女人這一生很不容易,很多女人一生都在為别人而活,從來沒有為自己好好活過。
28歲,身邊的大部分朋友都已談婚論嫁、朋友圈曬娃,為了讓父母心安,倉促相親,最終嫁了一個還說得過去的人。
30歲,有了娃半夜起床喂奶已是常事,老公嫌孩子半夜哭鬧太吵,去睡了客房,淩晨兩三點,你看着孩子,又心疼又想哭。
40歲,為孩子的學業操勞的同時,還要細心照顧住院的婆婆,心頭的勞累無法對半夜一身酒氣回來的丈夫傾訴什麼。
50歲,孩子考上了心儀的大學,送他去機場那刻,望着他的背景漸行漸遠,心裡感歎:孩子大了,自己也老了,時間都去哪了?
60歲,孩子訂婚了,未來的兒媳婦溫柔懂事,你仿佛看到了年輕的自己,回首30年,人生裡都是家庭、丈夫和孩子。
在忙忙碌碌的生活裡,我們都曾渴望活成被别人豔羨與向往的模樣,卻在婚姻的一地雞毛裡迷失了自己,我們究竟該如何自救呢?
圖片來源:全景視覺
接受“各取所需”
每個步入婚姻的女人,都是奔着餘生去的。
可隻有步入婚姻,才知婚姻的本質是“各取所需”。沒有一方可以一直躺平,更沒有一方願意一直付出。
婚姻中所有的付出都建立在彼此互助的基礎上,你和他不僅關系上要對等,經濟上也要獨立。
正如作家畢淑敏所說:“婚姻像是一種生長緩慢的植物,需要不斷灌溉,加施肥料,修理枝葉,打殺害蟲,才會有持久的綠蔭。”
最近《歡樂頌3》熱播,劇中的“新五美”之一朱喆被前男友陳祖法苦苦糾纏,朱喆為了擺脫其糾纏,于是約他當面聊一下。
咖啡館裡,陳祖法想跟朱喆複合,并盡快結婚,他說他可以養朱喆,這是陳祖法的需求。
朱喆給陳祖法算了一筆很明晰的賬,兩個人在一起,每月房租、置辦衣服、化妝品、飲食及其他費用共需19000元,這是朱喆的需求。
朱喆問陳祖法:“我現在的月收入剛好能維持這樣的生活标準,你說你養我,那你能保證婚後我的生活标準不降低嗎?”
陳祖法就逃跑了。因為他養不起,他沒有足夠的物質能力支撐朱喆所說的婚後生活标準。
朱喆能夠成功擺脫陳祖法的糾纏,是因為她明白婚姻的“各取所需”,而逼走陳祖法的最好辦法,就是讓陳祖法自己明白,他無法滿足她的需求。
聰明的女人都懂得不糾纏,接受并認清婚姻“各取所需”的事實,在婚姻裡隻需做好自己該做的,并彼此負責,彼此成長。
圖片來源:全景視覺
拒絕“手心向上”
很喜歡的一句話:“沒有任何人會成為你以為的今生今世的避風港,隻有你自己,才是自己最後的庇護所。哪怕再破敗,再簡陋,也好過寄人籬下。”
世間好物不堅牢,彩雲易散琉璃脆。因愛而婚,因無愛而散,是當今社會大多數婚姻的現狀。
女人步入婚姻是認定另一方是自己餘生的依靠,而婚後女人為了家和孩子,張開手,手心向上,向男方要錢、要物時,換來的卻不一定是好言好語。
曾經山盟海誓要養你一輩子的人,當你選擇依賴他、為家庭放棄自我的時候,你隻能“手心向上”,任由他擺布了。
近日,江西衛視《金牌調解》迎來了新一期的夫妻情感調解。
妻子對主持人說:“結婚前,提親時,丈夫承諾我婚後不用幹農活,可婚後問丈夫要點生活費,不僅要看他的臉色,婆婆還要罵我。”
丈夫反駁:“當時有承諾是不假,但婚後家裡的經濟條件根本不允許,你動不動就問我要錢,買這個買那個,我哪有錢給你。”
除了夫妻之間因為金錢争吵,妻子長期的“手心向上”,在婆婆看來是很敗家的表現。于是,婆婆拉了一個家族群,自己的女兒女婿、兒子都在群裡,唯獨這個兒媳婦不在群裡。
