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區裡的香椿又長出了嫩葉,是吃香椿芽兒的時候了。
香椿芽是我最早吃到的美味。那時我三四歲(1953年),還生活在老家饒陽奶奶的小院裡。小院隻有兩棵,一棵是棗樹,一棵是香椿。大概也是這個時候,香椿的嫩葉長到了一寸長,奶奶招呼叔叔:“給小國摘點兒香椿!”
叔叔很快就摘回一小把香椿,奶奶把它煮熟切碎,拌上雞蛋,倒到熱油鍋裡,香氣頓時充溢全屋。我站在邊上,焦急地看着,迫不及待地等奶奶把炒好的香椿雞蛋夾在烙餅裡給我吃。一吃,真香!我以為那是世界最好吃的美食了。
五歲後到保定市生活,住的小院裡什麼樹都沒有,自然也沒有香椿樹,而菜店并不供應這種應時的菜品,我也就品嘗不了香椿的美味了。
直到1985年的時候,已搬到樓房住的母親對我說,一樓(都是一個單位的)種的香椿樹摘了嫩葉,給了她一小把,一樓的還說,等樹長到你家窗前,你開窗随便摘。母親用這把香椿炒了雞蛋,我又嘗了兒時那種滋味。
現在市場供應豐富了,春季市場上的香椿芽有的是,我也買回炒過(開始都不知道焯水),總感覺跟奶奶、媽媽炒得不是一個味兒。
來自網絡
我還注意到,市場上有一種四季供應的香椿新品——香椿苗,隻有兩片小葉,像豌豆苗。本人還沒有嘗過鮮兒,不知其味。
食用香椿是中國的老傳統。有人說從唐代就開始吃了,《北京皇家園林樹木文化圖考》中就提到“入園,始于唐代,安徽太和縣香椿曾被列貢品。”查太和縣關于香椿的宣傳,都隻是說有這方面的傳說,個别的說有史料記載,但到底史料是什麼也沒有說。所以唐代是否已食用香椿還無法确定。
但宋代肯定開始吃了,宋代《圖經本草木部下品卷第十二》就提到:“椿木、樗木,舊并不載所出州土。今南北皆有。二木形幹大抵相類,但椿木實而葉香,可啖。”
金元時期的文學家元好問在《遊天壇雜詩十三首》中提到:“溪童相對采椿芽,指似陽坡說種瓜。”(見中華書局《全元詩》第二冊)可知宋末時老百姓都知道初春摘椿芽了。
對于香椿的記載要早得多,《尚書·禹貢》提到:“厥貢羽毛齒革,惟金三品,杶、幹、栝、柏。”“杶”即“椿”。《左傳·襄王十八年》提到:“孟莊子斬其槆以為公琴。”“槆”即“椿”。《山海經·中山經》提到:“成侯之山,其上多櫄木。”“櫄”即“椿”。
唐宋之前,人們可能不吃香椿,但對香椿絕對敬重有加,因為它是父親的象征。比如“椿庭”、“椿舍”、“椿堂”就代指父親,“椿津”指父親的教誨,“椿萱”代指父母(“萱室”代指母親),“椿萱并茂”代指父母健在。
為什麼椿樹可象征父親?我猜測是因為人們希望父親長壽。《莊子·逍遙遊》中說:“上古有大椿者,以八千歲為春,八千歲為秋。”因此椿樹也是長壽的象征,“椿歲”、“椿壽”、“椿齡”、“椿靈”、“椿桂”就都是祝壽的好詞兒。
因為椿樹速生,而長壽,山東魯西南還有摸椿的風俗,除夕晚上(也有初一早上的)小孩要摸椿樹,圍椿樹轉圈,還要叨咕:“椿樹椿樹你是王,你長粗來我長長。”
自從人們把椿樹芽當美食後,椿樹就難得開花了,因為能開花的頂芽往往會被摘掉,以緻有人以為它就不開花。明代屠本畯就說:“香椿香椿生無花,葉嬌枝嫩成杈桠。”其實它是開花的,本人就拍到了開花的香椿樹。
香椿的花。
臭椿的花。
香椿與臭椿容易混淆,比較它們的花可以看出區别,臭椿的花序下垂,而臭椿的花序上挺。
香椿的果。
香椿的果。
臭椿的果。
看不到花時,也可以比較果,香椿的果是蒴果,而臭椿的果是翅果。
香椿的葉子。
臭椿的葉子。
花、果都看不到,就數葉子,葉柄上的小葉子是雙數的是香椿,是單數的是臭椿。
椿樹的用處較多,《中國植物志》說:“幼芽嫩葉芳香可口,供蔬食;木材黃褐色而具紅色環帶,紋理美麗,質堅硬,有光澤,耐腐力強,易施工,為家具、室内裝飾品及造船的優良木材;根皮及果入藥,有收斂止血、去濕止痛之功效。”
香椿Toona sinensis (A. Juss.) Roem.,為楝科香椿屬喬木。香椿屬約有15個種,我國産4種6變種。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