艾灸,簡稱灸療或灸法,是用艾葉制成的艾條,艾柱,産生的艾熱刺激人體穴位或特定部位,通過激發經氣的活動來調整人體紊亂的生理生化功能,從而達到防病治病目的的一種治療方法。艾灸作用機制與針灸有相近之處,并與針灸有相輔相成的治療作用。具有操作簡單、成本低廉,效果顯著等諸多優點。西段鄉衛生院中醫科在中醫基礎理論指導下為病人開展艾灸、督灸等治療,讓轄區群衆享受到更加有效、便捷、經濟實惠的中醫藥服務,得到了轄區群衆的一緻好評。
一、西段鄉衛生院艾灸種類。
1、艾條灸。
艾條灸
艾條灸,首先将艾條點燃,将它懸在需要施灸的穴位。這些穴位是在中醫進行辨證論治後所選出來的配穴,或者日常用的保健穴位。在懸灸的過程當中,需要感受艾條熏于皮膚表面的溫度,既不能過燙,也不能過涼,要使皮膚感覺到溫熱為度。在施灸的過程當中要注意艾灰不能掉落在人的身體上,以免燙傷人體。一般一個穴位,灸10~20分鐘。也有觀點認為,灸至穴位得氣為度。得氣就是在艾灸的過程當中,感覺到艾灸的穴位出現酸麻脹痛的感覺,或者是沿經絡傳導的感覺。
部分艾條樣品
2、艾盒灸。
艾灸盒是一種用于在艾灸過程中,盛放艾灸條等物品的器具,主要是為了彌補自行艾灸治療患者,不好把控溫度和較累的情況而生産的專門用于艾灸治療的盒子,艾灸盒的有輕便,操作簡單,便于攜帶等優點,是現在進行艾灸治療多數人會選擇的一種物品。
随身灸盒
艾灸盒有大體兩種,一種是經過多次改良的産品,體積很小巧,能将治療用的艾灸條整體放于盒子内部,在内部進行燃燒,使用時将該盒子打開,點燃後将艾灸條放在專用的艾灸孔裡,用孔中自帶的卡扣進行固定,然後蓋上蓋子,将盒子放在患處,讓其燃燒熏蒸進行治療,該盒子的顯著特點就是小巧方便,不會擔心産生的火星造成危害。
灸盒
另一種是将整條艾灸點燃後放在盒子上的艾灸孔中,同樣用卡扣卡住後放于患處,在他燃燒的途中對艾灸條進行調整,調整其高度,讓其燃燒的溫度适中。
木質灸盒
木質灸盒
3、督灸。
督灸灸具
督灸又叫鋪灸、長蛇灸、火龍灸、龍骨灸,可治療頑疾、頑固性風濕痹症。通過讓患者平趴後,在背上撒上一層對症藥粉,在藥粉上鋪桑皮紙,在桑皮紙上再鋪上姜蓉或蒜蓉,再在蒜蓉或姜蓉上面放上艾絨。一般灸3-6壯,灸的時間長,完成一個鋪灸常需2-3小時,甚至更長。如果為發疱灸,一般1個月做一次即可,發疱灸主要針對強直性脊柱炎免疫性疾病。
督灸
二、艾灸的作用
1、溫經散寒,促進人體氣血的運行。
正常的生命活動依賴氣血的作用,氣行則血行,氣滞則血瘀,血在經脈中流動,完全靠“氣”的推送,因此氣行血才能暢。可是,很多原因都可能影響氣血的運行,例如“寒則氣收,熱則氣疾”,說明寒熱對氣血運行有影響。氣寒血澀,血液運行緩慢容易凝結而生病,對此就可采用艾灸的方法,溫經散寒,保持血液運行正常。《靈樞·刺節真邪》說,“脈中之血,凝而留止,弗之火調,弗能取之”,火調就是艾灸。因此,艾灸法用于血寒運行不暢,留滞凝澀引起的痹證、腹瀉等疾病十分有效。
2、行氣通絡,增強人體的抗病能力。
中醫西段鄉衛生院治療室
人體各部分都分布着經絡,經絡内聯髒腑,外布體表肌肉,是聯接内外,調節肌體正常運行的關鍵。因為“六淫”的侵襲,人體局部容易氣血凝滞,經絡受阻,出現腫脹疼痛等症狀或一系列功能障礙。艾灸相應的穴位,就可起到疏通經絡,調和氣血,平衡功能的作用,起到增強人體抗病的作用。
3、扶陽固脫,挽救垂危。
陽氣是人體健康的根本,人的壽命也跟陽氣是否健旺有關。陽病則陰盛,陰盛則為寒、為厥,甚至元氣虛陷,脈微欲脫,這時就可用艾灸法救治。宋代的《針灸資生經》裡說:“凡溺死,一宿尚可救,解死人衣,灸臍中即活。”《傷寒論》指出,“少陰病吐利,手足逆冷……脈不至者,灸少陰七壯”“下利,手足厥冷,煩躁,灸厥陰,無脈者,灸之”,可見出現嘔吐、手足厥冷、脈弱等陽氣虛脫的危重病患,用大艾炷灸關元、神阙等穴可扶陽固脫,回陽救逆,挽救垂危。艾葉有純陽的性質,再加上火本屬陽,兩陽相得,往往可起到最好的作用。中風脫症、急性腹痛吐瀉、痢疾等急症都可用艾灸法治療。
中醫治療室一角
4、升陽舉陷,恢複機體的正常功能。
陽氣虛弱不固可緻上虛下實,氣虛下陷,出現脫肛、陰挺、崩漏、久洩久痢、滑胎等症,《靈樞·經脈》說“陷下則灸之”,因此氣虛下陷,髒器下垂等症可用艾灸療法。脾胃學說創始人李東垣認為“陷下者,皮毛不任風寒”“天地間無他,惟陰陽二者而已,陽在外在上,陰在内在下,今言下陷者,陽氣陷入陰氣之中,是陰反居其上而複其陽,脈證俱見在外者,則灸之”。因此,艾灸不僅可以益氣溫陽,升陽舉陷,安胎固經,還可治療衛陽不固、腠理疏松等症,如脫肛、陰挺、久洩等病
西段鄉衛生院國醫堂
5、拔毒洩熱,調節機體功能。
一直以來,人們都認為艾灸主要治療寒證,不少醫家都提出熱證禁灸,但也有一些醫家贊同熱證用艾灸,如《黃帝内經》裡提到用艾灸治療癰疽,唐代《千金要方》裡指出艾灸法有宣洩髒腑實熱的作用,如“小腸熱滿,灸陰都,随年壯”“消渴,口幹不可忍者,灸小腸俞百壯,橫三間寸灸之”等。《醫學入門》闡明熱證用灸的機制是“熱者灸之,引郁熱之氣外發,火就燥之義也”。因此,艾灸法隻要使用得當,既能散寒,又能清熱,對機體有雙向調節的作用。
6、防病保健,防病于未然。
中醫學一直非常重視預防疾病,提出了“防病于未然”“治未病”等思想,艾灸在治療疾病之外,就有預防疾病和保健養生的作用。
西段鄉衛生院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