風機整機廠的産能利用率其實最近3-4年變化很大,沒人去研究他們的報表,所以了解的人并不多,原來風機主機制造商隻有金風科技一家,這兩年明陽智能和運達股份也陸續上市,然後是今年的電氣風電,如果不是最近幾個月運達股份一波4倍行情,大家可能都不知道還有風力發電機整機制造商這個存在。
風機主機廠作為風能闆塊的一個關鍵分支,為啥在2021年以前沒有什麼存在感呢?主要還是業績問題,這個行業在2016-2019年的産能利用率都非常的低,其中明陽智能2017和2018年分别隻有47%和44%。
2016和2017年整個行業的産能利用率都比較低,可以從招股書上驗證。
電氣風電:
三一重能:
明陽智能:
結合這幾年國内新增裝機的情況,可以很清晰地看到2016-2019年的産能利用率比較低,國内新增裝機在30G以上,各家主機廠的産能利用率應該就基本能做到滿産,可以看到2016-2018年運達、明陽的産能沒有增加,2018-2020年電氣風電的産能提升了80%以上,但這種情況在2020年出現了根本性的逆轉。按主機廠去年的銷量,各家的産能都有明顯提升,尤其是海上風機占比較大的明陽和電氣風電。電氣風電的産能利用率達到146%,三一重能則達到181%。
看國内新增裝機的數據,主機商的好日子是去年因為政策引導的陸風搶裝潮引爆的,今年是海風。
本來風力發電機主機這種設備就是比較冷門的存在,疊加過去幾年的苦日子,所以從資本市場的理解來看,主機廠的熱度可能也隻是剛剛開始,但運達股份4個月4倍的走勢确實也引起了市場的關注。
現在産能利用率沒有太大問題了,但選哪家主機廠還是要好好比較一下。
能收集到的數據也比較碎片化,運達和三一确定去年是沒有海上風機的,所以隻比較電氣、明陽和金風3家:
招股書和年報各家公司披露不那麼标準化,什麼萬千瓦、吉瓦(GW)、兆瓦(MW),年紀大看着确實心裡發慌,統一給個公式:1GW=100萬千瓦=1000MW。
1、海上風電在我國隻是剛開始,到2021中披露累計裝機也隻有11.13GW,占風電總裝機的4%。
明陽智能今年上半年1.15G的海風裝機占比就超過海風裝機的50%,再看電氣風電,上半年海風裝機的台數362台,超過去年全年的310台,在結合電氣風電上半年的營收比明陽智能還多一些,所以可以大概猜上半年海上風電的交付裝機容量基本就是明陽智能和電氣風電兩家,占比可能超過90%;
2、看明陽智能2019年海上風電的訂單就已經達到5.88G,但2020年交付隻有0.91G,2021年也隻能交付1.15G,今年上半年明陽智能的訂單雖然沒有披露,但能完成2020年手持的5.63億海上風電訂單,這對營收貢獻多大?而且今年海風的搶裝,對于新增訂單的預期也是一個看點;
3、金風科技上半年披露的訂單比電氣風電還少一點,海上風機的招标還沒進入主要的階段,所以金風科技未來的發展确實要跟蹤一下,國際市場?綠電運營?還是突破海上風機?
4、海上風電從上一篇介紹風機主機商材料采購的情況大概也知道,這個領域不容易突破,一方面是不少技術還需要學習進口,另一方面地域很重要,明陽智能這個處在台風區域的地域性特征給了明陽很大的技術培育優勢,所以其他風機除了電氣風電這種本來就是電氣老大的央企國家隊,就是金風科技這個10年的冠軍選手可能也不一定能跑出來。
最後看看各家的新增訂單情況:
1、明陽智能2021中的訂單新增情況雖然沒披露,但從其他渠道大概也知道不會太差,而且明陽海上風電的市場份額最少确定在前2,陸上風電也明顯比電氣風電要強,所以在下半年海上風電訂單披露前,明陽和電氣可能都有機會,兩家營收接近,電氣明顯市值更吸引;
2、運達股份已經4倍,而且陸上風機去年的搶裝基本已經分食了一次蛋糕,所以雖然今年中報運達的新增訂單增量最大,但現在陸風的戰場可能會相對血腥,有三一、東方電氣這些隊友在,怕陸風的圈子不太好混,三一去年的毛利是主機廠最高的,30% ,有足夠的優勢發起價格戰,東方電氣上半年就是用12%的毛利率拿走60億 的營收,比運達股份還高;
總結一下:風機主機廠今年4季度可能還是選海風雙雄(明陽智能和電氣風電)的确定性好一些。
補充一下:
電氣風電海上4X的産能實際已經打滿到205%,但也就是1.068G的産量,6X和7X系列可能還是技術成熟度的問題,産能在2018年就有,但到去年也沒有打滿,這個今年年報也是要跟進一下,看看有沒有明顯的改善。
明陽2019年就5.88G的單,2020年海風交付0.91G,可能也是産能問題,下一篇重點結合最近3年的募集項目分析一下這兩家的産能變化情況。
(沒有止損,不要投資。)
風險提示:本文所提到的觀點僅代表個人的意見,所涉及标的不作推薦,據此買賣,風險自負。
,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