急性心肌梗死時,患者會有各種不舒服甚至痛苦的感覺,會有各種臨床表現;心電圖會出現典型或不典型的心肌梗死圖形;實驗室檢查化驗血也會有心肌酶、心肌壞死标志物以及炎性物質的改變等。
可作為患者或者家人,要掌握、要警惕的是病人在發病後會出現哪些臨床表現。所以,我們重點說說臨床表現。
首先,疼痛,持續而加重的“心絞痛”症狀。
心肌缺血壞死,産生的炎性物質等就會刺激神經,引起“心絞痛”的症狀。心肌梗死了,疼痛會比平時的心絞痛更嚴重、更持久而不能緩解,含服硝酸甘油也不能緩解。
胸痛,最典型的是胸骨後疼痛,前胸正中,從咽喉部即“嗓子眼”一直到劍突下即“心口窩”的部位。
但是,心肌梗死的患者,一般狀況會是比較差的。病人會顯得虛弱、伴有出汗,煩躁但不想多說話。總之,是一種内收、内斂的疼痛。
病人還可以伴有其他症狀,比如惡心、嘔吐、有便意、腹瀉,頭暈、甚至暈厥等。
所以,如果有人出現上述表現,就要警惕是不是發生了急性心梗。不明原因的胸痛就先按照冠心病處理,因為風險大。
除了胸痛,急性心肌梗死患者還可以出現下列各種表現。心肌缺血壞死會影響到心髒的起搏傳導,所以會出現各種心律失常,快速的、緩慢的,各種早搏、心動過速、房顫、心動過緩、傳導阻滞、束支阻滞等。這些也和心肌梗死的部位有關。一般來說,心髒前壁心肌梗死,多出現快速性心律失常;下壁心肌梗死,多出現緩慢性心律失常。
還有一種情況,如果是心電圖新出現了完全性的左束支傳導阻滞,也要警惕。
要是出現了嚴重的惡性心律失常,就會引起心源性猝死。
這是因為心髒梗死面積大,心髒的射血能力嚴重不足,導緻心功能明顯降低,影響到血液循環了。病人四肢手腳發涼、出冷汗、煩躁不安,血壓會降低。如果休克嚴重并且持續,那全身髒器功能就都不行了。
這裡要提醒的是,原本血壓一直比較高的患者,如果血壓突然降到正常或者偏低的水平,也要警惕了。
心肌梗死會影響心髒的收縮功能,會心力衰竭。左心衰的時候,血液就淤滞在肺裡,影響氧氣交換,血漿還會滲液到肺泡裡,出現肺水腫。病人會心跳加快、喘憋,不能平卧,端坐呼吸。咯泡沫痰,嚴重時會是粉紅色泡沫痰;右心衰的時候,全身的血液回不到心髒,心髒沒有足夠的血液泵出去,也維持不了循環,會休克的。
心肌壞死後沒能及時搶救,壞死的心肌就會發生肌溶解,就像肉爛了一樣,不結實了。在心髒收縮壓力大時,就會破裂、穿孔,要是牽拉心髒瓣膜的心室乳頭肌斷裂,瓣膜也關不上了。病人可以突然發生嚴重的心衰、心包填塞,甚至死亡。
心肌梗死,嚴重的惡性心律失常可以引發室顫或者就是心跳停止,病人表現為突然的意識喪失,觸摸頸動脈或者大腿根部的股動脈搏動消失,這就說明心跳停了,需要緊急心肺複蘇搶救。
上面這些表現,不一定在每位患者身上都出現,也不一定都表現得那麼明顯,尤其是老年人、平時比較衰弱的患者,或者得過中風、感覺不那麼靈敏、表達有障礙的患者。像糖尿病、吸煙的患者,痛覺不那麼敏感,胸痛就不那麼典型。但如果這樣的患者突然出現病情變化,比如煩躁、心慌、胸悶、喘憋、腹痛、出汗、精神症狀或者血壓降低,甚至抽搐、暈厥等,都要警惕急性心肌梗死。
(版權所有,未經本人授權不得轉載!)
心血管内科侯曉平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