妻子坐月子期間,問丈夫要生活費,丈夫在外打工沒搭理她,她便連番微信、電話催着要錢,丈夫下班回來,進門就将100元錢砸在了她臉上。
妻子對主持人哭訴:“那一刻,我知道他沒有把我當人看。本來不想撿那100元,可想到孩子,我就不要尊嚴、不要面子了,隻想活命。”
對于這位妻子而言,丈夫的冰冷與無視,婆婆的謾罵與孤立,讓她原本以為是幸福港灣的婚姻,變成了痛苦的深淵。
“手心向上”是永遠不自由的,女人指望誰都不如指望自己。
有句俗語說得好,借來的火點不亮自己的心燈。幼年時,父母可為你遮擋風雨,可他們終會老去;長大後,愛人對你呵護備至,但感情是有保質期的。
這世上沒有一個肩膀能永遠讓你依靠,再美的愛情故事,總有一個人要先離開。
拒絕“手心向上”,修煉自己,自我成長,努力做自己的靠山,靠自己獲得生活的力量,這才是女人最大的底氣。
圖片來源:全景視覺
找到“完整的自己”
很認同一句話:“隻要你願意走,踩過的都是路;隻要你不回避與退縮,生命的掌聲終會為你響起。”
女人這一生都在尋找“完整的自己”。什麼是“完整的自己”?女人可以是母親的女兒、是丈夫的妻子、是孩子的母親,但首先得是她自己。
某檔節目裡,演員劉敏濤曾回憶自己離婚的前夜:“2013年,那年夏天,我獨自躺在那張床上,心想好久沒見到我先生了。忽然,另一個自我出現了,她俯視着躺在床上的我。”
“她讓我第一次看清了自己在這段婚姻裡的孤寂和不值得。第二天天亮,我已經決定離婚了。”
有多少女人在婚姻裡,是婆婆的兒媳、丈夫的妻子,或是孩子的母親,卻唯獨不能是她自己,她為婆婆費心、為丈夫操心、為孩子勞心,卻忘了自己。
37歲的年紀,劉敏濤選擇離婚,需要有很大的勇氣,可她不願做那個暗自流淚的無助女人,她選擇與過去的自己告别,選擇去追尋“完整的自己”。
40歲的年紀,她憑借電視劇《琅琊榜》《僞裝者》中對角色的出彩演繹名聲大噪。
正如她在演講《我的中年叛逆》中所說:“人生從來不止一種活法,無論什麼時候,别折斷自己的翅膀,也别将所有的希望寄托在他人身上。”
沒有女人不渴望回歸家庭,做個賢良淑德的妻子,可女人首先得是她自己,她得有她自己的名字,而不是某某的妻子。
一個女人最美的時刻,不是嫁人的那刻,而是做回自己的那刻。
聰明的女人,一定會找到“完整的自己”,做自己的女王。
圖片來源:全景視覺
作家張德芬說:“真正傷害你的,從來不是事情本身,而是你對事情的看法。沒有人可以讓你痛那麼久,除非你自己願意。”
讓人欣賞與羨慕的女人,不是不計較,不是不受傷,不是會隐忍,而是接受了婚姻的“各取所需”,拒絕了婚姻的“手心向上”,找到了“完整自己”。
當一個女人活成自己的靠山,活得真實而潇灑,擁有了自我蛻變的勇氣,更有随心而活的底氣,這就是一個女人變優秀的開始。
萊昂納德·科恩在《頌歌》中寫道:“萬物皆有裂縫,那是光照進來的地方。”
那些抓着舊事不放的人,最終隻會消耗自己唾手可得的幸福。聰明的女人,都懂得讓舊事過去,擁抱陽光,迎接幸福的到來。
這樣的活法,才是最值得欣賞與向往的。
點個“贊”,願你能愛得灑脫,活得有底氣,做自己的女王。
作者:丁志遠,陪你走過夏花盛開,看盡秋葉靜美,任春去,冬來。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