天。這活兒,你還記憶猶新嗎?
小菜園裡,各種秋菜鮮嫩誘人。農村的鴨子和雞,在秋日裡,懶洋洋享受着自由。
相比于它們,城市裡的動物太憋屈。農村的小動物,可以在田野和村莊裡随意撒歡兒。
田園土狗,小貓,雞鴨鵝,它們享受着跟農村娃一樣的待遇,白天出去玩,滿村找小夥伴一起瘋。晚上回家,吃飯,睡覺。
當然,它們還得下蛋。農村自家土雞和鴨子下的蛋,真香!
這是一個朋友回家拍的圖,他說了一句話:“我也希望93歲的時候,能像他這樣幹農活!”
年輕的你,羨慕嗎?農村老人粗茶淡飯,但長壽的太多了。朋友的外婆,春天走的,活到106歲。之前無任何病痛,自己能照顧自己。按照農村老話說,這就是老死了。沒遭罪,是有福之人。
我把這歸結于農村人的理念:勞動最光榮。活到老,幹到老。
在農村,不幹活讓地荒了,是很丢人的。又想起父親還在時,對我大姐夫的交代:“我不在了,西園的菜地你多來看看,别讓地長草,讓人笑話。”
農村老人,隻要能動,是閑不住的。這也是健康長壽的秘訣。
樹上的山楂,紅了。這,跟山上的柿子一樣,不值什麼錢。
在農村,我們享受的是什麼果樹家裡都有。與是否能賣錢無關。就像這山楂,懷孕媳婦害口,還真是少不了。
農村娃愛這紅通通的山楂果,還因為想吃母親加了冰糖熬制的山楂,比山楂罐頭還好吃呢。春節時,舉一支父親親手做的冰糖葫蘆,更是一年中最紅火的驚喜了。
農村娃,沒有城裡孩子那麼多玩具,可農村孩子也有自己的富足與驕傲。
——你可以超市買果子吃,可你永遠享受不到自己爬樹摘果子吃的樂趣,更不會懂在樹下熟透一顆吃一顆是什麼感覺。
這是夏日播種的夏玉米。種的有些晚,還安靜地站在田野裡,沐着秋雨。
一位白發的農村大嬸說:兒子和媳婦、孫子都愛吃嫩玉米,這片種的晚,陸續掰了好幾茬給送去了。自家種的東西,就是吃着香,每次回來,瓜果蔬菜五谷雜糧,新下來的苞米面,連曬的幹菜和鹹菜都是好的。
要算成本,上千裡回趟老家,路上各種塞車,“掃蕩”回的農産品,是價格最貴的。這些,農村娃都懂。可他們還是會義無反顧回家。
這是快樂的掃蕩和被掃蕩。是屬于農村人的歡樂假期。
秋扁豆,如挂在枝葉間的藝術品,不敢停在它身邊多望那麼一會兒。它們如漸漸衰老,虛弱如空巢的故鄉,努力向遠方遊子揮動的手臂,又如記憶中母親還年輕的模樣,微笑着,一步步向時光深處退去。
多年後,當我們鬓發如霜地回來,老家,還會在原處等着我們嗎?
農村,農民,農業,關注阿兮随筆,為您分享農村事,共同探讨三農話題。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