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ft每日頭條

 > 生活

 > 清炖土雞湯的正确方法不用砂鍋

清炖土雞湯的正确方法不用砂鍋

生活 更新时间:2025-04-23 04:10:39
肉雞确實能炖出土雞的味道

雞湯是一道很普通的家常菜,家家都會經常做,炖法也有千萬種,風情味道各不同。不過有個共識,都認為土雞炖湯很鮮美,蛋雞、肉雞、飼料雞炖湯就差些。本文卻不這麼認為,根據我多年的體驗,隻要是雞,都能炖出雞味的鮮湯。起碼的基本味道相同,湯的層次有差别而已。

清炖土雞湯的正确方法不用砂鍋(還能炖出土雞湯的鮮味)1

炖雞湯要達到三個标準,才算掌握了這道菜的奧妙,會炖雞湯,能把肉雞炖出土雞湯的味道:

清炖雞湯要同時達到的三個操作标準:

⒈味鮮,沒有雜味。

⒉肉爛,一抖就散。

⒊湯清,一眼見底。

“三個标準”的食材原理解釋:

⒈味鮮,沒有雜味。

雞湯講究的是個鮮,廚藝裡面的“鮮”,就是源于雞湯的原味。凡是烹饪得到的鮮味,都是以雞湯為标準。達到或接近雞湯的鮮味,就是好湯,炖得好。及至後來炖鮮味無論怎麼發展,都是以雞湯為基本味,在此基礎上延伸。譬如用海鮮、貝類、火腿炖出高湯,離不開雞的參加,主調還是雞湯味。再如後來人工提煉鮮味,味精、雞精,也是以雞湯的鮮味作為标準。

清炖土雞湯的正确方法不用砂鍋(還能炖出土雞湯的鮮味)2

用學術性的概念解釋,雞湯的鮮,是因為雞肉的特殊性,含有其他動物體内少有的一種物質,叫做肌酐酸。雞肉的蛋白含量也高,品質純潔,氨基酸就豐富。

也就是說,單憑雞肉炖湯,肉裡面溶解出來的物質,本身就是那種純粹的“鮮”。高手炖雞湯,不論是另作它用,配菜或吊湯;還是直接當菜,吃肉喝湯,追求的都是雞本身的鮮味。

這個追求是一種帶有“強迫症”的極緻狀态,要得到的是“純潔的雞湯鮮味”。正如人們形容女子體型的嬌美,用到“增一分則肥,減一分則瘦”,就這個意思。用到炖雞湯,你要的是雞本身的鮮味,那麼就要考慮怎麼炖,尤其是要用到哪些調味料。

⒉肉爛,一抖就散。

所有動物肉沒有本質區别,都是主要由蛋白和纖維組成。炖雞湯,除了專一吊湯,取湯後不要雞肉。一般家庭炖雞湯,是要吃肉喝湯的,在滿足湯鮮的同時,還要得到雞肉的軟滑糯香。

清炖土雞湯的正确方法不用砂鍋(還能炖出土雞湯的鮮味)3

炖到功夫的雞肉,外觀沒什麼變化,顔色、形狀和當初水開撇去浮沫後一樣。隻是感覺在湯裡的比重有變化,勺子翻動的時候,雞塊不再是剛開始炖的時候那樣生硬的忽上忽下,而是有着平滑移動的感覺,似乎與湯融為了一體。

這時候的雞肉塊,盛到碗裡,筷子夾住一塊擡起來輕輕一抖,雞肉會自行散開,肉香撲鼻而來。及至送進嘴裡,牙齒輕嚼,除了肉香進一步溢出,牙感軟糯筋道,有絲絲粘牙卻很少肉絲鑽進牙縫。

如果筷子一挑肉就散落,或者使點勁才可以撕咬下來,證明炖的功夫不到,不是炖過火就是沒炖到時候,湯的味道也大打折扣。

⒊湯清,一眼見底。

有記錄的是廚祖伊尹的炖肉湯,已有3500多年了。他的炖湯方法和道理,至今還被沿用。這些年餐飲業為了達到規模操作,引入高科技手段,分析研究出了湯的成分構成,建立了湯味、湯型數據模塊,以便實行工業化操作,也沒能超越傳統炖雞湯的水平。

