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ft每日頭條

 > 圖文

 > 功夫茶具介紹圖

功夫茶具介紹圖

圖文 更新时间:2025-04-15 15:42:33

在功夫茶風盛的閩南、粵東和台灣一帶,幾乎家家戶戶都置有一套雅緻的功夫茶具,它除了用來沖飲佳茗外,還是一種典雅的居室飾物。

功夫茶具介紹圖(什麼是功夫茶具)1

功夫茶具包括“四件寶”:孟臣沖罐、若琛瓯、玉書、紅泥烘爐。正宗的孟臣沖罐是用宜興紫砂陶制成的小茶壺。台灣的著名史志學家連橫在其撰寫的《茗茶》中說:“台人品茶,壺必孟臣。”孟臣是明代江蘇宜興的紫砂壺名匠,姓惠,以制作小壺為專長。這種小壺泡茶時色香味皆蘊,即使以沸水注入空壺也會有茶味,盛夏時節隔夜茶不易馊。且使用越久越有光澤。  “金玉有價,孟臣無價。”相傳從前有一位老茶人,每晚都要用孟臣沖罐泡飲功夫茶喝方能入睡。有一夜,他飲完茶吹燈就寝,不慎碰了一下茶幾上的壺蓋,黑暗中隻聽“啪”的一聲,他料想壺蓋已摔破無疑,好不懊惱,輾轉反側,難以入眠。他想既然壺蓋破碎了,留下那無頭壺更勾人傷心,于是索性起來摸到壺身朝窗外扔去。翌日,老茶人無精打采地穿鞋時意外地發現壺蓋躺在鞋裡完好無損,他後悔莫及,喃喃自語:“壺身都扔了,留蓋作何用?”遂将壺蓋摔碎。從此他就憂思成疾,不久謝世西歸。這雖是傳說,卻可見茶人對孟臣沖罐的珍惜。孟臣沖罐滞積的茶鏽,常常是茶瘾君子們炫耀茶齡的見證。

功夫茶具介紹圖(什麼是功夫茶具)2

與盂臣沖罐合稱茶具雙璧的是若琛瓯。這是一種薄瓷小杯,薄如紙,白似雪,小巧玲珑,酷似半個乒乓球大的微型飯碗,3隻小杯疊起來可含于口内而不露。古代正宗的若琛茶瓯産于江西景德鎮,杯底有“若琛珍藏”的字樣。這種茶瓯的外圍習慣彩繪山水花卉,有的還書寫“清心明月”、“可以清心也”的回文,每杯僅能容七八毫升茶汁。平時茶盤上隻擺3隻小杯,呈“品”字形,“茶三酒四”大概就是由此而來的吧。

功夫茶具介紹圖(什麼是功夫茶具)3

泡飲功夫茶對水乃至水壺的選擇相當嚴格,因為金屬壺燒的水大多有雜味,而粵東一帶燒制的薄瓷水壺“玉書”不但無此弊且保溫性能好,冬日裡離爐許久水溫仍不低,久用也不易結水垢。水壺的容量隻可泡完一壺茶,即從燙杯至泡好一次的茶,水就差不多用完了。水将開時,小蓋被蒸汽掀動“撲撲”直響,似乎在說:“可以泡茶了!”泡功夫茶的水不宜過熱,以初沸為适。因何稱名之為“玉書”?相傳古時有一位藝匠設計出此壺後,一時想不出叫什麼名稱好,便邀來三五茶友命名。茶友見燒出的水清潔如玉,宛若玉液輸出,就取名“玉輸”。後人認為“輸”字不祥,便用“書”字代替“輸”字。

功夫茶具介紹圖(什麼是功夫茶具)4

功夫茶具的最後一件寶是紅泥烘爐,乃選取粵東、閩西一帶的優質高嶺土燒制。紅泥烘爐高尺餘,置炭的爐心深且小,能使火勢均勻、省炭。小爐有門有蓋,茶人喜用橄榄核為燃料,火熱并無雜味。這種爐子通風性能好,水溢入爐火亦不擾燃。爐門配有茶聯,如“煮沸三江水;同飲五嶽茶”、“茶爐湯沸邀清客;茗碗香生遣睡魔”……顯得古樸雅緻。   功夫茶具是功夫茶人的行頭,功夫茶人愛功夫茶具,有人甚至外出也要攜帶“四件寶”,真可謂形影不離。

學習紫砂和茶知識,那就請關注我們的zisha51。

歡迎紫砂壺、茶和養生愛好者加我的私人yihuwang3013(長按可複制)。

,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

查看全部

相关圖文资讯推荐

热门圖文资讯推荐

网友关注

Copyright 2023-2025 - www.tft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