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 文 約 3400 字
閱 讀 需 要
9 min
—
文 | 張建華
惟有詩詞藏于心,歲月從不敗經典。學習詩詞經典,解密古今情感密碼。
2020年,“中秋”“國慶”喜相逢,“合二為一”,雙節同天。當中秋遇上國慶,這個小長假就注定是一場不平凡的相遇。在這個特殊的日子裡,讓我們共話中秋團圓,共慶祖國華誕。
佳節共賞天上月,中秋團圓人間情。一輪皓月寄深情,經典詩詞話佳節。詩詞是最能傳達我們内心情感的方式,也最能讓我們從中感受到中華文化的源遠流長,曆久彌新。
豐富的情感是人類共同的語言。在這個難得的中秋國慶喜相逢的日子裡,讓我們一起從那些年曾經誦讀過的古詩詞裡解讀、品味、觸摸、感受中國人含蓄深沉的情感密碼。
思鄉之情靜夜思
唐·李白
床前明月光,疑是地上霜。
舉頭望明月,低頭思故鄉。
漂流在異鄉的打工族、上學族或上班族,在中秋節即将來臨之際,是不是又勾起了你對家鄉的思念?都市萬家燈火的時節,你是不是又想起了母親的味道?
故鄉是一道色香味俱全而又上好的美味佳肴,身在異鄉的遊子不得不去品嘗。
人生代代無窮已,今月曾經照古人。一輪冰月照徹了遊子所有的記憶,喚醒了遊子淡淡的鄉愁。就這樣,千百年來,在李白的月光裡,思鄉之情早已融入了炎黃子孫的血脈,成為我們中華民族的情感圖騰和心靈歸依。
仰望那圓圓的中秋皓月,是否你的心底也有思念的憂傷;感受金風的清涼,可否别讓流浪的靈魂在這個月夜彷徨?故鄉的方向,是記憶深處最美的凝望。
中秋國慶雙節将至,在外打拼的我們,自然也難免有思鄉念親之苦,如果可以,最好能回家看看自己的父母親人;如果不能,也要打個電話,或者視頻一下,向親人報個平安。
因為,我們之所以思鄉,是因為那是生育我們的故土,最重要的是,那裡有哺育我們的父母,那是我們的根,我們的魂。
哲思之情中秋月二首·其二
唐·李峤
圓魄上寒空,皆言四海同。
安知千裡外,不有雨兼風?
當高遠的天空升起一輪明月,人們都說每個地方都肯定是一樣的月色。可是他們哪裡知道,千裡之外的遠方,又怎麼會沒有疾風暴雨呢?
位列“文章四友”之一,晚年被稱為“文章宿老”的李峤,在年青時就頗有詩名,曾以風、月、雨、露等自然現象寫過不少詩篇,時人争相傳詠,尤以《中秋月》頗具哲理意味。
浩渺宇宙,燦爛星河,大千世界,變化萬千。曾經滄海,巫山夢回,世上的事千差萬别,千變萬化,不同時間、不同地點,都不可能一樣。有的地方中秋之夜皓月當空,有的地方卻可能風雨交加、陰霾彌漫。
反觀當前的學校教育,我們在教育學生時,為什麼要用一種模式、一個标準去要求那些個性鮮明、思想鮮活的生命個體呢!
世上的事物千差萬别,從來就不可能一成不變。同一時刻,不同地方,同一人物,不同時候,都有可能會發生意想不到的變化。
将一首中秋絕句小詩升華到曾經滄海、頓悟人生的高度,我們不難從中讀出詩人豐富的人生閱曆和智慧哲思,同時也在不知不覺中感受品味了唐詩和月亮的哲理之美。
家國之情月夜憶舍弟
唐·杜甫
戍鼓斷人行,邊秋一雁聲。
露從今夜白,月是故鄉明。
有弟皆分散,無家問死生。
寄書長不達,況乃未休兵。
明月寄相思,家國總關情。“露從今夜白,月是故鄉明”點亮了詩人在中秋之夜對故鄉的思念。詩人将國家的動蕩和對家鄉的思念聯系在一起。對于杜甫來說,家國情懷總是萦繞在他的詩句中,中秋詩詞也不例外。
中秋是一個月亮的狂歡,卻也是一群“月餅”的孤單。千百年來,花好月圓人團圓的中秋佳節一直都是人們的溫暖期盼,但總有一些人因工作職責所限,無法與家人團聚,依然堅守在崗位上。
為保衛國家安甯,保障交通暢通,保護人民生命健康,維持街巷整潔,邊防戰士、人民警察、醫護人員、客運服務人員、清潔工人……有多少肩負使命的人,以崗為家、以國為家,把佳節團圓的機會讓給了他人,把思鄉之情化為了工作幹勁。他們像光、像火,讓中秋美、家國情溫暖四方。
眼前的歲月靜好,需要多少人負重前行;眼前的團圓背後,又有多少人選擇了默默堅守。
家是最小國,國是千萬家。不管是歡聚一堂,還是遙寄相思,千萬家庭的“小确幸”,彙聚成了中華民族的大團結。
中秋國慶喜相逢,在喜迎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71周年之際,我們共賞一輪明月,共品一種家國情懷,凝聚無限奮鬥偉力,才能不負這盛世,不負這新時代。
手足之情水調歌頭
宋·蘇轼
丙辰中秋,歡飲達旦,大醉,作此篇,兼懷子由。