清炖土雞湯的正确方法不用砂鍋(還能炖出土雞湯的鮮味)4

伊尹(公元前1649-前1550年)當年工作在今山東區域,最早養雞的是東夷的伯益(約公元前21世紀),也是在山東區域。所以伊尹把湯炖到出神入化的境界,是有物質條件支撐的。山東雞多,養雞曆史悠久,至今還是吃雞大省。境内各地各種炒雞、炖雞,包括雞湯,都還在美食領域領先水平。

到目前為止,世上所有食材類動物肉炖湯,依然雞湯味道最美,清澈見底就是特色之一。沒有雜色,沒有漂移顆粒物,隻是極其淡淡的茶色。

炖雞湯的家常基本方法

⒈選什麼樣的雞。

我的體驗,炖雞隻要達到上述三個标準,2個月還沒長成的雞仔、肉雞、蛋雞、都能炖出雞湯的鮮香。當然品種質量越好的雞,炖出的雞湯越上乘,味道越鮮美。

所以,我平時買雞不強求,起碼不會按圖索骥。去到市場,趕着挑好的就是,因為真的散養土雞可遇而不可求。再說了,真的散養土雞,根本不是10幾、20幾塊能買到的。1隻3斤左右的,沒200多塊拿不下來,關鍵也沒人賣。

清炖土雞湯的正确方法不用砂鍋(還能炖出土雞湯的鮮味)5

那麼,買雞的标準,就是“有土雞不要三黃雞,有三黃雞不要蛋雞,有蛋雞不要肉雞,隻有肉雞不炖胸脯肉”。至于活雞、白條雞、化凍雞,那就随緣了。反正都不是過期壞雞,隻要是新鮮的就好。

⒉前期的處理。

買回來不論活雞、白條雞,都要進行前期處理,分3個層次:

●“雞全套”。指的是買回活雞自己處理,留下雞血、雞腸、雞胗等雞子的全套材料,炖出來的雞湯味道更豐滿。不過如今不好買這樣的雞,很多人也不習慣自己處理了,買了白條雞,回來做着方便。不過不論什麼雞,第一步的處理要去掉4個部位:①脖子皮下一個個圓滑的小肉坨,花生米大小,是雞的甲狀腺體,翻開雞皮逐個去掉;②剖開雞腹部,靠近尾部,脊骨中線一邊一個腔囊,把裡面的腎上腺體摳掉;③腹腔中間上方貼着脊肋骨,有2塊肺,摳掉;④尾巴尖上方的皮下有2個黃豆大的皮脂腺體,叫腔上囊,俗稱“狐臭包”,對湯味影響很大很不好,必須完全割掉。

清炖土雞湯的正确方法不用砂鍋(還能炖出土雞湯的鮮味)6

●剁塊。炖雞剁塊和炖鴨不一樣,炖鴨以吃肉為主,要剁小塊,适合入口。炖雞是以喝湯為主,吃肉次之,所以要剁大塊。塊的大小早有标準,古菜譜有說的“雞八塊”,指的就是剁雞塊大小标準。一隻雞剁8塊。當然是土雞,傳統的土雞一般在3斤左右,整理出來2斤多點。這大的雞,頭、脖子、爪子各1、翅膀帶身子各1,腿帶身子各1,合起來8塊。

●水。最好無污染的泉水,地表水、自來水即使達到飲用水标準,也不如泉水質量,炖出來的味道不那麼純。隻是泉水不好得到,隻能退而求其次,淨水處理過的水。好在家裡一般安裝有淨水器,就用這個水炖雞。

⒊炖雞炖具體操作方法。

傳統炖雞方法,尤其簡單。之所以簡單,是因為經過人們幾千上萬年的實踐,早都完成了由簡單到複雜、再由複雜到簡單的發展過程。看似簡單到了極緻,其實已經包含有精深的烹饪原理。

清炖土雞湯的正确方法不用砂鍋(還能炖出土雞湯的鮮味)7

這裡分享的炖雞方法,就是傳統的方法,也分成3個階段:

