現在大家都知道,吃點雜糧好。
所以不論是家裡,還是吃食堂下館子,越來越多人會選擇玉米、紅薯、山藥、芋頭之類的做主食。
的确,比起白米白面,雜糧、全谷物膳食纖維多、飽腹感強,對預防和控制肥胖、糖尿病等疾病很有幫助。
那麼,不同的雜糧營養上有什麼區别?吃的時候要注意什麼?
今天就給大家梳理一下。
番薯、土豆、山藥、芋頭營養上,薯類有蔬菜的一些特點,比如高鉀,還有大米沒有的維生素C;
因為有澱粉保護,維C的烹調損失也較小,蒸紅薯的維C比蕃茄還高呢~
▲ 紅薯的維C比蕃茄還高呢 數據來源:日本食物成分表
而作為糧食,薯類能增加白米不足的B族維生素和膳食纖維。
但薯類總體蛋白質含量少,不宜長期單獨做主食;代替一餐就夠啦。
總體上,薯類中番薯的澱粉含量最高;再加上質地比較緊實,所以腸胃弱的人,不要一下子吃很多。
建議蒸/煮到充分變軟了吃;或者做成紅薯飯、紫薯泥、紫薯餅的形式。
▲ http://erecipe.woman.excite.co.jp/
薯類種類多,澱粉含量差别比較大,熱量也可能差近一倍。
口感比較脆的山藥,澱粉含量在12%左右,熱量隻有番薯的一半;比較面的山藥,澱粉含量能超過20%。
盡管如此,脆山藥的澱粉含量也比葉菜高很多,所以入菜的話,應該刻意減少同時吃的其他主食的量。
玉米玉米種類很多,鮮食玉米一般可以分2種:甜玉米和糯玉米。
甜玉米的熱量,比同重量的米飯低很多;而糯玉米,碳水多,熱量高,幾乎可以和米飯等量替換。
甜玉米水分多、澱粉少,一般做蔬菜;而作為谷物的玉米品種,澱粉含量幾乎是雜糧中最高的,熱量自然不低。
比如,一根300g的糯玉米,熱量超過300kcal,跟一大碗米飯差不多了喲。所以如果你在減肥,可要注意了。
#最怕那種,聽說”玉米減肥“,就以為“多 吃玉米能減肥“的吃法#
糯玉米不适合糖尿病人做主食。因為它的澱粉幾乎完全是支鍊澱粉,消化速度快、血糖反應高。
水果玉米也是一種甜玉米,雖然吃起來甜,但跟相同重量的糯玉米相比,碳水化合物含量少多了。所以,糖尿病人可以用甜玉米替代一部分主食。
▲甜玉米經常用來做菜
玉米蛋白質質量差,缺少2種必需氨基酸。南美洲等常年以玉米為主食的地區,就因此發生「糙皮病」問題。
所以再好吃,也不要長期隻吃玉米。
嫩豌豆、嫩蠶豆、毛豆這些嫩綠的豆子一般都作為蔬菜出現在我們的餐桌上;但嫩蠶豆、豌豆可以替代一部分主食;毛豆就不适合。
嫩蠶豆、嫩豌豆含有較多澱粉(10%左右),很适合替代一部分主食;
而且,雖然它們也富含膳食纖維,但口感好,不像有些粗糧吃起來那麼糙。
大豆毛豆的膳食纖維也很豐富,100g毛豆仁就有大約5g膳食纖維,比芹菜、韭菜這些渣渣的菜高很多很多;
但是毛豆的碳水含量低,可消化的澱粉很少,所以不能做糧食。
成熟的毛豆曬幹之後,就是通常說的"大豆"。(如黃大豆、黑大豆)
大豆中的蛋白質含量高,蛋白質質量也不錯,還有20%左右的脂肪;可以當肉吃,代替禽畜魚蝦等動物性蛋白。
雜豆幹的豌豆、蠶豆,和綠豆、紅豆、芸豆等都屬于「雜豆」,是糧食。
雜豆澱粉含量很高,膳食纖維也豐富,而且還有20%左右的蛋白質。
所以雜豆飽腹感強,不易引起血糖劇烈波動。B族維生素也比谷物豐富,非常優秀的主食,減脂增肌它都好。
吃豆子容易脹氣的人,可以慢慢增加,循序漸進,給腸胃一些适應的時間。
南瓜經常跟山藥、紅薯一起出現在"大豐收"拼盤上的南瓜,其實是蔬菜。
南瓜品種很多,大部分南瓜澱粉含量很低;加上可溶性糖、碳水化合物也就10%左右,個别粉的品種能達到20%左右,和薯類差不多。
另外,南瓜的蛋白質也少得可憐,很難代替主食每天提供的蛋白質。
可以用南瓜代替一部分主食。比如一塊蒸南瓜 半碗米飯。
南瓜中有較多可溶性糖,所以吃起來甜甜的;但糖尿病人不必因此就不敢吃南瓜。南瓜碳水含量少,又含有較多膳食纖維, 隻要注意攝入量,不用擔心吃它會造成血糖快速上升。
栗子栗子、蓮子、銀杏,都是富含澱粉的種子,也應該看成糧食,不能僅僅當零食吃。
比如幹蓮子,它碳水化合物含量在70%左右,跟大米差不多;栗子和銀杏也都有30%左右的澱粉。
菱角、藕、茨菇、荸荠它們也都是澱粉含量比較高的蔬菜;碳水化合物含量在15%左右,大約是饅頭的三分一,能抵飯。
所以,如果午餐有蓮藕炖排骨、話梅芸豆,又準備了菱角,或栗子當零食,那主食真得少吃幾口。
陽澄湖一帶有一道傳統名菜,雞頭米、菱角、嫩藕一起炒,澱粉類食物大集合。所以,與其說是菜,不如說是一盤主食。
但真的是非常好!巨好吃!有機會一定要去嘗嘗呐~
撰文 | 食栗派
設計 | 柚子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