所謂孤僻心理是指不願與人溝通的習慣。按照有的心理學家的觀點,人際交往包括:交際、感應、知覺三個側面。所謂交際交往,也就是人際間的信息交流;所謂感應交往,也就是人際間的情感影響;所謂知覺交往,也就是人際間的認知理解。而孤僻的習慣對人際交往這三個方面都有障礙。
就人際交往的認知理解來說,孤僻的習慣也是彼此心靈溝通的絕緣體。社會心理學認為,每個人在社會上,在群體中都扮演一定的角色,人際交往就其社會心理發展過程來說,實際上就是角色認知和認同的過程。認同的程度是和被認同者為交往對象所理解的程度成正比的。有的性格孤僻者,雖然人品并不錯,但由于他們不願意,更不善于同群體中的其他人發生信息、感情和思想上的溝通,這樣他們所扮演的角色在他人眼中總帶有一種不可知的成分,角色認同的過程就進行得十分緩慢。一般說來,人與人相處,總希望獲得一種安全感,總有一種既能為别人理解,又能理解别人的願望,而人際間的理解是離不開交往雙方在信息、感情和思想上的溝通的。沒有這種溝通,理解就成了緣木求魚、紙上談兵。
孤僻心理的形成大緻有以下兩種情況:一是自幼生活在缺少父(母)愛和理解的環境之中,養成了寂寞獨處的習慣,久而久之,就形成了孤僻的個性;二是某件意外事件的重大打擊,造成了心理上的自我封閉,以緻逐漸形成了孤僻的性格。
其實,人人都可能有孤獨的時候,但并非人人都能夠戰勝自己的孤獨感。一位心理學家認為,真正的孤獨,往往産生于那些雖有肉體接觸,卻沒有情感和思想交流的夫婦。事實上,不管你是已婚或是未婚,也不管你是置身于人群,或者是獨居一室,隻要你對周圍的一切缺乏了解,和你身處的世界無法溝通,你就會體會到孤獨的滋味。
戰勝孤獨的秘訣何在呢?
第一,要有克服孤僻心理的願望。一個人的孤僻性格固然與人的氣質即神經系統類型有很大關系,但性格的形成主要還是由于後天環境的影響,因此,有孤僻心理的人自己要有克服這一心理障礙的願望。你的願望越強烈,行為也就越自覺,效果也就越明顯。
第二,要努力創造克服孤僻心理的條件。在開始階段,不能寄希望于他人的主動、熱情,而要自己首先開展同自已關系比較接近或者不很疏遠的人的交往,然後再逐步向前發展。
第三,要戰勝自卑。因為自覺跟别人不一樣,所以就不敢跟别人接觸,這是自卑心理造成的一種孤獨狀态。這就跟作繭自縛一樣,要沖出這層包圍着你的黑暗,你必須先咬破自卑心組成的繭。其實,大可不必為了自己跟别人不一樣而憂思重重,人人都是既一樣又不一樣的。隻要你自信一點,鑽出自織的“繭”,你就會發現跟别人交往并不是一件難事。
第四,要與外界交流。獨自生活并不意味着與世隔絕。對一個長年在山上工作的氣象員說,他常常感到有必要把自己的思想告訴人家,可是他的身邊卻沒有人可以傾訴,所以他就用寫信來滿足自己的這一要求。
當你感覺到孤獨的時候,翻一翻你的通信錄,也許你可以給某位久未謀面的朋友寫封信;或者,給哪一個朋友挂一個電話,約他去看一場周末上映的電影;或者是,請兒位朋友來吃一頓飯,你親自下廚,炒上幾個香噴噴的菜,這都别有一番情趣。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