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ft每日頭條

 > 職場

 > 為什麼有的衣服店沒有艾格店鋪

為什麼有的衣服店沒有艾格店鋪

職場 更新时间:2025-02-01 18:49:14

在營銷君還是學生的時候,身邊的女同學最愛買的女裝品牌就要屬艾格、依戀和聖迪奧了。特别是艾格,當年在學校達到了每個女生都會有一件的程度。

可就是這樣一個女裝品牌巨頭,現在卻不得不敗走中國市場,将其在中國市場除内衣外的成衣業務Etam Weekend、ES和E & JOY出售給一個東莞的當地商人。

◆◆◆◆◆

青春品牌的青春不再

1994年,艾格正式進入中國市場,運用了采、制、銷一體化的商業模式,即“本土采購、本土生産、本土銷售”,更好地貼近中國市場需求。并以加盟的方式快速擴張,幾乎成為商場女裝的标配品牌。

為什麼有的衣服店沒有艾格店鋪(Etam艾格賣身東莞老闆)1

這些舉措的确幫助艾格在短期内征服了不少中國的年輕消費者,成為了一個名副其實的校園青春品牌。

僅過去了2年時間,艾格就在中國開出了723 家店鋪,年銷售額超過 9 億元。當時,他們在全球的店鋪也不過1000家。得益于黃金時代的快速增長,1997年,艾格在巴黎證券交易所上市。

不過,2002年之後,快時尚品牌們陸續進入中國,這對一直遵循着傳統經營模式的艾格來說,無疑是一次沖擊。再加上變化速度跟不上整體行業趨勢,在太平鳥、歐時力等國産品牌不斷發力的同時,艾格仍舊在原地踏步。

為什麼有的衣服店沒有艾格店鋪(Etam艾格賣身東莞老闆)2

艾格最嚴重的業績下滑始于2013年,他們開始在中國陸續關店,僅2014年上半年就關閉了88家。至2016年年底時,艾格在中國店鋪數已由 2015 年的 2877 家減至 2596 家。

◆◆◆◆◆

發力内衣行業尋自救

面對不斷下滑的業績,艾格集團将在中國市場發展的決勝點放在了内衣行業。

早在2009年,艾格就找了俄羅斯超模Natalia Vodianova為其内衣品牌代言。從2013年開始,每年還要像維密一樣舉辦内衣走秀活動。直到2015年,才正式進入中國市場。

艾格的成衣業務一開始在中國市場開店時,與法國的門店風格相差甚遠,甚至有一點“土”,無法讓人聯想到這是法國的品牌。而這次在中國新開的内衣店,無論是裝修風格還是選貨,都已經接近其法國門店的基調,開始升級此前在中國積累的品牌形象。

為什麼有的衣服店沒有艾格店鋪(Etam艾格賣身東莞老闆)3

内衣行業的市場規模普遍被看好,且行業内并沒有寡頭,毛利率高于服飾。如今,艾格的内衣業務已經成了維密的勁敵之一。他們能否依靠内衣業務,為自家品牌扳回一局呢?就讓時間給我們答案。

◆◆◆◆◆

服飾品牌為何賣不動

在中國市場由盛轉衰的國際品牌并非艾格一家,同期的Esprit也逐漸衰落。再讓人聯想到連續關店的達芙妮、百麗等女鞋品牌,為何如今的服飾行業會呈現一個“賣不動”的态勢呢?

大多數傳統服裝上市企業一般起家于線下門店,以打造品牌知名度和拓展市場為主從而收獲大批忠實消費者。但現在随着消費者觀念的升級,品牌已不再是推動消費者購買的第一生産力。國内消費者的心理正在從基礎消費向價值消費、個性消費轉型升級。

為什麼有的衣服店沒有艾格店鋪(Etam艾格賣身東莞老闆)4

獨特的商業模式曾賦予了艾格鼎盛的輝煌時期,但是他們的商業模式也非常容易被複制,不斷湧現出來的新興品牌都在瓜分着艾格曾占領的市場份額。

百麗、達芙妮業績下滑也和商業模式相關。百麗為了避免假貨的出現,開始形成以各大商場區域經銷商為依托,産供銷聯合一條龍式的直線連鎖經營模式。但這樣的方法,卻導緻了經銷商和品牌商矛盾激化。

達芙妮則是為了迅速擴張,門店開得過于密布,庫存和成本也迅速上升。誰知消費者都逐漸轉移到線上購物,給了達芙妮一次沉重的打擊。

為什麼有的衣服店沒有艾格店鋪(Etam艾格賣身東莞老闆)5

門店以及人力成本在逐年增高,電商的興起讓消費者開始轉戰線上,客流量減少導緻銷售額下降,成本的提高使得收支不平衡,這些原因綜合起來,讓門店走向了關店的命運。

要想挽救品牌們不要在這個關店洪流中消亡,如何降低成本、提升産品創新力從而獲得消費者認可,或許才是品牌們進行自救的有效方法。當然,像艾格這樣發力自己擅長的行業,彌補市場缺陷,也是一個很好的辦法。

,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

查看全部

相关職場资讯推荐

热门職場资讯推荐

网友关注

Copyright 2023-2025 - www.tft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