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國古代的大思想家、大教育家孔子,是春秋時期的魯國人,他姓孔名丘,字仲尼,出生于公元前551年。他的思想和學說在我國曆史上産生了巨大的影響。
孔子的祖先是宋國的貴族,曾祖父為避難才到了魯國,父親做過魯國陬邑的大夫。孔子很小的時候, 父親就死了, 母親帶着他搬到離陬邑不遠的魯國都城曲阜,過着清貧的生活。
宋國是殷商的後代,魯國又是周朝初年周公的封地,這兩個國家都保存了很多古老的商周文化,魯國更是當時公認的文化中心。孔子從小受到這種古老文化的熏陶,懂得了許多的古代的禮,就連做遊戲,也常用小木塊當祭器,小泥團當供品,演習着古代的禮儀。
當時的禮可多啦。結婚、死人、祭祀祖先,都有一套十分繁瑣的儀式。窮人當然說不上這些,但是,從天王、諸侯、大夫,到一般奴隸主富貴人家,可是講究這一套,他們認為這正是炫耀自己财勢的好機會。每逢婚喪大事,他們雇用了一班子人來舉行禮的儀式。幹這種職業的人叫“儒”,孔子就幹過,所以後人把孔子倡導的學說稱作“儒家”o
孔子年輕的時候,對一套周禮已經很熟悉了,可是他仍舊不斷努力鑽研。一次,他進入魯國祭祀周公的廟堂,見到每一項禮節、每一件祭物,都虛心地向内行人請教。有人嘲笑他說:“誰說這個陬邑大夫的後代懂得禮呢?看他這沒完沒了地問,大概什麼也不懂。”孔子聽了卻很坦然地說:“不懂就問,這正是禮呀!”孔子還說過:“知道就是知道,不知道就是不知道,這才是真正的聰明。”由于這樣虛心好學,孔子對周禮達到了精通的地步,在他三十歲的時候便有人專門向他學習周禮。孔子在其他方面的學識也很豐富。他的聲望逐漸提高了。
孔子為什麼對周禮這樣感興趣呢?原來,周王室鼎盛時代,天王擁有絕對的權威,諸侯全聽王室的調遣,周公又用“制禮作樂”的形式,把君臣、父子、尊卑、貴賤的差别固定了下來,以鞏固統治的秩序。可是到了春秋時代,周王室已經衰落,隻剩下個有名無實的空架子,諸侯國都争當霸主。犯上作亂,殺父弑(shi) 君的事層出不窮, 兼并戰争連綿不斷。既然連周王室都不放在眼裡,周禮當然更沒有人遵守了。孔子認為社會的動亂是周禮被破壞的結果,所以他一心想通過恢複周禮,來求得恢複王室的統治,維護社會的穩定。由于思想保守,孔子對當時一些“越禮”的行為很反感。他三十五歲那年,聽說季氏家裡組織了一次由六十四人組成的舞蹈隊,十分氣憤。為什麼呢?因為按周禮的規定,舞蹈隊一行八人算一佾,隻有天子才能使用八佾六十四人組成的舞蹈隊。諸侯用六佾,像季氏那樣的大夫,隻能用四佾——三十二人的舞蹈隊。現在季氏竟然用起天子作樂的規格,豈不是大逆不道嗎?所以孔子驚呼:“這樣越禮的事情都做得出來,還有什麼事情不能狠心做出來呢?”
後來,孔子一直以教書為業。在他五十一歲的時候,當上了魯國的中都(今山東省汶上縣)宰,第二年升為司空(主管建築)、大司寇(主管司法)。孔子幹得很有成績,據說當時各諸國都來效法。
魯國與齊國相鄰,這兩個國家面和心不和,總是相互提防着,唯恐對方超過了自己,現在,魯國各方面有了起色,威望也有所提高,齊國便看作是對自己的威脅。齊景公派使者到魯國去,通請魯定公到夾谷(今山東省萊蕪縣)舉行會盟,調整一下雙方的關系。魯定公接到邀請很高興,便打算前往。孔子說:“您不要這樣匆忙。您這次去和齊國會盟,雖說是重修舊好,可也要有武将随從以防不測才是。”魯定公接受了孔子的意見,帶上了左右司馬,并且指派孔子做贊禮官,這才來到了夾谷地方。齊景公也以禮相迎,互相贈送禮品之後,舉行了盛大的宴會。宴會進行中間,齊國贊禮官給魯定公奏“四方之樂”。隻見一隊隊武士手持戈矛劍戟,在音樂聲中蜂擁而上,雖說是舞蹈,卻顯得殺氣騰騰,吓得魯定公面如土色。負責護駕的左右司馬持劍護衛在魯定公兩旁,這時候,隻見孔子快步登上台階,朝着齊國的贊禮官一揮袖子,高聲賊道:“兩國君主舉行友好會晤,為什麼要舞戈弄劍?你還不把他們趕走!”那位贊禮官下令武士們退下,武士們都不聽,斜着眼看齊景公的态度。齊景公理虧,隻好揮手叫他們退去,并且下令換“宮中之樂”。不一會,上來了一群侏儒小醜,他們忸怩作态,表演的都是一些粗俗下流、不堪人目的節目。孔子再次快步上前,厲聲質問齊國的贊禮官:“這些侏儒公然戲弄諸侯,亂人耳目,按律當斬,你還等什麼呢?”贊禮官隻好下令把這些人殺掉。一場宴會不歡而散。這就是有名的夾谷之會。會盟以後,齊景公見魯國君臣不肯示弱,隻好作些讓步,把過去侵占魯國的郓、汶陽、龜公的信任。
