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聊的話題是這幅名畫以及它的同名電影
聊珍珠少女之前我們先來說說這部電影裡的中國元素
因為在1665年(對應康熙四年)的這位荷蘭畫家維米爾家裡随處可見中國青花瓷用具,顔色和圖案都特别的異域,讓我想起了《上新了故宮 》第2季裡。。。關于鄭和下西洋(1405年-1433年)節目裡提到他帶回來一種專門制作青花瓷的顔料(釉料)叫:蘇麻離青
突然我就把兩個片子裡的元素給串連起來發揮想象了:200年後這些出現在1665年畫家家裡的陶瓷CHINA是不是當年用鄭和帶回來的蘇麻離青釉料制作出來的?200多年前鄭和下西洋讓陶瓷難怪以CHINA命名威名遠揚于全球,說起來也是與有榮焉的事兒!
說到顔料我們順便提一提電影中出現的各種畫畫顔色,它們可不是普通的色粉或者色筆,而是用純天然的礦物材料研磨、混合:
比如:紫色的寶石膠、黃色的阿拉伯樹膠、紅色的朱砂、用作藍色的青鋼石、青綠色-孔雀石、骨炭的淺棕色等等,這樣的好處是顔色更純正,曆經千年不變色!
這跟中國畫裡面的顔料有着異曲同工之妙,比如成就青綠山水傳世之作的宋代名畫《千裡江山圖》的重要原料就是石綠用到的就是孔雀石或綠松石,石青用的是藍銅礦。。。
幾百年之後還豔麗如新好好珍藏于故宮,。。。難怪都不計代價用礦物顔料來畫畫啊!
電影裡還提到油畫的畫法:先打底色,再一層一層往上加,這和中國的青綠山水畫的方法也有相似之處,都是需要好幾層..。就像如果要畫好千裡江山圖需要最少五幅:
第一層 是水墨山水畫 打底(粉本)
第二層 紅顔色 赫石色鋪墊後面的青綠,顯得更鮮豔
第三層 石綠 綠松石或者孔雀石 第四層: 綠色疊加
第五層: 青色(也就是我們說的藍,青出于藍勝于藍)
五個層次關系,畫了五遍才終于算是完成。有這樣的關系整個畫作才會生動、豐富、變化無窮。
所以說啊美好的事物可不是表面看起來這麼簡單呢,需要踏踏實實的沉澱和積累。畫畫姑且如此,做人做事也如是!
願 你不是表面的美麗,而是 有内涵的魅力!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