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考失利孩子心理輔導?紅網時刻新聞6月13日訊(通訊員 王萱 呂許豔)中考臨近,不少考生出現考前、考中焦慮,家長慌亂無措,家庭氛圍壓抑凝重如何科學調整精神及心理狀态,考生能以平常心進入考場揮灑自如,邵陽市腦科醫院專家給考生與家長支妙招,今天小編就來聊一聊關于中考失利孩子心理輔導?接下來我們就一起去研究一下吧!
紅網時刻新聞6月13日訊(通訊員 王萱 呂許豔)中考臨近,不少考生出現考前、考中焦慮,家長慌亂無措,家庭氛圍壓抑凝重。如何科學調整精神及心理狀态,考生能以平常心進入考場揮灑自如,邵陽市腦科醫院專家給考生與家長支妙招!
心理調節,從平時抓起
“心理調節在臨考前做就好了”是廣大考生和家長的一個普遍誤區,專家介紹,一個好的考試狀态并不是一朝一夕之間即可達成的,而是一個綿綿發力、久久為功的長線工程。在平時的學習中學生和家長就應該注重心理狀态的調整和相關的訓練,長此以往,才會更易達到最佳效果。如下是幾種平時訓練的好方法:
小考當大考,大考當小考。在小考中可以識别自己的焦慮情緒,找到焦慮的根源,并逐個化解。如果是自己學得不紮實,那麼功在平時,日常學習要抓牢;如果是擔心父母和老師的殷殷期待會落空,我們可以嘗試與其溝通降低期待,或者換位思考,去理解他們的初心,降低自己的敏感度。
接納自我不足,設定合理目标。根據自身實際水平設定相應目标。例如,平時能達到100分的,目标區間可以設在90—110分之間。制定合适的做題策略:從前到後,先易後難,最後攻堅,步步為營,穩紮穩打。不要在某個卡住的題目上打“持久戰”,得不了分,影響全局。
積極作為,拒絕拖延。按月、周、日設定學習計劃。科目上,文、理科交叉學習,相近的學習資料要錯開學習,避免幹擾。時間安排上留有餘地,注重勞逸結合。執行落實方面切忌“明日複明日”式拖延,并且自覺提高學習效率。有意識地建立知識體系,提高記憶性。按照艾賓浩斯遺忘曲線及時安排複習,減少遺忘幾率。
考試前夜,保持平常睡眠
初中生學生肖明訴說道:“教室裡一擡頭就能看到黑闆上的中考倒計時,中考一天天逼近,讓我感到非常焦慮,晚上睡不着,也睡不好。”各種壓力在中考這個極其特殊的時期,一股腦灌注到他身上,焦慮不安情緒崩潰,讓嘉明早早體驗到了失眠的痛苦。
科研機構曾經對某市4所中學的3932名學生進行問卷調查。存在失眠的有993人(25.3%),其中輕度失眠838人(21.3%),中度失眠 136人(3.5%),重度失眠19人(0.5%)。可見,考前失眠已經給許多學生造成了生活和學業的困擾。
據研究,考前難眠源于交感神經興奮。交感神經為人體供能,保障緊張狀态時的生理需要。難以入睡是因為大腦向神經系統持續發出“繼續戰鬥”的信号,即使身體已經疲勞。幫助入眠的第一步就是讓身體停下來,然後再讓大腦停下來。
下面為大家介紹一些睡前禁忌事項及助眠方法:
“五戒”助你睡個好覺。1.戒打破平時的作息規律;2.戒在感到疲勞時硬撐;3.戒躺在床上刷手機、平闆;4.戒攝入咖啡因等物質;5.戒刷題到深夜。
兩分鐘幫你快速入眠。1.平躺在床上,放松面部肌肉;2.放松頸部肌肉,伸展上肢;3.做幾組深呼吸,讓空氣充滿肺部;4.放松下肢;5.放空大腦,代之以一幅令你放松的圖景。
候考期間,維持穩定心态
善用積極自我對話,安心進考場。
1.建立自我提醒燈泡,即壓力感知标志,例如,一些身體上的疼痛、酸脹。當然,此标志選定因人而異。身體亮起紅燈時,我們應予以注意;
2.識别注意到的闖入性思維,闖入性思維指非自主的、反複出現的、無規律的幹擾性想法及負面情緒,例如,腦海中不自主出現的“考砸了就上不了好大學”“爸媽會不會打我”“考差了别人會嘲笑我”等一系列的擔憂;
3.一句話問答:“這是事實,還是想法?”,有些想法與事實不一緻,屬于主觀臆造,有些想法與事實相關聯,但會有事實擴大化現象。例如,“爸媽會因考得不好狠揍我一頓”就屬于事實擴大化想法。
4.試着做一些帶來控制感的事。例如,做呼吸訓練,想象一些令自己愉悅的事情。
考場上,有效心理急救
初三的佳佳說:“我平時做題思緒暢通,可一到考試就容易大腦空白,試卷上的文字都認識,但是沒有辦法再去分析這道題目到底問的是什麼了。”所以佳佳經常出現的狀況是,本來日常練習中能做對的題,但是一到考試就做不對。
專家介紹,考場大腦空白的生理機制是:正常狀況下,血糖和血氧向腦部提供運行所需能量。遇到難題時,負責感知和處理威脅HPA軸被激活,血糖、血氧供應由腦部向四肢轉移。然而體内的血糖和血氧隻能支持數分鐘的消耗。如果斷供,則大腦進入低功能的空白狀态。
第一次的腦能量不足是生理反應,機體正在努力為你供能。第二次的腦能量不足則是心理上的,負性認知加工将導緻能量的持續消耗。負性認知加工包括:1.災難化結果:我完蛋了、我會像以前一樣考砸、我會……2.低估自身能力:我怎麼連這麼簡單的題目都不會做……在負性認知加工的影響下,自我損耗的惡性循環會削弱機體維持平衡的努力。
針對考場上的焦慮,我們可以用考場情緒急救術來急救。急救原則:“先止血”——調節生理上的能量不足狀态。“防感染”——避免認知上的二次負面加工。1.生理急救。攝入能量,提高血糖濃度;腹式呼吸,提高血氧含量。2.心理急救。即時喊停,阻斷負性循環;積極自我對話。3.行為急救。腹式呼吸;換做其他題目,待緊張感消失後,再回頭來做。
中考,比的就是心理恢複力。當我們反複想起之前考試中的失誤時,可以立刻提醒自己:1.沒有人能在中考中不丢分。2.我可以有做不出來的題目,但要避免一直去想它們。3.進行放松訓練,平複身心。
讓家長,成為孩子安心大後方
“家長穩得住,孩子有依靠”,所以家長的兩大任務是:1.不把自身負性情緒傳遞給孩子。美國洛杉矶大學的情緒傳導實驗證實:隻需20分鐘,負性情緒就能傳導到“正常人”身上,其中焦慮情緒的傳染最為迅速;2.能夠消化孩子的負性情緒。
家長可以用以下兩個方法幫助孩子消化負性情緒:
不否認,不回避。無論父母還是孩子,中考前的焦慮和緊張是必然發生的,否認和回避會讓孩子覺得這些情緒是“不好的”和“不該有的”,從而阻礙親子間情緒的溝通和分享。父母應提高自身溝通技能,提升心理容量。
能接納,願傾聽,我們一起找辦法。1.“有什麼你都可以說”。不拒絕話題、不預設結果、不武斷評價;2.“有什麼爸媽都會聽”。不打斷、有耐心、多讨論;3.“遇到困難,一起想辦法”。
專家提醒,如負性情緒長時間無法緩解時,應及時求助專業機構。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