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ft每日頭條

 > 教育

 > 閱讀欣賞讀書筆記怎麼寫

閱讀欣賞讀書筆記怎麼寫

教育 更新时间:2024-08-20 05:10:23

閱讀欣賞讀書筆記怎麼寫?“若問讀書方法,我想向諸君上一個條陳,這方法是極陳舊的極笨極麻煩的,然而實在是極必要的什麼方法呢?是抄錄或筆記”(梁啟超《治國學雜話》)這裡的抄錄和筆記可以統稱為“讀書筆記”,指“人們在閱讀書籍或文章時,根據各自的理解和需要,為記錄讀書心得或整理文中的精彩部分而做的筆記,一般都要載明材料出處”(王餘光、徐雁《中國閱讀大辭典》)讀書筆記具有促進理解、推動思考、輔助記憶、積累資料等作用,是我國傳統的學習方法明确讀書筆記的基本分類,撰寫高質量的讀書筆記,能夠更為充分地發揮其學習功能,形成閱讀與發展的良好互動前代學人按照讀書筆記的内容、形式、目的等形成多種分類方法,綜合起來可以大緻分為四種,下面我們就來說一說關于閱讀欣賞讀書筆記怎麼寫?我們一起去了解并探讨一下這個問題吧!

閱讀欣賞讀書筆記怎麼寫(閱讀過程中的成長痕迹)1

閱讀欣賞讀書筆記怎麼寫

“若問讀書方法,我想向諸君上一個條陳,這方法是極陳舊的極笨極麻煩的,然而實在是極必要的。什麼方法呢?是抄錄或筆記。”(梁啟超《治國學雜話》)這裡的抄錄和筆記可以統稱為“讀書筆記”,指“人們在閱讀書籍或文章時,根據各自的理解和需要,為記錄讀書心得或整理文中的精彩部分而做的筆記,一般都要載明材料出處”(王餘光、徐雁《中國閱讀大辭典》)。讀書筆記具有促進理解、推動思考、輔助記憶、積累資料等作用,是我國傳統的學習方法。明确讀書筆記的基本分類,撰寫高質量的讀書筆記,能夠更為充分地發揮其學習功能,形成閱讀與發展的良好互動。前代學人按照讀書筆記的内容、形式、目的等形成多種分類方法,綜合起來可以大緻分為四種。

摘錄筆記:便于輔助對比分析

摘錄的目的一是集中閱讀材料的精華,二是未來檢索引用,三是輔助對比分析。“筆記上還記有書目和重要的版本以及原文的頁數。他(錢锺書)讀書也不忽略學術刊物。凡是與著名作家有關的文學、哲學、政治的重要論文,他讀後都做筆記,并記下刊物出版的年、月、日。”[楊绛《錢锺書手稿集》(序)]具體到一個閱讀材料,什麼是精華,取決于閱讀者本人的目的。閱讀詩體小說《十歲那年》,目的可能是了解詩體小說和普通小說的區别,分析作者的創作意圖,讨論作者的語言風格,提煉詩歌的創作背景與社會影響……不同的閱讀目的,摘抄的内容有所不同。

在寫作過程中想起從前讀過的句子引用佐證,需要準确标注作者、來源等信息,這些信息既證明引用的真實性,也是向引文作者表達敬意,有“學術歸功”的意味,表現出良好的學術規範。

在摘錄筆記中準确記錄是高效轉引的基礎條件,不至于重新翻一遍原典,徒增工作量,在這個角度來看,摘抄筆記類似圖書館的“目錄卡”。閱讀同一本書,前後的觀點在不同角度形成聯系,閱讀不同的書遇到類似的材料、觀點,都可以借助摘抄筆記互相引證參考,對比參照同一閱讀材料的關聯内容或不同閱讀材料的核心内容,摘抄筆記是簡省有效的支撐材料。

閱讀《論教學過程最優化》,巴班斯基對“最優化”的闡釋分散在書的不同部分,摘抄筆記如下。

教學和教育過程的最優化,即選擇該具體條件下最好的教導方案。遵循教學最優化的原則,保證課堂教學在耗費師生最少的時間的情況下,能夠取得最大的效果。(教育科學出版社2001年1月第2版P59)

