孝之道
在中國的傳統文化中,老人辭世,隻是從一個世界去往了另一個世界,既是終點,也是起點。
因此,老人去世,兒女要為老人打點行裝,更換新衣。這就是老人的壽衣,俗稱老衣。
壽衣有很多講究,在傳統民俗中,這些是絕對不可以弄錯的。正确對待老人離世的新衣,既是對老人的尊重,也關乎着後人的福祿吉祥。
時代進步,易風易俗,許多講究不必在意,但可以做到,沒必要不做。
壽衣多是提前準備好的。過去沒有衣服買,也買不起,老人便自己做。有了餘錢,扯好布料,抽時間自己縫制。我清楚記得,我的奶奶的幫衣就是她自己提前做好的,放在櫃子裡很多年。
縫壽衣講究時間,要在閏年閏月縫制,取“功德潤澤”之意,功德圓滿,澤被後人。
壽布料有講究,用平紋布,忌斜紋布。斜諧音“邪”,穿之不吉,更怕禍及後人搞歪門斜道。
壽衣特别忌用皮料,過去皮子多為畜皮,穿上對老人不敬,來世做牛做馬,很不吉利。
壽衣可以用綢子,但不能用緞子,緞子與“斷子”諧音,大不吉。
壽衣多用紅色裡子,祈福後人喜慶吉祥,日子紅紅火火。
壽衣對襟用布帶系合,忌用紐子,紐子與“扭子”諧音,防後代出“逆子”。
壽衣袖子要長,忌袖短露手,否則子孫衣不蔽體,伸手讨飯。
壽衣件數有規制,穿單不穿雙,避免兇事成雙。
壽衣須兩頭見棉,不論冬夏,都須穿棉衣棉褲,意取“以眠(棉)為安”。
如子女先老人亡故,壽衣上要綴白布條,以示子女在另一個世界,也要為父母制孝。
壽衣樣式多為長袍短褂,沿襲清朝的款式。
關注鄉村滋味,了解鄉風民俗,保您遇事周全。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