等地歸還魯國,以表示歉意。孔子維護國君有功,更加得到魯定孔子是主張積極人世的,熱心政治活動。他周遊列國十四年,大部分時間住在衛國(前後十來年)和陳國(三年),其餘時間奔波在宋、蔡、楚等國。說來可憐,孔子領着一班學生東跑西颠。向各國君主進行遊說 , 推銷自己的政治主張。可是他的主張過于保守,結果不被人家采納,人家對他常常是敬而遠之,尊敬也卻不重用倫。孔子四處碰釘子,最後隻好又同到魯國,從此。他專一意在家裡教書,作學問,直到七十三歲(公元前479年)死去。
孔子最突出的貢獻還是在教育方面,過去,學校都由官府開辦,隻有責族子弟才有接受教育的權利。孔子創辦了“私學”,自己聚徒講學,這樣就打破了貴族對教育的壟斷,他提出了“有教無類”的口号,招收學生沒有門第、等級的限制,所以他的學生既有責族子弟也有居住在陋巷的貧民,既有魯國的也有别的國家的。他開設了德行、言語、政事、文學四門課程,還把禮節、音樂、射箭、駕車、寫字、算數等“六藝”的技能教給學生。孔子把“學而不厭,誨人不倦”當作自己的座右銘,意思是:學習沒有個滿足,教導人也不知道疲倦。他鼓勵學生把學習與思考統一起來,認為隻死讀書本而不認真思考就會迷惑,隻想來想去而不動于學習就會走上斜路,那就更危險。孔子這些教學方法和教學态度受到了人們的稱贊。孔子辦教育取得了很大成績,據說他的學生先後有三千人,其中成績優異的也有七十二人,這在當時是了不起的。
孔子的學生有不少出色的人才,像以品德好聞名的顔淵、闵損,以政治見長的子路、冉有,口才智慧過人的子貢、公西華,還有子夏、子遊、宰我等等。孔子喜愛這些學生,同時注意用不同的方法教育他們。
有一次,子路來問孔子:“一個人如果聽了好的主張,是不是應該馬上去實行呢?”孔子平靜地回答:“總得先問問别人的意見吧,然後再去決定能不能實行。”子路走了以後,冉有也來問老師:“如果認為是件好事,是不是可以立刻去做?"孔子馬上說:“那當然了,應該馬上去做!”在場的公西華非常納悶,問孔子:“子路和冉有問的同一件事,你怎麼回答的不一樣呢?”孔子說:“子路平時辦事有膽量可很莽撞,容易不謹慎,我就勸他多聽聽别人的意見;冉有辦事穩重,可勇氣不足,遲疑不決,我應該鼓勵他辦事果斷。”孔子的這種“因材施教”的方法是很高明的。另外,像“三人行必有我師”、“溫故而知新”、“知之為知之,不知為不知”這些說法,也是很讓人信服的。
孔子晚年集中精力整理古代文化典籍,據說《易》、《禮)、《尚書》、《詩經》、《樂》等“五經”都是他整理修訂的。他還修訂了我國第一部編年體史書《春秋》。這些古代文化典籍得以流傳到今天,是孔子的一大功勞。這些書還對儒家學說的流傳起過很大作用,被奉為儒家的“經典”。孔子死後,他的弟子把他的言行記錄整理下來,編成《論語》一書。這本書記載了孔子的主要思想,在春秋時期,和孔子齊名的另一位思想家是老子。老子是楚國苦縣(今河南省鹿邑縣東)人,姓李名耳,曾經做過周朝藏書室的官員,後來因為戰亂和國勢衰微,離開了周朝,到外地去了,據說孔子曾經向老子請教過,并稱贊他是飛騰的“龍”。但是老子和孔子的思想不一樣。他認為天是物質的,就是說天是沒有意志的,不能主宰人世間的吉兇禍福。隻有“道”才是萬物的根基。道,在天地之前就存在,是它産生了萬物,而人卻看不見摸不着。同時,道又是以自然為依據的,世界萬物是受自然規律約束的。老子的這個思想,否定了天神的存在和權威。
特别可貴的是,老子有豐富的辨證思想。他認為事物是相互聯系并相互轉化的。比如他說:“有無相生,難易相成,長短相形,高下相傾”,“禍兮福之所倚,福兮禍之所伏。”
老子對當時社會戰争不斷、人民生活痛苦的局面很不滿,偉批評統治者剝削人民,主張關心百姓的疾苦,努力幫助他們,但他同時又主張“無為而治”,讓民“無知無欲”,這樣社會才會多甯,他的這些思想和孔子積極人世的思想大不一樣,有合理的面,也有不正确的一面。
老子離開周朝的時候,路過函谷關。關令尹喜知道他學問高深,勸他說:“您就要走了,請寫本書給我吧!”老子就寫了一部書叫《道德經》,又叫《老子》。我們現在了解老子的思想,主要就是根據這本書。
老子被後人稱為“道家”的始祖。道家和儒家主張雖不相同但都是我國古代重要的思想流派,對後世影響很大。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