能臣王陽明之所以被後世稱為“明朝一哥”,不僅是因為号稱“功德聖人”般的事迹,也因為流傳至今、遍傳中外的哲理精髓——《傳習錄》,更因為“龍場悟道”的故事堪稱勵志類典範。相信大家在驚訝之餘,肯定會好奇,也迫切地希望,在《傳習錄》裡能找出王陽明遇事遊刃有餘地制勝的“法寶”,所以下面會奉上三點三問,助力我們能快速進入王陽明的哲學思維世界。
牛頓說過:如果說我看得比别人更遠些,那是因為我站在巨人的肩膀上。今天我們不奢望肩比聖人,但至少能望其項背。其實《傳習錄》的原文多載于《傳習續錄》,并不是固指某本書籍,後面解讀注析的人都喜歡冠以《傳習錄》之名,《傳習錄》是了解王陽明哲學思想必讀的書籍之一。現在書市上流行《傳習錄》版本很多,大部分都是原文 譯文 作者注析解讀的形式出版發行。
雖然版本多,但是耐嚼的部分還是原文,涉及大衆哲學類觀點本身就是容易産生悖論。所以要在這個基礎上尋找通義是不可能的。
人的一生除了物質欲用以滿足身體所需,還少不了基于物質基礎上帶來愉悅感,一旦這兩種産生的差異值你能感受深刻甚至能操控自如,那說明你具備了升華精神境界的基礎。
孟子雲:“故天将降大任于是人也,必先苦其心志,勞其筋骨,餓其體膚,空乏其身,行拂亂其所為,所以動心忍性,曾益其所不能。”再看與之相呼應的一句,孔子曰:“仁者先難而後獲,可謂仁矣。”
以上兩段,其實隻描述了修身養性的效果,大家希望得到的是零基礎的修身養性法門。恰巧王陽明尋來了方法:“本自具足,不假外求。”這不是主觀地唯心論老套路嗎?絕大部分的讀者都會這樣理解。誠然,認知功底能達到哲理通義的人很稀少,萬中無一。但凡喚醒一次,也是功德無量的吧。
衆所周知,中國文化源遠流長,百家思想曾如百花齊放,在各個曆史時段争相輝映,卻又能各取所長。但是誰才是真正的王道呢?
答案當然是肯定的。但是大道無窮,百家思想之所以各樹一幟,不僅因為切入點不一樣,而且效用與目的不分,更有甚者還斷章取義,以緻差之毫厘,謬以千裡的戲劇時有上演。
萬幸的是,在曆史長河的淘洗中,正因為它們各取所長,相互融合。從側面點醒了我們不可完美是逐道修行的切入點。
一段曆史就是一份考卷,那它考的是誰?考的什麼内容?誰批的卷?
言歸正傳,準确地說,所謂的某家“思想”都是有局限性,這是曆史唯物論決定的,客觀存在。所以辯證的思維,就好比暫時借用了“上帝”的視角,洞悉那紛紛擾擾的因緣果報。
《傳習錄》雖然不是王陽明生前的著作,但是作品中收錄了部分王陽明寫給他人的信。僅僅從這個方面,我們解讀原創性的可能性就更高。因為就算再自信的某家,也需要在驗證中成長,更像是——雖已熟讀聖經的虔誠信徒,卻又總是捧着冊子愛不釋手。
延續着“隻可意會,不可言傳”的莫名傳統。我就暫時扮做劃題老師。
累述了那麼多,不怕别的,就怕有的考生辛苦寫完卷子後,忘了寫自己的名字。
在《傳習錄》裡不管是中冊部分的書信摘錄,還是上下冊按收集者排版的,都不免讓人感覺有些紛亂。當然,熟讀者會覺得終篇都是王陽明在不厭其煩,反複闡述自己的觀點。僅有的區别是,出現在不同的場景上。
記住這三點,輕松入門《傳習錄》。
第一、認祖歸宗。隻要是哲學範疇都離不開哲學經典三問,第一問:我是誰?在《傳習錄》裡,人物關系很是明确,既定就不亂。比如父慈子孝、男女有别、長幼有序、君臣有義。那這些關系屬别又是根據什麼指定的呢?那就要溯源到人之所以稱之為人,而有别于禽獸的定位開始了,中華文化的起源,與人性的定性是同步開始的。我國傳說中以燧人氏、伏羲氏、神農氏為三皇,以黃帝、颛顼(Zhuānxū)、帝喾(Dìkù)、唐堯、虞舜為五帝。他們是遠古時代的部落酋長,人和禽獸的區别在人于怵惕之心上更大概率地閃現恻隐心、慈悲心、憐憫心。“人之初,性本善”,可以解釋為人性的初始設定是合時宜的,還随時代不斷變化而凝煉、發展,現在我稱之為道德本初。為什麼我說涉及大衆哲學的問題時,很容易産生悖論,原因就在這裡——根植不同或認識根植不當的兩方,他們總是能自圓其說。但真正的哲學問題就是讓我們能認祖歸宗,勿忘曆史。而不是為認賊作父、指鹿為馬的行徑做學術依據,也不是今天叫我為人,明天化禽獸。
2、客觀定位。同理,引出哲學經典的第二問:我在哪裡?很多人會誤認為王陽明的心學就是唯心主義論,其時彼心非此心。《傳習錄》中篇幅最多的是王陽明回答良知有什麼效用,怎麼辨别良知。無非是幫問的人解決“信”的問題,就像老師用例子引導學生,讓他相信,但是學生時時不會建立自信。所以王陽明教導提問者要自己學着建立自信以緻立志。王陽明的方法是,在哲學第一問的基礎上,以自身實際情況出發,結合環境,不斷錨定自己,合理處事,即“事上磨練”的功夫,但又怕反複調撥迷了方向,王陽明引以孟子的“必有事焉”作為定心丸,這是有曆史唯物認知論特點的客觀定位法。格以得正物,緻以現良知。王陽明最擔心的問題不是物正不正、良知存不存在,而是敢不敢格,想不想緻。
3、明确方向。哲學第三問:我要去哪裡?其實解決了前面兩問,第三問就好比一個循環語句的複位鍵,讓我們繼續重複第一點和第二點,如此反複循環就是我們要前進的方向。《論語·裡仁》:子曰:"參乎!吾道一以貫之。"就如孔子說的,一個循環一個節點,無數個節點連貫下來,這就是我的道。王陽明的“立志”之說與之遙相呼應。
選自圖庫
以上三點,不僅是王陽明思想的濃縮,也是哲學的特點。初識者大多在“唯物”與“唯心”上點到為止,有的更是陷入迷途不懂往返。
在本文結尾處,希望大家能進一步思考,其實進入中國傳統哲學的門檻對于我們土生土長的國人來說是最低的,也是最合适的。翻讀一本《傳習錄》雖然不足以讓您堅定對自己文化的自信,但是要明白有中華文化磅礴力量的源泉,沾些雨露滋潤下還是容易的。總能發揮和感受這份力量的,是那些能紮根于中華文化沃土的人,也隻有他們才明白這份自信的厚重。
弘揚中華文化,不是口号,能實用在人們日常的言行舉止中并且受益了才是目的、初衷。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