明月幾時有,把酒問青天。不知天上宮阙,今夕是何年。我欲乘風歸去,又恐瓊樓玉宇,高處不勝寒。起舞弄清影,何似在人間。
轉朱閣,低绮戶,照無眠。不應有恨,何事長向别時圓?人有悲歡離合,月有陰晴圓缺,此事古難全。但願人長久,千裡共婵娟。
在這個獨生子女當家的時代,說到兄弟手足之情,似乎有點遙遠。但其實,和對祖國母親的眷戀一樣,血濃于水的兄弟手足之情早就超越了時空的界限。
中秋将至,每一個遊子心中都藏着一輪别人看不到的中秋月。又一個中秋之夜,皓月當空,銀光瀉地。此時此刻,清冽的空氣裡隐隐浮動着丹桂的馨香;夜闌人寂,有微涼的晚風正悄然穿過靜寂的院落。我真想化作一縷盈柔的潔白的羽毛,讓自己的夢想,幸福地栖息在吳剛那棵此時開滿潔白如玉碎花的桂花樹上。
入目無别人,四下皆是你。如水的月光下,我的眼裡隻有你。
比當年坡公幸運的是,現在的我們,即使手足親友遠隔千裡,一個E-mail,一個微信,一通電話,就可聊解我們的思念之苦。
隻要家人親友常在,縱然千裡阻隔,我們也能共賞一輪明月;隻要我們心意相通,那千裡阻隔也變得恍如咫尺。我們依然可以共飲一杯香醇的美酒,共賞一輪思鄉的明月。
熱愛祖國壯美河山之情念奴嬌·過洞庭
宋·張孝祥
洞庭青草,近中秋,更無一點風色。玉鑒瓊田三萬頃,著我扁舟一葉。素月分輝,明河共影,表裡俱澄澈。悠然心會,妙處難與君說。
應念嶺表經年,孤光自照,肝膽皆冰雪。短發蕭騷襟袖冷,穩泛滄溟空闊。盡挹西江,細斟北鬥,萬象為賓客。扣舷獨嘯,不知今夕何夕。
中秋國慶喜相逢,這個“雙節”小長假,又将是一個旅遊黃金周的高峰波段。江山如此多嬌,引無數遊客競折腰。
國慶旅遊哪裡去?孝祥遙指洞庭湖。親們,跟我走吧,現在就出發,喝着秋天的第一杯奶茶,出去曬曬洞庭湖的月亮。
“天下奇男子”,被宋高宗欽點的狀元張孝祥,這位“金牌大咖”導遊,将帶我們來到稻香魚肥、綠水青山的美麗的洞庭湖:
洞庭湖與青草湖相連,浩瀚無垠,在這個中秋将至的時候,沒有一絲風過的痕迹。是玉的世界,還是瓊的原野?三萬頃明鏡般的湖水,載着我一葉細小的扁舟。皎潔的明月和燦爛的銀河,在這浩瀚的玉鏡中映出她們的芳姿,水面上下一片明亮澄澈。
碧空萬裡,水波不興,月照湖面,寰宇澄澈。泛舟湖上,以長江之水為酒,把北鬥星當酒杯,再請天上的星辰萬象作為賓客來,和我一起細斟慢酌。此情此境,沒有天地物我,不知今夕何夕。
惟願山河無恙,江山秀麗,歲月靜好,人間皆安。
愛而不得之情绮懷
清·黃景仁
幾回花下坐吹箫,銀漢紅牆入望遙。
似此星辰非昨夜,為誰風露立中宵。
纏綿思盡抽殘繭,宛轉心傷剝後蕉。
三五年時三五月,可憐杯酒不曾消。
今夜的月色很美,你比草莓還甜。詩人年輕時曾同自己的表妹青梅竹馬、兩情相悅,但這段戀情以溫馨開始,以無言結局。在詩人的眼中,那伊人所在的紅牆雖然近在咫尺,卻猶如天上的銀河一般遙不可及。
“世界上最遙遠的距離,不是生與死,而是明明心中相愛,卻不能在一起”。相思不得,缱绻心傷,如何不讓人傷心至極?詩人的遭遇,古人有之,今人亦然。
在如今的現實生活中,随着人們愛情婚姻觀的多元嬗變,加之工作生活節奏的加快,在大都市為生活而輾轉奔波的上班打工族們,不時有戀人勞燕分飛,各奔東西。
為謀求衣食,或迫于形勢,與相親相愛的人分離。然而,天下沒有不散的筵席,親如父子,近如夫婦,亦難得終身相守,又何況其他呢?萬法無常,親愛别離之情,是誰也無可避免的。
“世間好物不堅牢,彩雲易散琉璃脆。”月有盈虧,日有晨昏。請收好今晚的月亮和我的歡喜。這個世上美好的事物總是可遇而不可求的,也是脆弱易逝的,既然愛而不得,那麼又何不随緣順勢,保留那份美好的記憶呢?
惟有詩詞藏于心,歲月從不敗經典。古典詩詞的情感有多種表達形式,但無論是哪一種,都寄托着詩人們的深情與感喟,哲理與反思。
珍藏月光,溫一壺月光下酒,沉醉期間,尋覓古詩詞中的情感密碼,且行且珍惜,讓我們追慕古人,守護經典,傳承經典,在經典中覓得美的感受。
-END-
責編 | 杜普
編輯 | 墨語
實習編輯 | 何秋佳
版權聲明
本文系“讀者·新語文”獨家稿件,版權及解釋權歸“讀者·新語文”所有。
個人或平台未經授權,不得轉載,否則将追究法律責任。
本授權隻針對“讀者·新語文”原創文字内容。涉及非原創内容、圖片、音視頻等第三方合法權利的授權,請自行聯系相關權利方單獨授權。
文章内容純屬作者個人觀點,不代表平台觀點。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