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ft每日頭條

 > 健康

 > 艾灸祛濕最佳穴位

艾灸祛濕最佳穴位

健康 更新时间:2024-07-23 21:18:49

艾灸祛濕最佳穴位?小編導讀已經進入夏季,氣候開始變得潮濕、悶熱故而身體也難逃濕氣的侵害初夏為身體除濕是很關鍵的一步除濕的方法有很多,其中,艾灸特定的穴位就會有很好的效果一起來看看,是怎麼個艾灸除濕法吧——,我來為大家講解一下關于艾灸祛濕最佳穴位?跟着小編一起來看一看吧!

艾灸祛濕最佳穴位(初夏身體濕氣開始大漲)1

艾灸祛濕最佳穴位

小編導讀

已經進入夏季,氣候開始變得潮濕、悶熱。故而身體也難逃濕氣的侵害。初夏為身體除濕是很關鍵的一步。除濕的方法有很多,其中,艾灸特定的穴位就會有很好的效果。一起來看看,是怎麼個艾灸除濕法吧——


當我們人體的正氣出現不足或者人體的免疫力下降的時候,就會導緻各種緻病因素,并且侵犯人體導緻疾病。而濕邪通常有兩種,一是外濕,一是内濕。外濕多由氣候潮濕,坐卧濕地而緻病;内濕多因喜食冷飲,貪吃生冷瓜果等寒涼之物,損傷人體陽氣所緻。

總之無論哪種濕邪,都會使人出現食欲不振、腹滿腹脹等消化功能減退的症狀,同時伴有精神萎靡、嗜睡、身體發困、不想飲水等一系列"濕濁内盛"症狀。人們長期處于過度潮濕的環境中,稍不注意就容易造成濕邪入體而引發濕症。

如何知道體内是否有濕?

看看下面的症狀,你有幾項:

1.起床後昏沉、乏力,整日嗜睡。

2. 口臭,睡覺流口水,打呼噜。

3. 舌苔厚重、黏膩,舌頭邊緣有齒痕。

4. 食欲不振,時常胃脹。

5. 虛胖,水腫。

6.手腳冰涼,愛出虛汗。

符合的越多,你體内的濕氣可能越重。一般到了冬天,這些濕氣症狀很可能會更加嚴重。

艾灸祛濕簡單又方便

艾灸的作用有很多,在生活中适時的艾灸能夠達到開郁、祛濕的作用,而且還能補陽氣。

第一穴:取關元穴

位于臍下3寸,為養生保健強壯的要穴。長期施灸有調理氣血、補腎固精等功效。用艾條灸20~30分鐘或艾針灸一貼。

第二穴:取命門穴

位于人體背後第二腰椎之下與臍相對,是人體生命力的中心,為元氣“住宿”的地方。用艾條灸20~30分鐘或艾針灸一貼。

第三穴:取中脘穴

位于腹部正中線,臍上4寸處,相當于五指寬度。有疏肝養胃、消食導滞、和胃健脾、降逆利水的作用,能有效緩解胃部疾病的各種症狀。用艾條灸20~30分鐘或艾針灸一貼。

第四穴:取足三裡穴

外膝眼下3寸,胫骨外側約一橫指處。足三裡穴具有調理脾胃、補中益氣、通經活絡、疏風化濕、扶正祛邪之功能。用艾條灸20~30分鐘或艾針灸一貼。

第五穴:取豐隆穴

位于人體的小腿前外側,外踝尖上八寸,條口穴外一寸,距胫骨前緣二橫指(中指)。這個是祛濕較好的穴位,每日用艾條灸20~30分鐘或艾針灸一貼即可有效健脾化濕。

第六穴:取解溪穴

腳背、踝關節活動的凹點。這個穴位是全身祛痰濕的穴位,對解除下肢的水腫效果較好,每日艾灸20~30分鐘或艾針灸一貼。

第七穴:取承山穴

取穴時應采用俯卧的姿勢,承山穴位于人體的小腿後面正中,委中與昆侖穴之間,當伸直小腿或足跟上提時,腓腸肌肌腹下出現的尖角凹陷處即是。該穴能運化水濕,固化脾土。每天艾灸一次,每次每穴30分鐘,艾灸一周休息一天。

艾灸注意事項

1. 在做艾灸時,要專注。開始之前,把注意力全部收回到自己身上,艾灸時,抛去煩心事,去感受艾的熱力,艾正穿入皮膚,把體内寒濕氣趕出來,細細品味,在這過程中,除了艾灸的力量,還有您的精神力量,來共同治愈疾病。

2. 凡高熱、大量吐血、中風閉證及肝陽頭痛等症,一般不适宜用灸療,但并非絕對。

3. 對于過飽、過勞、過饑、醉酒、大渴、大驚、大恐、大怒者,慎用灸療。另外,孕婦少腹部亦禁灸。

4. 近年來還發現少數患者對艾葉發生過敏,此類患者可采用非艾灸療法或其他穴位刺激法。

好 · 書 · 推 · 薦

《一灸一艾小妙招》

灸法預防疾病,延年益壽,在我國已有數千年的曆史。《靈樞•官能》中強調:“針所不為,灸之所宜。”《靈樞•經脈》指出:“陷下則灸之。”《醫學入門》說:“凡病藥之不及,針之不到,必須灸之。”灸法是借助灸火的溫熱以及藥物的作用,通過經絡的傳導,起到溫經散寒、扶陽固脫、消瘀散結和防病保健作用的一種外治方法。随着人們物質生活水平的提高,中醫養生文化逐漸得到人們的關注,越來越多的人開始尋找無副作用、簡便、易操作的治療保健方法,有神奇療效的艾灸得到了廣泛重視。本書選取了最常見的病證,圖文并茂,具有通俗易懂,便于操作的特點,可以作為中醫愛好者、中老年健康保健者、青年醫師及醫學生的便攜工具。(購書詳情請點擊下方“了解更多”)


本文部分内容選自微信公衆号“甯波中醫”,最終解釋權歸原作者所有。未經授權,請勿轉載!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

查看全部

相关健康资讯推荐

热门健康资讯推荐

网友关注

Copyright 2023-2024 - www.tft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