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江新聞客戶端 通訊員 祝姚玲 記者 鄭文
4月1日,在引進達芬奇手術機器人Xi兩周年之際,浙江大學醫學院附屬兒童醫院(下稱浙大兒院)該類手術數量突破1000台,成為全國首家“破千”兒童醫院,同時放眼全球小兒外科界,也處于領先地位。
當日,達芬奇機器人中國兒外科臨床手術教學示範中心在浙大兒院揭牌,這是該教學基地首次落地中國兒童醫院,标志着浙大兒院不僅在機器人外科手術領域一馬當先,同時率先探索醫教結合,将通過培訓把先進的兒外科達芬奇機器人手術傳播到全國各地,為更多患兒帶去福音。
浙大兒院黨委書記、心髒中心主任舒強教授介紹,達芬奇手術機器人Xi自2020年4月1日引進浙大兒院,每個工作日平均約有2台手術,手術總量一直居于全國兒童醫院首位。不僅在數量上一直領先,浙大兒院還針對傳統兒童腔鏡技術精準度、穩定性和可視範圍不足等關鍵問題,建立心髒、胸外、泌尿、普外、新生兒、腫瘤6大專科應用技術體系,在國内率先開展機器人輔助動脈導管未閉(PDA)結紮、肺段切除、脾髒部分切除、新生兒十二指腸梗阻矯治等術式,領先國内小兒外科界開展機器人日間手術模式。同時,創新Trocar布局及置入技術,突破了機器人手術患兒的年齡和體重限制,率先在新生兒複雜結構畸形中應用,創造年齡最小(1天)、體重最低(1.7kg)的紀錄。
數量一直領先、應用邊界不斷突破、醫療技術不斷進步背後是手術團隊實力的領先。舒強教授介紹,目前,醫院已經有13組醫生獲得機器人手術執照,覆蓋所有可以開展微創手術的科室。以舒強、俞建根、應力陽為主刀的心外科團隊,達芬奇機器人PDA手術量已突破100台;以高志剛、陳青江為主刀的普外科團隊,達芬奇機器人手術總量已突破180台;以譚征為主刀的胸外科團隊,達芬奇機器人總手術量已突破250台;以唐達星、陶暢、陳光傑、王曉豪為主刀的泌尿外科團隊,達芬奇機器人總手術量已超過300台。以钭金法、黃壽獎為主刀醫生的新生兒外科團隊,以王金湖為主刀醫生的腫瘤外科團隊,也圍繞相關病種開展了大量手術,在多個方面創造全國紀錄。
達芬奇機器人手術究竟先進在哪裡?舒強教授介紹,手術機器人最核心的是兩個部分:一是執行手術的床旁機械臂系統,它是機器人執行操作的機械系統;另一個則是醫生控制台,它是機器人的智能決策系統。做手術時醫生不是在患者身邊操作,而是在操作台根據患者車傳遞的沉浸式3D高清影像進行手術操作,醫生的操作動作則被機械系統100%同步複制和執行。打個比方,就好像醫生的眼睛和手都延伸到了患者的肚子裡,但實際隻是通過幾個小孔,從而實現了精準、微創手術的目的。
“手術機器人系統其根本實質還是一個微創手術系統,是傳統腔鏡手術系統的一次革命性的升級。科學家研發手術機器人的根本目的就是可以讓醫生更精準更精确地完成微創手術,所以理論上可能采用腔鏡的手術都可以采用機器人手術,越複雜的手術機器人的優勢越明顯。”舒強教授說。
正因為達芬奇手術系統在多個領域具有明顯優勢,手術中切除更加精細,重建更加精準,患兒術後恢複也更快,預後也更加值得期待。當年5歲的宇宇,是浙大兒院引進達芬奇手術機器人後首批進行手術的患兒,由浙大兒院副院長高志剛主刀為這個身患膽總管囊腫和膽囊結石的孩子做總管囊腫根治術。在2年後的回訪中,宇宇媽媽對這台手術贊不絕口:“手術效果很好,孩子目前狀态也很好,他現在跟其他同齡孩子沒有區别,都能正常發育。手術前不僅擔心孩子身體,還擔心會留下的疤痕,好在達芬奇機器人手術留下的疤痕非常小,如果不是這類手術,疤痕可能會更大更明顯。”
目前4歲的恒恒,曾于2020年4月8日進行達芬奇機器人手術,迄今已有約兩年,一直恢複良好,與正常孩子無異。當時,他是因為腎積水來做的手術,泌尿外科副主任陶暢主刀,成功完成輸尿管膀胱再植術,實現了輸尿管的精細再植,全程出血不到2毫升。
據悉,在浙大兒院帶動下,達芬奇手術機器人已在北京、成都、武漢等多個城市兒童醫院落地。“這說明我們的探索得到了同行的肯定,有越來越多小兒外科人加入到我們當中,用達芬奇手術機器人手術造福廣大患兒和家庭。”舒強教授說。
為了慶祝教學示範中心揭牌,浙大兒院黨委書記、心髒中心主任舒強教授,副院長、腔鏡中心主任高志剛,胸外科副主任譚征,泌尿外科副主任陳光傑分别進行了一場手術直播,向國内同行全方位實況展示、傳授兒外科高新微創技術。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