所謂最優化的教學,就是在教養、教育和學生發展方面保證達到當時條件下盡最大可能的成效,而師生用于課堂教學和課外作業的時間又不超過學校衛生學所規定的标準。我們認為,最優化的基本标準就是獲得盡可能大的成效和師生耗費合理的時間去取得這些成效。(教育科學出版社2001年1月第2版P69)

教學最優化要求這樣來規劃和組織教學過程:在師生花費最少的必需的時間的情況下,或者說在決不超過學校衛生學為每個年級規定的時間标準的情況下,取得最大可能的(即處于每個學生最近發展區的)教養、教育和發展效果。(教育科學出版社2001年1月第2版P206)

所謂教學最優化的方法,是指這樣一種方法,它把師生相互聯系的活動預先指向争取達到該情況下最大可能的教學效果,而且要遵守規定的時間消費标準,即不能使教師負擔過重。整體的教學最優化是由選擇和實施教學的所有基本成分,即任務、内容、方法、手段和形式的最優方案的方法綜合而成的。因此,也可以說是最優化成分的體系。(教育科學出版社2001年1月第2版P234)

從提出原則,制定标準,到細化标準,建立成分體系,通過不同篇章核心内容的對比,能夠梳理出巴班斯基對“最優化”認識的發展曆程。

提綱筆記:對全書的脈絡要點做記錄

提綱筆記“有兩種方式,一是概述類,概括其主題思想、主要内容、基本情節等;二是綱要類,它是對全書或全文的脈絡所表達出的要點進行筆記”(史為恒《不動筆墨不讀書——讀書筆記寫作摭談》)。提綱筆記一般适用于比較重要的學術文章或學術著作,梳理全書大綱小目及其關聯,目的有兩個,一是做出全書的内容提要,能夠比較好地把握作者的主要觀點和價值取向;二是梳理作者的論述邏輯,借此探究作者的思想方法,更好地把握閱讀材料的學術思想和學術價值。建議在提綱筆記中标注及摘錄作者對核心概念的界定,以便确定讨論分析的内容範疇。比如一位教師在閱讀《高中語文學習任務群教學筆記》之後,利用思維導圖撰寫了提綱筆記,既呈現出該書的主要内容和觀點,也呈現出作者的思想方法:基于文件分析明确實踐方向,立足理性的教學實踐反思,探究學習任務群教學的發展方向。還有一種提綱筆記,類似著作内容提要或論文摘要,主要内容包括問題提出的背景,作者的研究曆程和主要觀點,以及研究成果的價值和影響。

批注筆記:經典重讀的有效學習方法

在我國,批注不隻是閱讀方法,還是藝術鑒賞方法。我國古代書畫作品常有留白,後人賞鑒,在留白處記錄心得體會或批評質疑。古人讀書,也常在字裡行間或書頁空白處用符号或文字記錄自己的閱讀感悟,或對閱讀材料進行補充、闡釋,這就是批注筆記。

值得關注的是,古人還有對批注進行批注的習慣,像不同時代讀者的隔空對話,後人讀來,更受啟發。閱讀《西遊記》,将不同的點評本對比閱讀,确實能拓展解讀的視角,提升自己的認識水平。批注筆記随讀随記,體會、疑問、思考、觀點、注釋都可成為批注的内容,角度多元、内容豐富,有利于加強閱讀過程中與作者和作品的互動交流,增加讀書的興緻甚至情緻。

批注筆記是經典重讀的有效學習方法。“做筆記很費時間。锺書做一遍筆記的時間,約莫是讀這本書的一倍。他說,一本書,第二遍再讀,總會發現讀第一遍時會有很多疏忽。最精彩的句子,要讀幾遍之後才能發現。”[楊绛《錢锺書手稿集》(序)]讀一遍做一遍批注,不僅跟作者和作品對話,也跟從前的自己對話,在此過程中逐步建構元認知知識,促進專業成長。

重讀《西遊記》六十六回,師徒四人小雷音寺遇難,彌勒前來解救,行者責怪彌勒管教不嚴,彌勒道:“一則是我不謹,走失人口;二則是你們師徒魔障未完,故此百靈下界,應該受難。”我有所領悟寫了一則批注筆記。

彌勒這“一則”“二則”,說盡世間苦難緣由:有人犯錯,有人需要修行;我犯了錯,給你們提供了修行的契機,我犯不犯錯,你們都需要消除魔障,不是我也得有别人;受苦是一定的,緣由方式各不相同。悟空無可反駁。