●陶瓷炖罐,涼水下鍋。這一步的核心道理,在于生雞肉的腥味要不要這時候去掉,以及怎麼去。其實不要忌諱生雞肉的腥味,那是動物蛋白特有的味道,熟了就沒了,變成了香味。生的時候采取腌制、焯水等辦法去腥,其實等于去掉了炖熟後的香味。所以,炖雞的生雞肉不要前期焯水或腌制處理,不要任何處理。

●水燒開後撇去浮沫,不要添加任何調味料,包括蔥姜,然後轉最小火一直炖着。這個階段的3個關鍵點:①水開撇去浮沫,撇幹淨;②不添加任何調味料;③最小火炖着,可以加蓋,也可以不加蓋。湯面保持着微微沸騰。

●炖好再調味。炖雞時間根據材料靈活掌握。如果是3年老母雞,在2-3小時之間;當年的雞,1小時夠了,标準以筷子輕輕插動為好。炖到功夫了,先放鹽調好鹹淡,關火裝盆,撒上現磨黑胡椒粉,上桌。

清炖土雞湯的正确方法不用砂鍋(還能炖出土雞湯的鮮味)8

傳統炖雞的三點延伸解釋

⒈炖雞不要配菜。

炖雞的配菜,是和雞肉一起炖的食材,傳統炖法不要任何配菜。清炖雞隻能淨雞肉,要配菜就在二次加工時添加。

為什麼不添加其他材料一起炖,譬如蘑菇、瑤柱、火腿,甚至五花肉什麼的?是因為炖雞湯有着專一的目的,要得到純正鮮味的雞湯,而不是為了得到複合的鮮香味。就像肉雞,絕對不能添加其他食材和調料一起炖,否則效果适得其反。很多人認為肉雞不可能炖出土雞味,就靠添加其他材料彌補:肉香不夠加五花肉,香度不夠加香料,腥味大了加白酒,等等,效果都不好,越加味越差。

除了專門用途,譬如吊高湯,可以加入其他輔助食材一起炖。再就是炖雞作為食材,二次加工時,才能夠加入需要的配菜,做出目标菜式。

清炖土雞湯的正确方法不用砂鍋(還能炖出土雞湯的鮮味)9

⒉生雞肉不做任何前期處理。

這是個關鍵點。人們平常炖雞,最多用到的是焯水,說是雞肉血腥,或者品種不好腥味大。不論什麼原因,都是為了去掉腥味,開水裡焯透,在涼水裡淘洗一遍,然後開始炖。

這裡要解釋一個食材的原理現象,動物肉,生着都有腥味。這味道是動物肉的本質味道,動物蛋白的味道,不過隻是生着才有。

就是這個腥的味道,煮熟了才變成了鮮香。如果沒有這個腥,也不會有熟了的鮮香。所以,生肉處理,去掉多少腥,煮熟後就少了多少的鮮香。這個正比例關系,做廚師的人一定要知道。

⒊調味料的選擇。

炖雞為什麼不要添加任何調味料?因為炖雞的目的是為了得到雞味的鮮。所有調味品都有自己的味道和目的,加入後會改變主材料的味道。可是雞湯的鮮不可以用調味品去改變,譬如姜,作用去腥,炖雞湯不需要去腥。再如香菇,為了增鮮,可是炖雞湯不需要增鮮。要的是盡可能多的炖出肉裡的鮮味。

清炖土雞湯的正确方法不用砂鍋(還能炖出土雞湯的鮮味)10

炖好後的雞湯,還要進行“五味調和”的操作,才可成菜:關火前放鹽,為的是出鍋前有個融化時間;出鍋後撒現磨黑胡椒粉,為了進一步激化雞湯的鮮香。這一步猶如畫龍點睛,把雞湯裡的鮮和香集中體現。

由此得出結論:清炖雞的原生态操作方法,隻要2味調料:鹽和現磨黑胡椒碎。

,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

查看全部

相关生活资讯推荐

热门生活资讯推荐

网友关注

Copyright 2023-2025 - www.tft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