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ft每日頭條

 > 生活

 > 己所不欲勿施于人理解到了什麼

己所不欲勿施于人理解到了什麼

生活 更新时间:2024-09-12 02:19:33

己所不欲勿施于人理解到了什麼(34己所不欲)1

關于"己所不欲,勿施于人"的這個主題,這個想法,其實在我的心裡停留了很久。去年的某一天聽書的時候,忽然意識到這是現實中很常見的觀念,但是當我仔細思考,卻發現它還有進一步挖掘的空間。由于當時隻是有這個意識,沒有付諸行動,現在寫來,沒有了當時的情緒,雖然觀點有了,一直也沒想好怎麼展開,幾經寫寫停停,現在終于完成一個初稿,拿來與君共享。

"己所不欲,勿施于人"之由來

"己所不欲,勿施于人",這句話大家應該都知道,耳熟能詳了,并且在生活中也經常被引用,奉為經典。

"己所不欲,勿施于人",出自《論語》,簡單來說就是:自己不喜歡或者不想去做的事情,就不要施加到别人身上。或者也可以理解為自己做不到,便不能要求别人去做到。

論語中的原文是,子貢問曰:"有一言而可以終身行之者乎?"子曰:"其恕乎!己所不欲,勿施于人。"意思是孔子的學生子貢問孔子,有哪一個字是可以終身去奉行的呢?孔子回答,那大概就是"恕"吧!自己不想的事情,不要施加到他人身上。

這句話所揭曉的是處理人際關系的重要原則。孔子所言,是指人應當以對待自身的行為為參照物來對待他人。人應該有寬廣的胸懷,待人處事之時,切勿心胸狹窄,而應寬宏大量,寬恕待人。倘若自己所不欲的,硬推給他人,不僅會破壞與他人的關系,也會将事情弄得僵持而不可收拾。人與人之間的交往确實應該堅持這種原則,這是尊重他人,平等待人的體現。人生在世除了關注自身的存在以外,還得關注他人的存在,人與人之間是平等的,切勿将己所不欲,施于人。

我們做到了嗎

"己所不欲,勿施于人",這句話的理念和行為準則,我想大家都很認同。但是,在生活中,我們真的理解這句話的真谛嗎?我們做到了嗎?

我們經常看到這種現象,老奶奶端着飯碗,追在孩子後面,孩子玩一會,老奶奶喂一口,就這樣一口一口地喂孩子吃飯,孩子說:"我飽了,不要了。"可是奶奶說:"這碗飯要吃完,多吃點,才能長得高,長得壯"。不是孩子覺得飽了,而是要奶奶覺得孩子飽了,才是真的飽了。奶奶還覺得這是她對孫子的愛。

換位思考一下,奶奶生活不能自理,需要喂飯,孫子說:"每天每頓必須吃完一碗飯才可以,才有力氣恢複健康。"這也是孫子對奶奶的愛。當奶奶不想吃的時候,還不能拒絕,那奶奶是什麼感受?

網上有一個段子曾經非常火,孩子說"我愛學習,學習讓我媽高興,我媽高興,我們全家都高興"。乍一聽,孩子好懂事,知道媽媽的心思,讓媽媽少操點心。可是仔細想想,又覺得很心酸,因為孩子愛學習,不是因為自己愛學習,隻是因為媽媽喜歡孩子愛學習而已。這難道就是我們真正想要的嗎?

在親子關系中,這些現象比比皆是,有一種冷叫"媽媽覺得你冷",有一種愛叫"打你是為了你好"。其實隻要我們反過來想一想,我們就知道,雖然這是一份好意,一份愛,但是這不是我們想要的。你覺得好的,但這并不是我想要的。

天下熙熙,皆為利來;天下攘攘,皆為利往。人為财死,鳥為食亡,都表達了普天之下芸芸衆生,為了各自的利益而奔波,這樣是天經地義的事。地溝油事件曾經鬧得沸沸揚揚,假冒僞劣産品也是屢禁不止。生産這些東西的人,他們自己都會吃嗎?肯定不會。雖然這些商人的本質也就是逐利,但是經營應該以誠信為本,不能損害消費者的利益。他們這樣做的結果就是,害人害己。

所以,種種現象,小到家庭,大到市場,"己所不欲,勿施于人",我們還沒有做到。值得高興的是,現在的父母已經開始意識到親子關系的重要性,并開始學習如何育兒先育己。現在的誠信體系的建立,也讓商家意識到誠信經營的重要性。

"己所不欲",亦可"施于人"

