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ft每日頭條

 > 生活

 > 怎麼培養孩子健全獨立的人格

怎麼培養孩子健全獨立的人格

生活 更新时间:2025-02-13 00:56:25

怎麼培養孩子健全獨立的人格? 孩子教育是為人父母者的必修課,父母就是孩子的第一個老師,父母的每一個動作和言談舉止,對每一件事的處理方式都深刻地影響着孩子的心理健康和性格好與壞的培養,每對父母對孩子的教育風格迥異,所培養出來的孩子就千差萬别如何培養孩子的獨立人格?這恐怕是很多家長需要深刻思考的問題,今天小編就來聊一聊關于怎麼培養孩子健全獨立的人格?接下來我們就一起去研究一下吧!

怎麼培養孩子健全獨立的人格(如何培養孩子的獨立人格)1

怎麼培養孩子健全獨立的人格

孩子教育是為人父母者的必修課,父母就是孩子的第一個老師,父母的每一個動作和言談舉止,對每一件事的處理方式都深刻地影響着孩子的心理健康和性格好與壞的培養,每對父母對孩子的教育風格迥異,所培養出來的孩子就千差萬别。如何培養孩子的獨立人格?這恐怕是很多家長需要深刻思考的問題。

有的孩子總是能為自己制定目标,并不斷地努力去實現,而有的孩子卻不願意主動去做任何事。是什麼原因使他們表現的如此不一樣呢?這就是孩子的實現欲求不同造成的。孩子的實現欲求與家長是否尊重孩子的自尊心有着密切的關系。

實現欲求是一種比較穩定的心理狀态在父母的教育和影響下,這種欲求是很小的時候就可以形成。實際上,這種欲求在很小的時期就基本形成了,例如孩子哭的時候,父母馬上做出相應的反應的話,孩子就會相信,憑借自己的哭泣就能使周圍環境發生變化。實現欲求就是從這種思想開始形成的。孩子哭鬧,如果父母因為家務事忙而顧不上照顧孩子,有意讓小孩子不斷哭下去的話而不加理睬,等小孩哭鬧夠了自己就停下來了,一次兩次三次,小孩子就不會再無理哭鬧,因為他知道哭也不會使周圍環境發生任何變化,但是我們中國的父母對小孩子一哭鬧就緊張,生怕有什麼閃失,小孩子的什麼無理要求都一股腦兒滿足,這給小孩子一種誤導:凡是我想要的想得到的,通過哭鬧我就得到,大人就會滿足我,久而久之,形成了思維定式,等大了就會容易不能自立,凡事容易依賴父母,依賴别人,不能形成獨立的人格。

但是,不哭而且老實的孩子對外界環境變化的反應則比較遲鈍,一般的嬰兒都是通過哭泣來引起父母的關注,這是他們影響外界變化的人生初體驗。

發育初期的體驗是孩子思想形成的核心,所以,在嬰兒期,對于孩子發出的聲音和說的話,父母都應給予積極的回應。當孩子成長期,對什麼有益身心健康的東西感興趣時,要給予他們适當的鼓勵和幫助,而不是打擊與謾罵,更不要無端指責與否定,這對培養他們的實現欲求是相當重要的。

兒童時期,對孩子獨立能力的訓練與孩子實現欲求的發展有着密切的關系。心理學家以對父母的養育态度與孩子實現欲求的強弱到底有多少關聯的問題進行調查,結果證明,實現欲求高的孩子,一般都是母父親從很小的時候就開始訓練他們獨立的生活自理能力。例如:教孩子一個人過人行橫道;讓他們自己管理零花錢;鼓勵他們參與适當的家務;自己能處理的事情自己處理,經常對他們的行動給予表揚和稱贊,并且很少用“不能這樣幹”、“你要那樣做”之類的命令式,更不能使用“笨死了”、“你真蠢”、“你就是個傻子”之類的否定式的人格侮辱,這對孩子的身心健康是極不利的。

一般來說,家長對孩子身心健康特别關心的話(當然是指适當适度的關心,而不是凡事包辦一切溺愛式的關心),孩子的實現欲求就強烈,在這種家庭中,家長既要求孩子獲得好成績,又熱情鼓勵孩子去克服困難,尤其是父親對孩子的獨立性要保持着寬容的态度,這尤為關鍵,因為父親一般是“嚴”的代名詞。而母親,要敢于放手孩子去面對和處理自己的事情,而不是溺愛式的包辦一切。反之,有些家長隻知道孩子一做錯事就訓斥與诃責,從不問問題的根由,從不知道認真開導,熱情鼓勵,從不和孩子談心,和孩子交朋友,結果孩子無所适從,最後家長說什麼就是什麼,沒有一點自己的主張,也就沒有了自己獨立的人格。

父母對孩子性格、身心健康、成長等至關重要,影響是方方面面的,為人父母者,一個不好的動作,一種不好的行為,甚至一句無端的責罵,尤其是父母長期不和、有家庭暴力的家庭,都會影響孩子未來一生的心理健康,都會給孩子留下深深的烙印和揮之不去的心裡陰影,所以,為人父母者都要懂得尊重孩子、愛護孩子、稱贊孩子、真誠對待孩子,努力培養一個有獨立人格、懂得尊重他人、孝敬父母老人、熱愛祖國、對社會有用的人,若此,功莫大鄢!

,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

查看全部

相关生活资讯推荐

热门生活资讯推荐

网友关注

Copyright 2023-2025 - www.tft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