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ft每日頭條

 > 生活

 > 成都地鐵每天總收入大概多少

成都地鐵每天總收入大概多少

生活 更新时间:2024-06-29 15:57:04

成都地鐵每天總收入大概多少?文|漩渦地鐵是頂流城市的标配,更是實力的象征,今天小編就來聊一聊關于成都地鐵每天總收入大概多少?接下來我們就一起去研究一下吧!

成都地鐵每天總收入大概多少(成都地鐵擴張背後的經濟賬)1

成都地鐵每天總收入大概多少

文|漩渦

地鐵是頂流城市的标配,更是實力的象征。

理論上講,一個城市地鐵建得越多,這個城市就越發達

原因是地鐵建設不僅有嚴格的GDP、人口、财政門檻,同時地鐵的建設成本和運營極其昂貴。沒有強大的經濟作為支撐,地鐵根本無從談起。

過去十年成都城市能級提升顯著,城市的高速發展也帶動了軌道交通的擴張。

自2010年成都開通地鐵1号線以來,成都共建成運營12條線路,運營裡程達518.6公裡。同時成都還在建8條線路,總裡程176公裡。

地鐵的開通帶動了城市開發、促進了房産升值、方便了人際交往。人人都知地鐵好,但很少有人去算地鐵背後的經濟賬。

那麼,成都地鐵網絡膨脹的背後,成本究竟有多大?

成都地鐵圖示

地鐵成本:超乎想象

地鐵一響黃金萬兩,這句話可以說是地鐵建設的真實寫照。

成都共申報過4期地鐵建設規劃,已批複線路總裡程約692公裡,建設總成本約為4216億元,平均每公裡造價約為6.09億元

成都地鐵建設成本

可以看到成本最高的前10條線路分别是:6号線、18号線、17号線、8号線、3号線、19号線、7号線、5号線、13号線、4号線。

其中成本最高的是6号線512.64億元、最低的是27号線148.13億元

再從每公裡造價來看:投資超6億元以上的線路占了9條,6億元以下的線路占了7條。其中13号線最高達到了8.19億元,2号線最低僅有4.19億元。

值得關注的是,6号線建設成本達到了驚人的512.64億元,比成本第二高的18号線多出136億元。

這個數據可能超乎很多人的意料。

因為一般來說地鐵線路裡程越長,造價就越貴。而18号線的裡程要比6号線多出15公裡,6号線憑啥還比18号線貴出百億?

到底是怎麼回事?

這就涉及地鐵成本的底層邏輯了。

地鐵建設成本主要由:線路裡程、線路方案、站點數量組成。其中線路方案指,地下和地上,具體來說前者在城市地下跑、後者在城市地上跑。

地下方案需要挖開城市路面、采用盾構機在地下開路,而地上方案隻需鋪設高架,兩者成本相差2倍。

6号線橫貫城市發展區和金融商務區,因此全程采用地下方案,同時該線沿途人口稠密,所以站點設置相對較多。18号線的定位是機場快線,線路站點少,同時該線采取了較長的地上方案。

所以看似18号線很長,但說到實際建設成本18号線并不如6号線。

事實上,地鐵不僅建設成本巨高,後續運營成本也是一筆天文數字

一年吃掉130億

據界面新聞統計,2021年成都地鐵運營總成本為130.1億元,同年成都地鐵運營總裡程為518.6公裡。

也就是說,成都地鐵每公裡的運營成本在2508萬元左右

最後我們按照2508萬每公裡的運營成本基數計算,已開通的12條線路裡誰的成本最高呢?

成都地鐵線路運營成本

目前地鐵運營成本最高的線路是18号線和6号線。兩條線路的運營成本均在17億元以上,其中18号線運營成本最高達17.4億元。

其次是3号線、5号線、4号線、2号線、1号線這四條線路的運營成本都在10億以上。再往下看7号線、10号線的成本在9億元左右。8号線和17号線的成本在6億元以上。

這其中運營成本最低的是9号線,僅有5.56億元。不過9号線也是最短的一條線路。盡管18号線運營成本最高,但其裡程卻是9号線的3倍。

這充分說明,地鐵線路的運營成本與裡程相挂鈎。原因是,地鐵線路裡程越長,站點就更多、列車就更密、投入的運營人員、安保人口、維檢等人員也會相應增加。

算完地鐵基本賬,我們也要看到地鐵的經濟效益和它的正面性

地鐵下的土地收益

地鐵的開通能有效提升沿線待開發土地的價值。

打個比方沒有地鐵的土地能賣5000/平方米,但有了地鐵,這個價格至少得翻到8000。

所以客觀地講,成都地鐵的擴張為土地升值提供了有力的支撐

據統計,過去十年成都賣地收入為9534億元。這9500多億不說全部是地鐵帶動的,但至少也有4000億是因地鐵而起。

圖示

綜合來看,地鐵建設成本能被土地收益所抵消

更何況,地鐵還能極大地帶動城市開發、方便市民出行、促進要素流通,這些本身就能創造不可估量的經濟效益。

令人憂心的是後續運營成本,2021年成都地鐵運營總成本為130.1億元,其中财政補貼達60億元。

随着後續線路的開通,運營成本肯定會嘩嘩地往上漲、補貼也免不了水漲船高

盡管,地鐵和高鐵、公交等公共交通設施一樣,需要具有普惠性和公益性,這是城市服務的基本盤。

地鐵絕不是為盈利而生,但财政不可能每年拿出100個億的規模去補貼地鐵,地鐵需要找到可持續循環的模式。比如TOD。

最後來聊下五期規劃。

成都圖示

5期規劃的秘密

大家都很關心成都地鐵5期規劃。

據了解,目前成都“地鐵五期規劃編制”工作已經有了重大突破。

呼聲較高的線路都在初步編制名單内。但最後怎麼去過會、研讨、報批還有着很長的博弈階段。

因為,地鐵能不能上馬也要看線路所在區的支持力度

這裡說的支持并不是口号。而是用實際行動,真金白銀來發聲。

前文提到地鐵建設成本極高,那麼修建地鐵的資金問題如何去解決呢?

據悉,目前地鐵建設的資本金主要由:市、區解決40%,剩下的60%靠貸款。按照這個邏輯,即便是100億的線路,分攤下去區縣少說也要出10億。

換句話。大家也可以這樣理解,一個區的财政實力雄厚與否在很大程度上決定了5期規劃的博弈

此外地鐵這類重資産工程,不僅要考慮資金還要考慮其他因素,比如人口、發展等。

說白了地鐵要匹配發展方向


關注公衆号(雪山下的公園城事)獲取更多成都城市發展資訊~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

查看全部

相关生活资讯推荐

热门生活资讯推荐

网友关注

Copyright 2023-2024 - www.tft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