早在20世紀50年代,美國教育研究中心的Benjamin Bloom(本傑明·布盧姆)教授就提出一個教育目标分類框架:Bloom’s taxonomy(布盧姆的分類法)。這個框架把學習分為六個層次,自下而上依次是:記憶、理解、應用、分析、評論和創造。 這個框架一直在指導和影響着美國整個教育體系的教育目标和方法,包括K--12(從kindergarten 到12年級)階段和大學。所以,即便是對學前班和一二年級的低齡孩子,老師的教學目标也不僅僅是停留在記憶、理解和應用,而是把這個框架中提到的六層目标都一一體現在教學活動的設計中。
今天我給大家分享逃逃上一年級時使用的一套閱讀思維引導卡片。這是一套用來指導爸爸媽媽在每次孩子讀完一本書或一個故事之後要怎麼和孩子讨論的卡片。對應Bloom’s taxonomy的每個層次都有一張或幾張,卡片上都印有适合這個層次讨論的問題。
Remember這個層次,可以和孩子讨論類似這樣的問題:1. 你可以講講故事的開端、發展和結尾都發生了什麼?2. 誰/什麼是主要角色呢?3. 故事是在什麼樣的環境下發生的呢?(時間、地點、周圍環境) ;
Understand這個層次,可以和孩子讨論類似這樣的問題:1. Can you retell the story in your own words?(你能用自己的話複述這個故事嗎?你能用自己的話把故事給爸爸或媽媽講一遍嗎?): 2. What is this story mostly about?(這個故事主要是關于什麼的?故事裡主要講的是什麼呢? )3. Can you draw a picture about what happened in this story and tell me about it?(你能畫一幅畫告訴我這個故事裡發生了什麼嗎?)
Apply這個層次, 可以和孩子讨論類似這樣的問題:1. 能試着把這個故事表演出來嗎?2. 你能給這個故事排個順序嗎? (這個需要爸爸媽媽做些準備,比如把故事情節做成幾張小卡片,讓孩子來排序。)3. 你覺得這個故事是不是有某種特定的模式呢? 比如,是“小人物想得到成功,但是遇到很多困難,經過不斷努力,最後成功了”還是“公主受到巫婆的詛咒,後來“逆襲”找到了她的白馬王子,過上了幸福快樂的生活”的模式? 這個關于模式的讨論很特别,可以幫助孩子從具體事例中抽象出一些編故事甚至寫作的套路。我就曾經學着用這個方法跟逃逃讨論過為什麼某些經典電影那麼好看?它們都有什麼共性?是不是每個角色的性格特點都不太一樣,都很鮮明?是不是情節肯定跌宕起伏,往往是快到成功的時候都有壞人出來搗亂并制造驚險?
Analyze這個層次,可以和孩子讨論類似這樣的問題:1. 故事裡的每個角色有什麼相同和不同的地方呢?2. 你覺得這個故事是真實的還是作者瞎編的呢?理由是什麼? 3. 是什麼讓某件事發生的呢?之後又導緻了什麼? 4. 這個故事有沒有讓你想起自己的一件事情,類似的故事在你身上有發生過嗎?5. 如果讓你選,你希望是故事裡的哪個角色?為什麼呢?6. 想象如果故事裡的主角到了别的地方,接下來會發生什麼?他會怎麼做?7. 故事還可能有什麼其他的結局呢?8. 你覺得作者為什麼選擇xx當壞角色? 想起逃逃說有一次他們課堂上讨論過類似的一個問題:為什麼在很多故事裡狐狸總是壞蛋?
Evaluate這個層次,可以和孩子讨論類似這樣的問題: 1. 這是你讀過最好的或者還算好,還是不怎麼樣的一本書?為什麼? 2. 說一個你覺得比這本書寫得好還是寫得差的書,為什麼?3. 你覺得這書是更适合小孩子還是大人看?适合男孩還是女孩看?為什麼?4. 你覺得這個故事能拍成一部好電影嗎?為什麼? 你知道有其他故事書被拍成電影嗎?5. 相比之下,你更喜歡拍成的電影還是更喜歡原書? (這些問題真的很棒,對孩子心智成熟很有幫助。)
Create這個層次,可以和孩子讨論類似這樣的問題:1. Let’s make up a story using a familiar book as a model, but swap out the good guy for the bad guy. (讓我們用熟悉的書做模型創作一個故事,但是要将好人和壞人對換一下。2. Take the characters from one story and put them into another.Now retell it! (将一個故事裡的角色放到另一故事中,你覺得會怎樣?說說看。 現在講一遍這個故事。)3. 你想重新設計一個故事發生的場景(環境)嗎?試試用方塊或者樂高積木搭一個你想象的場景吧! 我們仿照這個故事來重新編一個吧,但是把好人和壞人要對換一下。4. 我們來把兩個故事的結尾對換一下吧!5. 我們把這個故事裡遇到的問題,放在另外一個故事裡,你覺得會怎樣呢?
好了,這就是一整套閱讀卡片可能包含的大概内容。當然,并不是每次孩子看完一本書讀完一個故事我們都要和他讨論那麼多東西,而是在合适的時間選取合适的問題和孩子輕松地聊一聊。每次就抽一兩張讨論看看,不用面面俱到。 通過這樣的互動,你也許會發現,平時你和孩子聊什麼話題的時候,他也學會用類似的問題來和你讨論了。這樣就太好啦,因為我們已經在無意識中開始培養孩子良好的思維習慣,并且幫助他追求更高層次的學習目标。如果還沒開始這樣做的爸爸媽媽,那就試着用起來。借助這樣的閱讀卡,讨論本身也會變成很好的親子活動!
,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