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ft每日頭條

 > 圖文

 > 春秋與戰國的區别

春秋與戰國的區别

圖文 更新时间:2024-09-03 01:27:53

“夏商與西周,東周分兩半。春秋和戰國,一統秦兩漢。”這是我上初中時,就背誦過的曆史朝代順口溜。東周分為春秋和戰國兩個階段,春秋開始是周平王遷都算起的,這點沒有争議。但對于春秋和戰國這兩個階段如何來劃分,卻有幾種不同的說法。在讨論分解點之前,我們先要來明确一下概念,究竟何為春秋,何為戰國。

春秋與戰國的區别(讀史何為春秋何為戰國)1

“春秋”一詞,來源于魯國的史書《春秋》,而戰國一詞,來源于西漢末年劉向所著的《戰國策》。《春秋》所記載的内容到“三家分晉”而止,《戰國策》則記載了戰國初年到秦統一六國的曆史,北宋司馬光在《資治通鑒》裡也是從“三家分晉”開始寫起的,因此,我比較贊成“三家分晉”是春秋的結束和戰國的開始這種說法。

春秋與戰國的區别(讀史何為春秋何為戰國)2

下面就讓我們來看看,春秋和戰國的區别究竟有那幾點?

一、守禮不争,尊卑有序。春秋時期,周天子的權力盡管已經大不如前,但是仍然是天下共主,因此,沒有那個諸侯敢于公開違反周禮的約束。春秋五霸中的首霸齊桓公,稱霸于諸侯的原因就在于他采取了名相管仲的“尊王攘夷”的策略,替周天子讨伐西夷,維護周天子的權威,因此其霸主地位被周天子承認。大家誰不按照規矩來,齊桓公就代表周天子讨伐他,後來的宋襄公和楚國争霸,就是因為守禮才不擊半渡之敵,因為稱霸的前提就是要守禮。同樣晉文公在要求死後按照王的禮節安葬自己的時候,也被周襄王拒絕了,因為這不符合規矩,盡管晉文公是當時的天下霸主,但是也不能公開反對周天子的決定,因為那意味着叛逆,成為天下讨伐的對象,因此誰也不敢先破壞規矩,也就是要守禮。

春秋與戰國的區别(讀史何為春秋何為戰國)3

二、三家分晉,禮崩樂壞。司馬光的《資治通鑒》是從周天子封趙魏韓三家為諸侯開始寫起的,因為在司馬光看來,周天子冊封他們,标志着周禮徹底的崩塌,周天子的權威徹底喪失了,從此以後君不君臣不臣,曆史進入了弱肉強食強者為上呢大争之世。當時晉國國君已經沒有了權力,中行氏、範氏、智氏三家及公族也被趙魏韓三家所滅,但是他們三家還是沒有敢自稱諸侯,因為他們心裡對于周禮也心存敬畏,畢竟沒有人開這個先例。于是他們抱着試試看的心态向周天子請封,這時的周天子是周威烈王,他有兩個選擇,一個是同意趙魏韓的要求,另外一個就是派兵讨伐他們。他選擇了前者,對趙魏韓加封賜爵,讓他們位列于諸侯國君之中,這是個不好的例子,影響是周朝先王創下了禮教到此已經蕩然無存了,大家都不再遵從君臣之禮,而是開始以智慧和武力進行争雄稱霸活動,亂世真正拉開了帷幕。因為破壞了規矩的不是趙魏韓三家,而是周天子周威烈王自己。天子最重要的就是人事任免權,或者說不同人等級地位的區分權力,連這個權力都放棄了,還有誰聽從你的調遣呢?

春秋與戰國的區别(讀史何為春秋何為戰國)4

三、天下大争,百家争鳴。戰國時期,沒有了周禮的約束,各國紛紛吸納人才、變法圖強、互相征伐,導緻戰争不斷。戰争本身不管其是否正義,都是反人類的,因為那意味着無數無辜的人要失去生命。但是同時也為百家争鳴提供了條件,如齊國的稷下學宮召集了天下名士,形成了很好的論辯之風,各種學說之間激烈的碰撞,讓整個戰國時期成為了中國曆史上文化思想方面取得巨大突破的時期。百家學說在這個時期有了進一步的發展,出于各國圖強求變的需要,各國都在謀求一種适合本國的先進思想,來尋求變化而達到圖強的目的。變法成為了一種風尚,是那個時代最為流行的詞,從李悝的《法經》,到吳起在楚國的變法,再到商鞅在秦國的變法和《商君書》,申不害在韓國的變法和《申子》,再到法家集大成者韓非子和他的《韓非子》,最後到了大秦的秦法,法家大行其道。

春秋與戰國的區别(讀史何為春秋何為戰國)5

戰國時期稱霸靠的不是周天子認可,而是自身實打實的實力。有實力就可以和諸侯會盟,讓大家承認自己的霸主地位。魏文侯率先稱霸,出了天時、地利,最為仰仗的是人和,魏文侯其人心胸寬廣、能納人言,因此身邊聚集了一大批傑出的人才。這些人裡既有帝王之師,也有變法之臣,更有攻伐之将和治世之人,各個層次的人才都有,這樣的國家不稱霸都有點說不過去。對外魏文侯推行三晉一家的策略,避免魏國成為衆矢之的,可以放開手腳發展壯大。但是到了魏武侯,魏國的霸權開始衰落,最核心的原因就是魏武侯和魏文侯治國理念和個人能力上的差異。魏國霸權衰落,其他諸侯國開始崛起,風水輪流轉,明年到我家。最終位于西北邊陲之地的秦選擇了堅持,成了最後的赢家。

何為春秋:守禮不争,尊卑有序;何為戰國:天下大争,百家争鳴。

一個人的曆史,一家之言。

,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

查看全部

相关圖文资讯推荐

热门圖文资讯推荐

网友关注

Copyright 2023-2024 - www.tft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