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乃“尤高峯說娛樂”獨家原創,未經允許請勿轉載,圖片來源于網絡,如侵權請聯系删除,謝謝!
“春眠不覺曉,處處聞啼鳥。夜來風雨聲,花落知多少?”
田園詩人孟浩然
這首題為《春曉》的小詩,千百年來,一直被人們傳誦,可以說是婦孺皆知,耳熟能詳。詩的作者,就是唐代著名的田園詩人孟浩然。用社室舉址”并補存原乘,對磷者雲第”回劉孟浩然是襄陽人,世稱孟襄陽。他自稱是孟子的後代,但家世已不可考。不過他從小受的是儒家教育,家庭很重視儒家風範,這倒是真實可信的。他生活的年代,正是我國封建社會的鼎盛時期唐玄宗開元年間。當時,社會比較安定,物資豐富,交通便利。
田園詩人孟浩然
這些都為他的詩歌創作提供了極其有利的條件。孟浩然的家住在襄陽城南七裡蚬山西邊的潤南園(又叫南園)。此地,東臨漢水,靠近北潤,他家住在北潤的南邊,所以叫潤南園。潤南園一帶山清水秀,風光绮麗,他的青少年時代都是在這裡度過的。他在這裡認真讀書,作詩習文,為應考入仕作準備。閑暇時,他或泛舟北潤,在北潤釣魚,到岸邊遊賞;或登臨蚬山、萬山,遊山覽勝,訪古探幽,寫了不少歌頌故鄉山水的詩篇。
孟浩然銅像
開元四年(公元716年),孟浩然27歲。為了開闊眼界,增長見識,提高寫作水平,從這一年開始,他經常離開家鄉到南方各地漫遊。他用了12年時間,先後遊覽了洞庭湖、鄱陽湖、湘江、贛江、長江、廬山、揚州等地的風景名勝,寫了許多贊美祖國山河秀麗的詩篇。更可喜的是,在這次漫遊中,他結識了詩人李白。此時的李白剛出四川不久,而比他大十多歲的孟浩然已名滿天下,但兩人一見如故,結下了終生的友誼。李白寫的《黃鶴樓送孟浩然之廣陵》,就是這時為他寫的送别詩。
田園詩人孟浩然
開元十六年(公元728年)底,孟浩然滿四十歲,在當時的詩壇上已頗有名氣,于是他離開襄陽赴京考進士。他雄心勃勃,志在必得,誰知放榜時卻名落孫山。但他不甘心失敗,仍留在長安,打算獻賦上書,以求得到唐玄宗的重視。在這段時間裡,他經常與京師官宦名士張九齡、王維等人賦詩唱和。有一次,他們一起到秘書省,賦詩聯句。孟浩然的聯句“微雲淡河漢,疏雨滴梧桐”使舉座折服,于是他們與他建立了“忘形之交”,成了不拘身份的知心朋友。
孟浩然詩意圖
由于幾次獻賦上書都沒有下落,這一年的年底,他寫了《歲暮歸南山》,宣洩内心的不滿。詩是這樣寫的:
北阙休上書,南山歸故廬。不才明主棄,多病故人疏。白發催年老,青陽逼歲除。永懷愁不寐,松月夜窗虛。
孟浩然詩意圖
據傳,有一次王維邀請孟浩然到内署談詩論賦。兩人正談得興高采烈的時候,唐玄宗突然來了。經王維引薦,唐玄宗向孟浩然索詩,他就朗誦了這首詩。唐玄宗聽後十分生氣,說:“卿不求仕,而朕未棄卿,奈何誣我?”(《唐摭 言》卷十一)不久,孟浩然就被放還了。
孟浩然詩意圖
開元十七年(公元729年)的冬天,孟浩然回到了分别整整一年的家鄉。但是,考試落第使他無臉見家鄉父老。于是過完年不久,他就赴吳越等地漫遊去了。這一次,他用了四年時間,先後遊覽了洛陽、杭州、天台山,越州(今浙江紹興)、永嘉(今浙江溫州)等地,直到開元二十一年(公元733年)五月,才回到襄陽,心情也才平靜下來。
孟浩然詩意圖
孟浩然從吳越等地回來之後,年齡已大,入仕也沒有什麼希望,他就步鄉先賢龐德公的後塵,在鹿門山建了一個别業,偶爾去住住,以示隐居,多數時間仍住在潤南園。開元二十三年(公元735年),襄州(今湖北省襄樊市)刺史兼山南東道采訪使韓朝宗,準備把孟浩然推薦給唐玄宗。誰知他為了接待好友張子容未依時赴約,弄得唐玄宗十分生氣,推薦他做官的事也就不了了之。
孟浩然詩意圖
開元二十五年(公元737年)四月,孟浩然的好友張九齡被貶為荊州長史,邀請他去做幕僚。但做了不到一年,他感到沒有興趣,又跑了回來。從此,他再也沒有離開過襄陽。開元二十八年(公元740年)秋,孟浩然的好友王昌齡被貶往嶺南,路經襄陽。兩人相見十分高興,宴飲不斷。此時,孟浩然背上生疽,由于吃多了河鮮,疽發不治,死于潤南園,時年52歲。
孟浩然詩意圖
孟浩然開創了唐代田園山水詩風的先河,對李白、杜甫都起過影響。他的詩,恬靜淡遠,意境優美,能給人以美的享受,曆來被人們廣泛傳誦。正因為這樣,人們把他與王維并提,稱為“王孟”,在他遊曆過的地方,都留有他的遺迹,這些都是對他的最好紀念。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