反過來,我們仔細想想,"己所不欲,勿施于人"所表達的含義,真的是無懈可擊麼?我不這樣認為。我認為這想法,還是過于以自我為中心了,過于以偏概全了。在沒有語境的條件下,我們可以說"己所不欲,亦可施于人"。

"己所不欲",亦可"施于人",可以理解為,自己不喜歡的事或物,如果他人喜歡,是可以"施于人"的。其實這裡的重點已經不在于我怎麼覺得,而在于他人怎麼覺得。

每年,家裡都會清理一些過時的衣物,還有八九成新的,就捐到小區裡的"捐贈箱",統一由那些公益機構幫助做公益,捐給需要的人,既可以減少家裡的閑置物品,又可以讓他人得到溫暖,環保又公益,實在是兩全其美之計。

如今,随着消費理念的變更,二手平台的興起,也給許多朋友處理閑置物品多了一個好去處。把一些老舊的物件或者電子産品放到"閑魚"、"轉轉"等二手平台進行交易,既可以滿足大家升級的消費需要,回收部分收益,又可以促進可利用資源的循環使用,減少資源的浪費。物盡其用,這是值得提倡的綠色環保行為。

不是有句話這樣說的嗎,"彼之砒霜,吾之蜜糖",你覺得不好的事物,有可能在我這裡就如蜜糖一樣喜歡呢。表現出來的是對同一事物的不同看法,有人讨厭卻有人喜歡,而且性質截然相反。這種對比所表達的喜歡,比"蘿蔔青菜各有所愛"的程度更深,更顯得癡迷,哪怕是砒霜,也像蜜糖一樣甜蜜地喜歡。

每個人有每個人的品味和标準。有人喜歡物質享受,有人喜歡精神享受。有人覺得這東西太土,有人覺得這東西越土越好。在他這裡是舊物,在别人眼裡就是收藏品。我覺得好的東西,在别人眼裡可能就是一文不值。所以,東西沒有好壞之分,隻是看有沒有人需要它。需要它的人,得到它,會心生歡喜。不需要的人,即使得到了,也會棄若敝履,視為無用之物。

所謂,子非魚,安知魚之樂。我們不能一味用自己的眼光,去衡量别人的喜好,去幫别人做決定。而"己所不欲,勿施于人",則是從自己的角度來說,并沒有考慮對方是否需要,也許"己所不欲"的,有可能是"他人所欲"的呢。既然是"己所不欲",又是"他人所欲",何不"施與人"呢,成人之美,豈不快哉。

"己所欲",是"施于人",亦或"勿施于人"

前面說了"己所不欲"該如何施于人的問題,現在我們再反面思考一下,"己所欲"應該如何做,是"施于人"還是"勿施于人"呢?

"己所欲",可以理解為我所喜歡的事與物,那麼首先要考慮的,應該是我願不願意"施"的問題。一般情況下,是我的東西,又是我喜歡的,就沒必要"施于人"。但是,我們中國人的習俗,就是熱情,喜歡分享。

分享快樂,他人就獲得了雙倍的快樂;分享信息,就獲得了真理,越辯越明。獨學而無友,孤陋而寡聞,獨樂樂不如衆樂樂。分享交流,通過思想的碰撞,對一個問題的看法才會多個角度,思考更有深度。

但是有些東西,卻是不能分享的。比如說,愛情,婚姻,家庭。經常聽到這句話,車與老婆一概不能外借,連借都不能,别說是"施"了。這個就說到人與人之間的界限問題。就好像動物都會有占地領域的标記,就是為了告誡其他動物,這是我的地盤,不能靠近,否則,後果自負。每個人都有底線,這些底線受到侵犯,那就會引發沖突。這些即使你想要,也是不能給的。

總的說來,無論是否"己所欲",無論是否"施于人",給别人東西,隻有一個标準,即要以别人的意願為标準。要看别人自己是否願意,而不能依據我們的标準來施加給别人。

生活中有大量讓人習焉不察的事,其間的道理,更是未必有人去想。有時,提出問題比解答更重要,因為可以打開思想閘門,有些問題不一定會一下子獲得答案,或者永遠不會有終極答案,但會促進人深思,深思中會有這樣或那樣的認識,這也是成果。

而我對"己所不欲,勿施于人"的思考,也隻是一個自我的淺顯認知,至于正确是否,還是胡說八道,自己也無法做出評判。等待時間的沉澱,自我的積累,回過頭來,再看,也許又是一番不同的心境。可能會對自己此時的幼稚想法,一笑置之,也可能會有更深刻的認識。誰知道呢?

己所不欲勿施于人理解到了什麼(34己所不欲)2

,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

查看全部

相关生活资讯推荐

热门生活资讯推荐

网友关注

Copyright 2023-2024 - www.tft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