這個内容以前并未引起我的注意,這次關注讓我看到了更多類似情節,這些情節共同指向《西遊記》傳遞的價值觀點。

閱讀《十歲那年》,我關注到作者标注的創作日期,檢索資料,在有重要曆史事件發生的日期旁補充注釋,便于下次閱讀時直接聯系史實體驗真實時空背景下作者的情感。

看别人的批注能夠啟發思考,看自己的批注能夠引發反思,批注筆記的豐富性和靈活性,擴大了閱讀交流的人群與時空範圍,對讀者思想發展的促進作用顯而易見。

心得筆記:對原作思想的獨特發現

“閱讀文章、書籍時,受到感動、啟示後,寫出的體會、感想,這種讀書筆記稱為感想式筆記,也可稱為心得體會式筆記。感想式筆記不僅僅是對原作的深刻理解,更是對原作思想内容的獨特發現或深刻觸發。它是閱讀者讀書過程中産生的認識、感想、見解。其中,有的是受原文啟發産生的相關想法;有的是覺得原文的觀點不妥,對其提出的質疑或批駁。”(史為恒《不動筆墨不讀書——讀書筆記寫作摭談》)心得筆記也被稱為劄記,與摘錄筆記、提綱筆記相比,重點指向讀者自身的感悟與思考;與批注筆記相比,内容相對完整,通常有确定的話題、議題,即針對閱讀材料的某個方面集中表達自己的感悟與思考。下面是我閱讀《論教學過程最優化》的一則心得筆記。

這次重讀,我的另一個關注點是“區别教學”。我在一線教過15年,2002年,我所在的學校推進分層教學,那個時候理解的分層,确實是教學内容上的分層,換言之,為不同學業水平的學生提供不同的學習素材,沒有整體設計教學方法上的調整,集體備課主要是備内容。巴班斯基論證“區别教學”的内涵,邏輯嚴密,給出的例證讓人信服。這說明我曾經有過錯誤的認識,目前推進的走班教學,也涉及針對不同個性發展的學生提供不同的教學,這裡教學關注到了内容的不同,是否也關注到了不同個性特征的學生需要不同的教學方法?這是值得調查、研究的問題。

巴班斯基提出“區别教學的宗旨是有區别地幫助學生學習,而不是簡單要求的複雜程度”。佐藤學在《學校的挑戰——創建學習共同體》這本書中提出了“分層教學的陷阱”,認為分層教學落後于時代,巴班斯基的觀點和佐藤學的觀點有哪些相同和不同之處?巴班斯基提出的小組合作學習,和佐藤學提出的小組合作學習有哪些相同和不同之處?佐藤學提出“綜合學習”的可能性與危險性,這個提法和巴班斯基綜合規劃的觀點有什麼不同?此外,佐藤學提出學校和教師的責任在于實現每一個學生的學習權,提供學生挑戰高水準學習的機會。這和巴班斯基說的“負擔合理”是否矛盾,應該怎樣辯證地理解和分析?

這則筆記聚焦“區别教學”記錄自己的思考過程,第一個層次是對照巴班斯基的觀點反思自己的實踐經驗,更為深刻地認識“最優化”的内涵;第二個層次是結合當前的教育現象提出值得關注和研究的問題;第三個層次是對比佐藤學和巴班斯基的觀點,提出自己的疑問。

心得筆記有主題,是學術研究的重要資料。很多學術大家的著作是在劄記基礎上展開、充實而形成的,如顧炎武的《日知錄》、錢锺書的《管錐編》。錢锺書的《談藝錄》完全采用劄記式的寫法,真實呈現閱讀思考的過程,展示學術成果的同時也展示了一代學人的治學态度與方法。用學者的方法讀書,雖然不一定能成為學者,但會有更多的閱讀收獲。

讨論怎樣寫讀書筆記的前提是我們正在閱讀,寫讀書筆記的目的是提高閱讀的質量,取得更好的學習效果。讀書筆記是“讀書法”或“學習法”,“法”用在讀的過程中才能發揮功效,才能衍生出适合自己的程序與策略。

(作者系北京師範大學文學院研究員,中國教育報2020年度推動讀書十大人物)

《中國教育報》2022年03月30日第9版

作者:吳欣歆

,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

查看全部

相关教育资讯推荐

热门教育资讯推荐

网友关注

Copyright 2023-2024 - www.tft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