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元前202年,漢高祖劉邦在統一了全國後,建立了自秦朝以後的又一個大一統王朝——漢朝。随後,劉邦接受了張良、婁敬等人的建議,将都城建立在土地肥沃、物産豐富、人口集中的關中地區,并将都城命名為“長安”。
何謂“長安”?意思是“長治久安”。
長安這個名字,是很霸氣的,寓意也非常好。使用長安這個名字的兩個王朝,即漢朝和唐朝,不但國力雄厚,而且國運很長。漢朝(包括西漢和東漢)享國達406年之久,是中國古代大一統王朝裡壽命最長的王朝。唐朝也有289年國運,超過了絕大多數大一統王朝的壽命。
漢朝和唐朝定都于長安時,長安不但是中國的政治、經濟、文化中心,還是東方文明的中心,與古代羅馬齊名。經過幾代人的營建,長安的城市面積達到了84.1平方公裡,是當時世界上最大的城市。長安布局規劃整齊,東西嚴格對稱,分為宮城、皇城和外廓城三大部分,氣勢宏大,結構嚴謹,在中國建築史、城市史上具有劃時代影響。後來,宋朝、元朝、明朝、清朝等王朝在打造都城時,都參考和模仿了長安的結構布局。
然而,“安史之亂”後,唐朝陷入連年戰亂之中。長安是唐朝都城,往往是叛軍和外敵入侵的首選目标。從750年7月安祿山叛軍第一次攻陷長安之後,叛軍和外敵頻繁攻入長安,讓繁榮富庶的長安,一次又一次遭到浩劫。到904年,唐朝權臣朱溫将唐昭宗逼遷到洛陽後,對長安進行了徹底的拆除、搗毀。長安真的成了賈平凹文章裡的“廢都”。
于是,在唐朝以後,再也沒有一個大一統王朝将都城建在長安。宋朝、元朝如此,明朝、清朝也是如此。長安變得寂寞、凋零下來——到後來,甚至連名字都改了。
在五代十國和宋朝期間,長安不再擁有都城的地位,“政治級别”也随之下降。宋朝時,長安隸屬于京兆府。元朝時期,元世祖忽必烈将他的第三個兒子忙哥剌封為安西王,鎮守在長安。忙哥剌在長安建立了安西王府。京兆府随之被改為安西路。忙哥剌很受忽必烈的寵愛,因此将王府修建的豪華壯麗。受忙哥剌的影響,長安逐步恢複了昔日的繁華和熱鬧。
1275年,意大利旅行家馬可波羅在中國旅行時,來到了長安。他在遊記裡提到了長安的繁華景象:“城(長安)甚壯麗,為京兆國之都會……此城工商繁盛,産絲多,居人以制種種金錦絲絹……凡人生必需之物,城中皆有,價值甚賤。”長安物産豐富,價格還很便宜。
忙哥剌死後,他的兒子阿難答襲封為安西王。後來,阿難答争奪皇位失敗,發起叛亂被殺,安西國随即被撤。安西路被改為奉元路。
元朝末年,朱元璋發起農民起義,建立明朝,定都于南京,并通過北伐推翻了元朝統治。1369年3月,明朝大将軍徐達進軍長安,改奉元路為西安府,并将長安改名為西安。此後,長安就變成了西安。一直到今天,再沒改變過。
朱元璋為什麼将長安改為西安呢?有兩種說法。
一是漢朝長安城的南城牆靠西的位置有一座城門,叫西安門。西安門離皇宮很近,一般百姓不能通行。朱元璋将長安改為西安,意在追憶漢唐盛世。二是元朝曾經設置了安西路,将“安西”兩個字颠倒一下,不就成了“西安”?這種取名的辦法,還真是簡單便捷。
【參考資料:《西安曆史文化》等】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