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ft每日頭條

 > 生活

 > 常見詞人的人生經曆

常見詞人的人生經曆

生活 更新时间:2025-02-09 00:41:43

在古代封建社會男尊女卑思想之下,女性的地位本來就比較低,很容易在感情中處于被動弱勢的地位。這還隻是對普通女子而言,如果是對青樓歌女來說,那便更為凄涼了。畢竟遇到的男子都隻是萍水相逢的短暫姻緣,看似你侬我侬,但是男子抽身以後,卻隻留下女子一人黯然神傷,可謂悲切。

常見詞人的人生經曆(小詞人偶遇一位傷情的風塵女)1

就像南宋有位才子謝希孟,他曾經在臨安求學,當時和一位歌女交好,兩人看似感情甚笃。謝希孟還為這女子造了一座“鴛鴦樓”,謝希孟的老師看他行事孟浪還因此訓斥他,誰料謝希孟不僅不以為意,還拐彎抹角地貶低自己的老師。頗有點“一怒為紅顔”的意味。

看到這裡可能有些讀者會覺得謝希孟好是深情,為了一個歌女竟然能做到這般地步。但事實并非如此,謝希孟之所以那麼做更多是因為他性格使然,并非對歌女深情。因為後來他突然離去之時,給女子的贈别詞寫得絕情得令人不齒,不僅說着“我斷不思量,你莫思量我”,更是直接挑明“将你從前與我心,付與他人可”。性情涼薄可見一斑。

常見詞人的人生經曆(小詞人偶遇一位傷情的風塵女)2

而謝希孟這樣的才子在兩宋并不鮮見,當時的書生公子哥在煙花柳巷留情是一種風氣。但是這些人大都隻是逢場作戲,并不會真的付出真心,畢竟在當時人們眼中歌女難登大雅之堂,更何況是将之娶進門。曆史上也不乏文名遠播的歌女,但是當我們了解她們的人生,會發現大多結局并不好,總是被辜負的一方。

而筆者本期要分享的這首詞,寫的便是一位風塵歌女和一個公子哥的感情。宋代一位風塵歌女戀上了一位公子哥,兩人萍水相逢女子情根深種,公子哥将要離去,風塵女依依不舍。這場面正好被一位過路小詞人姚寬看見,感懷于風塵女的傷情和對風塵女的同情,于是便随手揮筆為她填了一首肉麻情詞。

常見詞人的人生經曆(小詞人偶遇一位傷情的風塵女)3

《生查子·情景》

郎如陌上塵,妾似堤邊絮。相見兩悠揚,蹤迹無尋處。

酒面撲春風,淚眼零秋雨。過了離别時,還解相思否?

這首詞全詞以女子的口吻和角度寫就,渾然天成,很是動人。

上阕起首兩句将戀人和自己比作路上的煙塵和堤邊的飛絮。其實這裡并不是給男女各自作不同的比喻,而是運用了“互文見意”的表現手法。意思是女子和戀人既如同“陌上塵”又如同“堤邊絮”,以此來表達兩人的飄零和身不由己。

常見詞人的人生經曆(小詞人偶遇一位傷情的風塵女)4

後兩句則是對于前兩句比喻的補充描寫,這四句是一個整體不可分割,在理解的時候也需要放在一起理解。他們如塵如絮,相聚本就是風兒吹拂,充滿了偶然性,現在即将分離散去,到時候也會難覓蹤迹。可以說将歌女和公子哥相遇和離别的情景比喻的惟妙惟肖,充滿了藝術表現力和感染力,令人讀之怅然。

下阕前兩句同樣是用比喻,不過比起上阕這裡采用的是暗喻,不管是“春風”還是“秋雨”都不是實寫,而是用來比喻女子酒後的情态,不舍的面容和悲傷的淚滴。這也緊緊呼應着上阕結尾的離别,使得全詞過渡自然,不顯突兀。最後兩句則是抒發了女子無限的慨歎,不知離别後,你是否還會想起我。既表達了女子對于公子的一往情深,也表達了對于别後兩人感情的擔心和焦慮。

常見詞人的人生經曆(小詞人偶遇一位傷情的風塵女)5

這首詞雖然短小,但是卻堪稱妙筆,寥寥字句便将歌女與公子相遇、離别、别後的情景刻畫得如臨其境,讓人讀之不由感歎于女子的深情,同時又同情于她的身不由己。或許也正是這樣的無奈飄零,才讓曆朝曆代的風塵才女都想要從良逃離苦海,就像一代才女嚴蕊曾寫的“若得山花插滿頭,莫問奴歸處”。

不得不說姚寬雖然在宋代衆多詞人中名聲不顯,但是這首詞寫得确實渾然天成,頗得婉約詞之精髓,令人讀之歎惋。對于這首肉麻情詞,大家有什麼看法?歡迎在評論區暢所欲言。

,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

查看全部

相关生活资讯推荐

热门生活资讯推荐

网友关注

Copyright 2023-2025 - www.tft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