孩子漸漸長大,在3歲的時候,父母就應該給孩子立規矩,最晚到孩子6歲的時候。沒有規矩的孩子,容易出現為所欲為、驕橫放縱的情況。孩子沒有規矩的意識,沒有父母教育的概念,長大後就難以服從家長的管教,例如以下這種情況:
一位媽媽和幾位朋友約好在餐廳聚會,順帶着6歲兒子出去走走。媽媽讓兒子向叔叔阿姨問好,可是孩子就是不聽話,不理會大人。
上餐桌後,其他人還沒有開吃,強強就自己拿起筷子吃起菜肴,即使媽媽教育強強,孩子照舊隻顧着往嘴裡塞食物。後面事情越發嚴重,孩子很不懂規矩,吃飯時不停轉動餐桌的圓盤,專門挑選喜歡的菜吃,并且筷子還在菜裡翻來覆去。這位媽媽本來是想讓孩子見見世面,可是卻如此尴尬,以後見朋友都不好意思。
孩子沒有一點規矩,父母真的非常難堪,正所謂“不以規矩不成方圓”,家人還是需要從小給孩子立下規矩。要是孩子在6歲前,父母還沒有“狠心”立下規矩,孩子就容易往錯誤的方向發展。
1、沒有規矩束縛,難以接受别人的批評
孩子需要規矩的約束,不然在心理認知方面容易出現錯誤。如果沒有受到規矩的束縛,孩子就難以接受别人的批評,認為别人故意嘲笑和責罵自己。
現實中就有這樣的例子:一些不懂規矩的孩子,要是課堂上受到老師的批評,就會和老師起争執,甚至出現拳腳相加的情況。相反的,懂得規矩的孩子,會懂得接受别人的批評,并加以改正。
2、脾氣倔強,經常唱反調
家庭生活中,不少孩子的脾氣很倔強,不聽從父母的管教,甚至是經常唱反調。父母叫孩子往左,孩子偏偏往右,就是喜歡對着幹,這也是一種沒有規矩的表現。
更有甚者,家長嚴厲禁止的事物,孩子卻故意往這方面發展,父母越是阻止,隻會更加刺激孩子的逆反心理。
3、自我為中心,不懂得換位思考
國有國法,家有家規,不接受規則的管束,孩子就容易以自我為中心,不顧慮他人的想法。首先,對待自己的長輩,沒有起碼的尊重和禮貌;其次,對待他人肆意妄為,不懂得換位思考,總覺得自己看到的聽到的才是正确的,毫不顧忌他人的想法。
更為嚴重的是,孩子長大後容易成為一個心胸狹窄的人,将來進入社會,會處處碰壁,難以維持正常的人際關系。
心理學家表示,2~3歲是孩子心理發展的一個轉折期,這是兒童的“第一反抗期”。在此期間,寶寶可以認識到自己的個人所在,自我意識得到逐步的發展,因此這個階段孩子的可塑性非常高。所以父母需要在這各時候為寶寶立規矩,這樣更容易接受規矩的管束,可以避免養成很多的不良習慣。
接下來,給所有家長分享幾種教育方法,可以幫助父母為孩子立規矩。
1、以身作則,共同遵守規矩
父母是孩子的第一任老師,生活中需要制定一定的規矩約束孩子。與此同時,父母也要以身作則,起到良好的表率作用。父母自覺遵守規則,孩子自然也會遵守規矩。規矩是慢慢養成的,家長不能操之過急,要給予孩子一定的适應時間。
2、因人而定,制定适宜的規矩
每一個孩子的情況都不同,所以需要制定不同的準則,千萬不能使用成年人的準則要求孩子。比如孩子那些方面需要改正,那就在這方面制定适宜的的規矩,讓孩子少犯錯誤。家長要注意,規矩一定要是合理的,要是規矩過于嚴苛,孩子反而容易往反方向發展。
3、指引道路,培養親子關系
在制定規矩方面,父母一定要有原則性,不能遷就孩子,不然孩子下次難以遵守規矩。父母給孩子制定規矩,但是規矩的最終目的是改正孩子不良的習慣,指引正确的道路。在日常生活中,父母更需要關愛孩子,多了解孩子的看法,培養良好的親子關系。
樸貨君說:
父母陪伴孩子一起成長,日常生活中需要加強溝通和交流。家長在給孩子立規矩時需要從孩子角度出發,制定合适的規矩。除此之外,父母還需要多關心孩子,多鼓勵孩子,在規矩不打破的基礎上好好教育和培養孩子。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