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月二,龍擡頭,剃毛頭”,每年的農曆二月初二,被稱為“龍擡頭”,也叫春耕節,這天是民俗比較多的一個節日。春季來臨,萬物複蘇,俗語說“二月二剃龍頭,一年都有精神頭”,人們都會選擇在這一天去理發剃頭,這叫“剃龍頭”,理發店的生意也是最好的一天,即使早上去就可能得排隊等候了,畢竟大家都期望來年裡能鴻運當頭。
這天有些地方還有不少别的講究,比如不能動針線,怕傷到“龍眼”,不能去河邊打水,怕驚擾到龍的行動,也不能在這天磨面,怕會壓到龍頭,都是很有意思的民俗,大家雖然不怎麼在意,但也都默默的遵循這一古老的傳統,也是一種文化的傳承吧。
除了“剃龍頭”,還有“吃龍食”也很講究,分别有“龍須”、“龍鱗”、“龍膽”、“龍眼”、“龍耳”、“龍頭”這6種,“龍食”也是這天很多家庭都會選擇吃的,尤其是家裡有老人的,更是在意這些民俗,希望吃了龍食,來年有個好兆頭,一年都健康又順利。
一、豬頭肉(龍頭)二月二這天,除了理發店裡生意好,鹵肉店裡也是人滿為患,大家都紛紛購買豬頭肉,有的家庭甚至購買整個豬頭,費挺大勁自己在家裡鹵,都是為了圖個好寓意,這天的“豬頭”就代表着“龍頭”,吃了龍頭肉,新的一年裡全家都擡頭,健康又如意。
二月二這天的主食是面條,最好還是比較細的“龍須面”,二月二吃龍須面讨一個“順順溜溜、順心如意”的美好寓意。
把春餅比喻成龍鱗還是比較形象的,一張張巴掌大,晶瑩透亮的春餅看起來就像一片片龍鱗。可以把準備好的豬頭肉、素炒的豆芽、韭菜、雞蛋等一起包裹進來,食材豐富,象征着富裕美滿。
在北方,龍擡頭這天都要在家裡架起油鍋的,要炸一些糖油糕、菜角讓家人吃,出油鍋後色澤金黃的油糕和菜角,裡面内有乾坤,圓圓的油糕掰開後香甜的紅糖慢慢的流出來,就像一顆顆“龍膽”,吃了“龍膽”,讓家人來年鼓足幹勁,多多發财。
這天不管吃什麼都要想辦法和“龍”聯系起來,在菜肴上讨個好彩頭,馄饨在這天就代表着龍眼,尤其是家裡有小孩子了更是讓他們多吃幾個,讓眼睛明亮,看清人生的道路。
餃子可是“萬能”的食物,隻要是比較重要的節日吃餃子準沒錯,因為餃子外形像耳朵,最早就是被稱為“嬌耳”,在這天就被賦予了新的含義“龍耳”,這天的餃子要有肉還要有菜,取“肉菜”之諧音“有财”,希望在新的一年裡财源滾滾。
二月二龍擡頭就要到了,希望大家都能“剃龍頭”、“吃龍食”,在新的一年裡健健康康,順順利利,一切安好。
廚藝有限,多多指教,吃好玩好,明天見。
我是市井覓食記,與世界交手多年,依然光彩依舊,興緻盎然!喜歡專注吃喝玩樂市井小事,每日更新菜譜和美食趣聞,關注我,和你一起分享這個世界。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